不过若是能出去走走,薛蟠和宝钗俩人还是挺满意的,毕竟这年头出门不易,男儿家还算好些,可是女孩子呢?
除了出门上香之外,一辈子似乎都只能待在四四方方的小院子里,大院子里,或精致或荒凉罢了,本质上并无区别。
所以有了薛蟠和宝钗的撺掇,外加上丈夫已经定了下来,薛夫人即便是想反对呢,其实也没有多少的余地了。
想要出行,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很多该处理的事情自然是要早早地安排下去的。
族中的事情可以委托给几位族老,他们肯定是很乐意去替薛老爷做主的,这里头不知道有多少的油水可捞呢。人心不足蛇吞相,这话自然是在理的。
薛老爷对此倒也无所谓,不过是些个小钱,他自然是不放在心上的,只要这些人能瞒过自己,不惧自己将来查账,那么说明他们是真有本事的。
这就足够了。
族长一家人要出行的消息尽管并没有大肆宣扬,不过该知道的还是都知道了,薛蟠的堂弟,薛蝌上门了,薛老爷的那位庶弟心气儿高,想着要凭着自己的努力给儿女们挣出个前程来。
可惜的是,哪怕是书读到了三十岁,可他仍旧是个小秀才。
按理来说,秀才已经足够好了,商户人家能出这么一个读书人,那简直是合族上下的荣耀啊。
林姑娘自己正恼呢,看着宝玉这样子,哪里会给他好眼色了?
帕子一甩,给了个白眼,然后转身地来到了姑娘们的堆里,徒留下宝玉在哪儿傻眼。
惹的几位看好戏的姐妹们哈哈大笑,宝玉也不恼,摸着自己的脑门儿,嘿嘿傻乐。
这让第一次见他的宝钗,着实地觉得有些新奇。这位表弟,却是好脾气。
贾家的宴席,比起王家人更加地丰盛宏大,几乎天南地北,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应有尽有。
猎奇地吃上一顿,滋味儿倒也着实地不错。
薛老爷吃的还算舒服,内宅的宝钗和薛夫人就一般了,江南菜式毕竟清淡,京味儿较重,吃多了自然是油腻许多。
归家之后,母女二人便狠狠地灌了好几盏茶,这才算是缓解了一下肚腹中的油腻。
和亲戚们的往来交际之后,薛家人又沉寂下来了,到了年关了,薛老爷自然是忙碌的很,其实谁也没有闲着便是了。
这是头年在京城过年,让薛蟠和宝钗欢喜很多,这里的习俗和南里是截然不同的,许多的讲究啊,习俗的,薛夫人从自己深远的记忆中扒拉了出来,然后为一双儿女们科普一二。
过年么,从古至今,都是吃吃喝喝,迎来送往的那一套,过了廿三,这才算是过完了年了。大家的生活变的正常起来了。
一个年下来,薛家除了支出的外,几个铺子的纯利润加起来,只怕有两千之数,一家子的吃喝嚼用算是有了。
薛蟠哪怕再如何地对生意不感兴趣,不过也知道这两千之数也不是小数目,有些铺子,一年下来也不一定能有这么多,看来京城,果然是个好地方。
乐不思蜀的不仅仅是薛蟠,还有薛家母女二人。
贾家人不爱出门子去交际应酬,只知道关在大宅门子里高乐便是,天下人也不全是贾家人这样的,是不是?
薛夫人和自家大嫂出去应酬了几场,自然也是带着女儿出席了的,虽然规格都不是很高,不过即便如此,薛夫人也是极为地感激大嫂的,现在的薛家,地位就摆在那儿,哪里还有挑剔的份儿呢?
当然,她极力地邀请了王家人,贾家人来自己府上玩,不过是定在了三月里,那个时候,天气不大冷了,正好儿出来走走。
至于宝钗么,三不五时地就上舅母,姨妈家里走动一二,她更爱去的是姨妈家,这里有那么多的女孩子,又有宝玉插科打诨,自然是好玩的多。
至于贾政建议将薛蟠送去贾家家学的事情,薛老爷只当是没听到,将儿子送到了郊外的一家书院去读书去了。
薛蟠早出晚归,似乎比起薛老爷来更忙!
年轻人么,喜欢交际,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儿,薛老爷也不拘着他就是了。
薛蟠也着实地认识了不少人,不过大多数都是些成天斗鸡走狗的纨绔罢了,这让他意兴阑珊起来。所以在读书上倒是用功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