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的日子过的是苦中有乐,乐中有苦,人生百味,便是如此。
第一年下场,不出意外地,贾赦落第了,这也正常,像他这样,根基不稳,基础不扎实,若是能顺风顺水,那才见鬼呢。
他这里倒是没有什么反应呢,荣国府却是不少人松了口气,虽然有些不地道,可是贾赦落第,真是太好了。
今年,贾政也终于拗不过父亲之意,被贾代善的亲兵亲自护送去了金陵,然后参加了童生试,按理来说,他们这样人家出身的孩子,一般都会捐了出身,直接参加春闱,秋闱即可。
不过问题是,有了贾赦这个先例,贾代善也想着让贾政一步步地考上来,也是踏实一些,所哪怕是有恩荫的资格,不过贾政却仍旧需要南下金陵去吃苦遭难。
哪怕太太十分不舍,可惜拗不过自家老爷。
听闻贾政南下,在家备考的贾赦冷笑了两声,再不去理会了,左右贾政是个什么脾气秉性他还能不知道了?越是积极,越是丢脸,将来只怕有乐子瞧了。
贾赦的这一番心思在妻子面前毫不遮掩,看着他这个幸灾乐祸的模样,张氏虽然心中也觉得痛快,不过也不好太过表露出来便是了。
年幼的贾琏却不知道父母在笑些什么,自己也是乐呵呵儿的,逗的贾赦越发地开怀了起来。
不过身为帝王,怎么可能会被后宫女子给左右了!
贾母偌大的年纪,看着家族败落,心中的凄凉可想而知,好在皇帝一直控制着打击面,并没有将贾府阖族都牵扯进去就是了。
贾敬临死之后,将纨绔儿子贾珍托付给了贾赦,所以贾珍哪怕仍旧是纨绔呢,可并没有掺和进那些杀头的事情中,所以尽管被抄家还债,不过仍旧是自由之身。
保住了一家老小的性命,贾珍带着妻儿一大家子人回金陵去了,至少老宅子还在,祭田还在,他们还有退路。
贾政流放三千里,家里的女眷们当街发卖,贾赦觉得自己还挺倒霉的,不过真心不能丢着不管,所以将主子们买了下来,安置在了不大的两进小宅子里,幸好有贾珠在,这个时候总算是到了他站出来,然后承担这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的时候了。
贾政这么多年,在家里就只剩下生孩子玩了,除了嫡出的三个之外,庶出的就有四五个,儿子女儿都有。
王夫人怎么可能会让这些人成为儿子的负担?
家里就全靠着老太太的私房撑着过日子,虽然也是丰厚,可是这应该是自己的两个儿子的,小儿子到现在还没成亲呢,所以王氏出头,将几个庶女许给了商户之家,换来了一大笔的银钱,为家里换了个大宅子。
皇帝也没有说贾府子嗣不许科考,并没有断了贾府重新崛起的道路,所以宝玉就自己主动地奋斗了,至于贾珠,他的身体支撑不了,也是莫可奈何之事。
至于贾政的两个庶子,哥俩儿商量了一下,然后偷了家里的钱财,南下北上地做生意去了,最起码能糊口,说不定还能找到自己姨娘呢!
只怕也是贾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他们才会成功吧,否则的话,不过是十来岁的少年人,怎么可能会那么顺利地就走脱呢?
宝玉最后在母亲的坚持下,娶了自己的表姐宝钗,生活的情形么,简直就是父母的翻版,宝钗一如既往地贤惠,宝玉么,却是一改往日地性子,变的沉默寡言,哪怕是夫妻俩人相处,可是宝钗也时常地感觉不到他多少的气息便是了。
到了后来,宝钗也没有捂热丈夫的心,看着他出家成了和尚,丢下了自己孤儿寡母的。
作为一个要强的女人,宝钗自然不会事事都靠着大伯子生活,她将自家的嫁妆规整规整,然后带着儿子再嫁了。
尽管生活可能会贫瘠一些,不过总比守寡强些吧?
宝钗的选择贾珠除了支持之外还能如何?除了是自己的弟媳之外,宝钗也是自己的表妹,贾珠最后为宝钗送上了一份还算可观的嫁妆,算是侄儿的抚养之姿了。
贾家四零八落,就这么地悄无声息地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