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的日子过的不错,东府的主子少,也没有碎嘴的丫鬟婆子,奴才被大哥哥教导的老老实实地,谁也不敢做妖。
最起码,在惜春面前,却是没有人敢的。
想想之前伺候她的那几个人,被老爷给寻了由头,生生地打死的场景,可是让府上好些人夜夜都是噩梦,现在,谁若是还敢有胆子糊弄这位大姑娘,那才是让人佩服呢。
想死不要紧,一根裤腰带就能解决的事儿,可是最为糟糕的便是求死不能,那种感觉简直太糟糕了。
所系惜春自从有了嫂子,回了府上之后,日子自然是过的舒心的很,再者说了,她从来都不是会委屈自己的那个人呢。
即便是自家大哥哥,就算是惜春不高兴了,她也是不给好脸子的,好在这位兄长做的似乎不错,所以并没有惹了这位小祖宗便是了。
任性,骄纵,这是因为有人疼着,有人宠着,所以才能养成了这许多的毛病,端是看看西府的两位姑娘,就知道没人疼,没人宠的姑娘在家时的日子过的如何了。
当然,惜春也不是毫不讲理的孩子,不是会随意地发脾气,闹毛病的孩子,所以更加地可人疼,招人爱。
贾珍不见得对于这个妹子有多少的感情,他就是个混不吝的,一切做事儿,不过是个随自己高兴罢了,若不是为了府上的形象,他才不会搭理这位妹子多少呢。
小孩子什么的,最麻烦了!
呃,扯远了,回归正题。
“大哥哥,我有件为难事儿,想要麻烦大哥哥。”
斟酌了半天,贾珍觉得自己肚子里灌满了茶水之后,惜春咬着嘴唇,终于开口了。
“喔?说来听听看。”并没有满口地就应下,可见这位贾府的族长是个什么性子了。
偏生惜春是个顶顶聪明的孩子,自然是听出了些许的意思来。
不过她能求的,有能耐帮忙的也不过是大哥哥一个罢了。
“听二姐姐说,林姐姐的父亲病了,大哥哥能不能荐个好大夫,让他随着林姐姐一起南下?”
“没问题,让张先生南下一趟。
林杨和林黛玉两人安置好了林府之后,便带着各色礼品上贾府去拜访贾家了。
对于林黛玉的突然出现,贾母自然是欣喜的,不过似乎也是有限的很,如今的贾母忙着和儿媳闹腾,对于伤了自己心的外孙女也没那么看重就是了。
谁让林黛玉离京之前做的太过呢?
所以林黛玉在伤心的同时也隐隐地觉得有些轻松的,贾母最爱干的事儿就是拿死了的母亲说事儿,一次两次还好,到了后来,黛玉甚至不是伤心,反而是麻木憎恨了。
毕竟那个被反复利用的是自己的母亲,不是吗?
双方不远不近地处着,这才是亲戚相处之道,哥哥说的对,她是林氏女,所以亲戚之间,面子上过的去就成了。
至于宝玉,如今似乎又向狷介名士的方向发展。
哪怕贾珠是个心慈友爱的,可是对于他来说,如何能无视家中长辈们对于幼弟的偏疼呢?
看着大伯曾经的处境,简直就是自己活生生的前兆不是吗?
贾珠可不是不学无术的贾赦,所以稍稍地手段下去,王夫人和贾母就自己先乱了起来,至于自己那个好面子的爹,更加地好对付。
宝玉么,被贾珠接到了外院,然后亲自地教导他读书识字,宝玉不爱那样经济文章,那么就随着他去,自己替他规划一条名士之路,这也很好,家里能有个名士,对于贾府来说,这是好事儿,是不是?
而且宝玉是个爱美的,成为名士,风流一点儿,绝对不会有人诟病的。
宝玉听了大哥哥的这一番话,简直双眼发亮,在诗词一道上越发地下了苦功,然后一去不复返了……
贾珠看着这样的弟弟,隐隐地自责的同时也觉得青松了许多。
这样才好,将来就算是父母老(去世)了,自己也会看顾宝玉一二的。
贾府之行,皆大欢喜!黛玉离开了贾母也没有挽留她住下,真心是太好了。
宝玉在外院,也不会再和姐姐妹妹地厮混,林杨也觉得真好。
虽然乱七八糟的,不过至少不用自己费力气,这就好啦。
林杨和贾珍之间,也不是一辈子都没见过面,不过彼此间谁也没有挑破那层窗户纸,一个在宦海中起起伏伏,另一个奔着享受生活的路子,彼此之间毫无相交点,倒也平安无事。
至少两人之间都是满意的。
黛玉嫁给了林杨的同僚,不过不是什么大家族,而是他书院的师弟,也许生活中会有不少的波折,不过林黛玉还挺有信心自己会经营好自己的生活的。
至于宝玉,一路上有许多多的红颜知己,成为了一代大诗人,大文学家,名士自风流,自然是有道理的。
哪怕是到了年迈走不动路的时候,宝玉还是有红颜知己不离不弃,简直就是许多男人艳羡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