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爹,永远都是你爹,即便你为了所谓百姓的福祉,为了实现所谓的个人理想,所以想要抛下家业,想要脱离家族,去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可是你真的能摆脱这个家族留给你的印迹吗?”
面对儿子的一番长篇大论,陆俊生很是平静地问道。
这是个乱世,乱的不能再乱的乱世。
知识分子们才是最迷茫,最为痛苦的那部分人。
至于其他人,庸庸碌碌地求生存,倒也不会觉得痛苦。
陆家是江浙的大户人家,祖上也曾经风光过,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所以家族慢慢地败落下来了。
不过老爷子陆俊生不甘人后,积极主动地接触利用新技术,在闵城开设了面粉厂,纺织厂,榨油厂等等这些用了外国人的机器和技术的新式厂家。
慢慢地,陆家又开始复起了,似乎有了中兴之相。
陆俊生最为看重的便是儿孙们的教育问题,想要将陆家这偌大的家业传承下去,自然是需要能耐的儿孙,否则的话,这偌大的家业能便宜了谁?
不过可惜的是,陆俊生一生中也算是个枭雄人物,儿孙们成才者众多,他最为看重的便是自己的嫡长子,自己精心培养了数十年的嫡长子。
作为一个从没落王朝走过来的人,对于嫡长子这种生物的看重程度绝对比起其他人来更重,尤其是闵城这种地方,大家似乎都是这么过来的。
所以饶是陆俊生陆老爷自觉地自己是受过新式教育的洋派人物,可是心中却是恪守嫡长制,对于其他的孩子也是尽心培养。
不过却并不让他们接触家族生意就是了。
每个孩子成年娶妻之后,陆老爷就会为他们置办一份过的去的产业,让他们自立门户,自己去奋斗。
这陆家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大儿子的。
这是陆家众人皆知的事情,虽然大家心中略有怨气,可是敢怒不敢言,谁也不敢忤逆陆老爷的威重便是了。
对于陆老爷来说,这个世界上除了陆家的产业之外,就是长子陆恪生最为重要了。
从小到大,路恪生在陆家都享受着最为顶级的生活和教育。
陆恪生也从来没有觉得这一切有哪里不对,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份特殊待遇。
当然,陆家的姑娘要学习的可不止是那些琴棋书画,诗书文学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她们所受到的教育甚至比儿子们更加地严苛,如何当家理事,做贤内助,甚至是辖制丈夫,教养子女这些东西也是她们课单上的东西。
据说陆家的女儿出嫁时还有什么生子秘方之类的东西,所以陆家五个出嫁的闺女早早地都怀孕生子,而且头胎都是儿子。
这更加地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生子秘方的传闻。
陆恪生听着自己曾经的好友同学之类的拐弯抹角地找自己问询生子秘方啥的,他也是哭笑不得。
回归了闵城的陆恪生成为了许多人的座上宾,陆老爷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偏心,所以大家也都知道,这位陆家大公子便是陆家下一任的家主,如果能和他交好,众人却也不会排斥的。
陆恪生除了忙活家族内部的交流之外,剩下的时间大多数都葬送在了社交场合了。
陆恪生的妻子也是洋派人物,前外交次长的女公子,和陆恪生是同学,两人能走到一起是自由恋爱,陆老爷二话不说就为儿子准备了丰厚的聘礼,然后使得陆恪生抱得了美人归。
这位大儿媳却是个女文艺青年,时常地在报纸上发表一些诗文,评论文章之类的,再不然,抨击一下军阀们的恶劣行径。
这些事情,陆老爷也从不干涉,至于陆恪生,就更加不会说什么了,他自己对于这个国家也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所以夫妻俩人也算是情投意合,甚至有些时候,陆恪生不好说的言论,也会通过妻子之口表达出去。
陆老爷才不管这些,只要你们为陆家诞下第三代,有了继承人,哪怕陆恪生夫妇俩想要上天,陆老爷也不会去管就是了。
好在陆恪生夫妇俩对于造人的事情并不排斥,二十五岁的陆恪生已然是儿女双全,长子也到了开始启蒙的年岁了。
陆老爷将长孙放在了自己身边,打算亲自教导。
对此,陆恪生夫妇并没有任何的不愿意,陆老爷并不溺爱孩子,这是他们同意的主要原因。
陆恪生忙完了一整天的应酬之后,在妻子的伺候下,痛快地泡了个热水澡,懒洋洋地躺在大床上,看着在梳妆台前忙碌的妻子,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怎么?今天和五弟聊的不痛快?”
陆恪生的妻子头也不回地问道。
“呃,还好,只是我们两人之间的理念有些分歧罢了。”
陆恪生避重就轻地回道。
“算了,你们兄弟之间的事情我不参合,你自己也注意点儿分寸,五弟毕竟不同。”
她轻笑了一声,也不戳穿丈夫,隐晦地提醒道。
依着她的心思,虽然也支持丈夫的理想,可是女人么,毕竟希望生活能安稳富裕。陆家的生活满足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所以她并不希望丈夫放弃了这份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