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儿,你是族长,你怎么说?”
贾母对于自己的外援林如海一言不发之事虽然心中颇有意见,可也知晓这种家务事儿,外人着实是不能掺和的。
再者,贾府如今大不如前,要借助外力,借助林家的地方多了,所以她若是再和林家交恶,殊为不智。
尽管理智上能接受,可是感情上接受不了,林如海是贾府的女婿,合该站在自己这一边才对!
勉强地压下了心头的不满之后,贾母耷拉着眼皮,对着贾珍问道,
贾珍自己也为难啊,这说起来,他和贾赦臭味相投,三不五时地聚集在一起吃酒玩乐,最是亲睦不过了,按着道理来说,他该偏着贾赦才对。
可是贾珍虽然是个纨绔,万事不理的性子,可也知道西府的这位老祖宗最是偏疼政二叔,最是疼爱宝兄弟,所以他该如何选择?
贾珍心中为难,嘴上嗫嚅了半天,这才道,
“一切听老祖宗的吩咐!”
贾赦父子对于这种情况自然是也不意外,贾珍是个什么模样他们比谁都清楚。
贾母对于贾珍的滑不丢手有些不满,不过贾珍是东府的,且是贾氏一族的族长,哪怕自己是超品的诰命也得给族长几分面子的。
哪怕他是晚辈呢!
所以如今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贾母的身上,贾母自己也是为难,到底该如何是好?
“女婿,你可是有所建议?”
看着一言不发的林如海,贾母突然地问道。
众人一惊,然后目光都聚集在了林如海的身上。
他苦笑了两声,这是别人的家务事儿,自己掺和进去算怎么回事儿?
“老太太,按着我的心意,儿孙自有儿孙福。”
林如海就是这么一句话,不过也表明了他是赞同贾家分家的,贾母一震,双目冒着精光,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王大人呢?”
既然征询外人的意见,自然是不能拉下王子腾的。
他的夫人林氏,因为手段过人,辖制着不让韩琦纳妾找通房的,成为了一代悍妇而闻名天下,为人羡慕嫉妒恨。
当然,一同传扬的还有林氏令人惊才绝艳的诗词,杂记之类的,成为了名噪一时的才女,甚至对于后世皆有很深的影响。
对于别人的闲言碎语,黛玉虽然也气恼,不过因为丈夫的开解和父亲早年的教导,她并不是太在乎这些,毕竟韩琦也算是位高权重,也没有人不开眼地当面剥人面皮,这不是结仇呢么?
大家不管怎么争斗,不过表面上都是和睦万分,甚至有些人彼此之间是知交好友,他们彼此之间的争斗不是因为私人关系,不过是彼此的观点不同罢了。
听着冠冕堂皇的,恰好也让黛玉得益,反正不用撕破面皮,大家彼此之间冷嘲热讽就成。
再者黛玉也不大爱出门子应酬,非是必要的她一般不大出门,家里教养儿女,读个诗集,写写自己的人生感触,孩子们之间的趣事儿之类的,童趣就能让黛玉的胸怀畅达。
黛玉新婚一月便有了身孕,十八岁诞下了长子林赟也是她腰杆儿挺直的一个原因。
至于其他的原因么,姑苏林家如今也不大不小地出了几个读书人,不是举人就是进士,虽然人数少,可是个个儿都成才也是不容易。
这样的家族,讲究抱团的江南文人圈子自然不会任由别人攻讦便是了。
黛玉的儿子林赟是林氏的新任族长,他是林如海亲自教导出来的小狐狸,比起父亲来,才华手段皆不缺,从小到大就是赫赫有名的神童,到了后来,六元及第,被皇帝钦点为状元。
后来为母亲请了一品的诰命,着实地让黛玉扬眉吐气了一把,着实地算是活到了一辈子随心所欲!
宝玉最后娶了自己的表姐宝钗,倒也算是门当户对,贾母一点儿也没有波折地就点头同意了这桩婚事,想着薛家的浮财不少,能让宝玉一生吃喝无忧,这样也挺好。
果不其然,宝钗的嫁妆丰厚,只怕有四五万之巨,二房上下皆是满意不已。
至于探春,一个庶女罢了,最后被贾政许给了皇商之家,男方是家中的继承人,倒也算是上进,至少是个秀才出身。
探春满意了,只要不是吃喝玩乐之辈,坑了自己一辈子,她就满意了。自己奉承了老爷太太这么多年,也算是得偿所愿,探春嫁妆虽然简薄,不过她是官家之女,身份可以弥补了。
长房的迎春一直都是没人管的小可怜,蹉跎到了十七八的年岁,这才被贾琏匆匆地嫁给了外地的小官,五品的守备,据说他祖父曾经是国公爷的部下。
谁也不知道迎春的小日子过的如何,不过都说善弈者善谋,希望她的生活能好起来。
东府被抄之后,惜春果然如同自己曾经感叹的那般,遁入空门,哪怕是有西府可以倚靠,不过她似乎是倦了这种公侯之家的生活,所以选择了这样的生活。
好在有贾府的招牌,也不敢有人狠欺了她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