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王俊生自从设计自家兄长贾赦分家之后,带着儿孙们搬离了荣宁街,来到隔着一条街的五进大宅子里生活,尽管没了权柄,不过贾政并没有显得失落,只是内宅的王夫人略微地有些不自在了几日之后,倒是剩下了无尽的欢喜。
但凡尝过了当家做主的滋味儿之后,王夫人就在后悔,若是能早点儿分家的话,那么是不是自己就不用在那大宅子里受那么久的磋磨啊?
婆婆面上贤惠,可是私下规矩严苛,儿媳妇那是一刻都不得闲儿,所以王夫人如今倒是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留恋大宅子了,当然了,对于贾母的不慈,她更是厌恶。
分家之后,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和自己的儿子亲密无间了,之前顾忌着老太太,管教宝玉,她都是束手束脚的,想要打发宝玉身边的几个狐媚子丫鬟都不敢大动,因为宝玉的一切,都是老太□□排的。
现在可好了,宝玉身边的几个大丫鬟,尽皆都处理了,尽管自己瞧着袭人颇为地贤惠,可是架不住丈夫的说辞啊,
“宝玉一个儿,长在脂粉堆里像什么话,日后宝玉的屋子里,留下两个丫鬟就行了,剩下的都分配到其他各处得了。再者说了,你瞧着那丫鬟忠厚,那宝玉也是这般想的啊……”
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的王俊生拍拍屁股走了,王夫人的面色却是大变,这是怎么话儿说的,难道说自己刚从老太太哪儿夺来了儿子,日后还要和丫鬟强夺儿子的注意力吗?
这么想着,袭人之前的贤惠就碍眼至极,然后脑补了无数的王夫人直接打发了袭人二十两银子,让她家去了,反正袭人是外面买的丫头,并不是府里的家生子,自己可是个心软的,最见不得骨肉离散,不是吗?
两身儿衣服,二十两银子,这已经算是厚赏了,哪家的主儿家如此心善啊?
想着从袭人屋子里搜捡出来不下两百两的银钱,外加上无数的好玩意儿,王夫人心中更是恨的紧了,果然是个藏奸的,这是要将宝玉的东西都搬家去啊!
再想相她伺候了宝玉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搂了多少东西,王夫人心中就不是滋味儿了。
不过她还真心不是那眼皮子低的,恼火了之后,袭人的出府就是注定的了,至于晴雯,针线实在是一等一的,就让她去针线上吧。这也算是人尽其用!
王夫人忙着安排后院呢,后院儿的李纨却也激动不已,只是因为自己的儿子眼看着到了该启蒙的年岁了,可是府里愣是谁也瞅不见自己母子二人,似乎自己母子就是透明人一般。
她名下,养着爬床的抱琴难产生下的三公主,这就是她后半辈子的倚靠了,自从进了这皇子府,吃了“醉红颜”之后,元春就没有想过承宠生子,所以对于抱琴的爬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至于她生下的闺女,王妃让她养着,元春也没二话,照看的很精心。
皇后是知道元春是无法生子的,所以两人继续地保持着王府时的亲密,元春本也不愿争斗,有皇后护着,日子过的更加悠闲。
进了宫,也是有好处的,这里头的藏书颇丰,元春有看不完的书籍,甚至一向淡薄的她去找了皇帝,求了恩典,可以随时地找内苑的书库找书看。
元春自从迷上了书籍之后,除了三公主,对一切都是无所谓的模样,甚至不顾自己的容颜,亲自地和闺女下厨尝试做菜,弄点心,将自己的沁芳园经营的舒舒服服儿的,让人羡慕,让人嫉妒……
十八岁的宝玉如愿地成为了探花,然后迎娶了黛玉为妻,辞了官职,去折腾自己的事情去了,王夫人还没骄傲两天呢,儿子就带着儿媳去游历天下去了,难道让她留在这府上去看庶子,庶媳的眼色过日子吗?
所以,气恼的王夫人跟着丈夫,带着长孙过日子,贾环夫妻俩分了出去,至于宝玉,自然也是分了出去的。
因为自家老爷说了,自己的家底,自然是要交给长孙的,他才是贾府的继承人,而不是宝玉!
宝玉倒是高兴,不用承担家族重任,实在是让他满意至极,至于贾兰,也很满意,位极人臣就是他奋斗的目标了。
李纨尽管和婆婆之间有些不对付,不过为了儿子,她是什么都能忍的,所以没有和王夫人撕破脸的,面子情罢了。
庶女探春的婚事儿,早就定好了,因为贾环走的是武事,所以探春也许给了武将之家,不过并不是勋贵之后,反而是有些暴发户的气息。
可问题就在于,这人和当今的关系亲密,是当今安插在西北的势力,能娶到贾府的闺女,在西北,也算是个助力。
这儿女婚事,结的是两姓之好,就是因为这些算计,利益,才更加地能让大家放心,如若不然,红口白牙,谁敢将自家闺女许出去?
探春跟着丈夫去了西北,她一直都是个聪明人,经营自己的家庭,自然是没问题的,这就够了。
辛苦地操劳算计了小半辈子,王俊生总算是放下了所有的事情,在京郊修了个别院,成天地养鱼种花,休闲度日。
成为了户部尚书的贾琏终于有机会将自己心中存了几十年的疑惑问出来了,
“喔?你是说我之前为何几十年碌碌无为?”
“当年老太爷走的时候,定下的策略,你父亲性子有些懒散偏激,我又太过规矩方正,父亲便再三地告诫我,所以就成了这样,等后来,我发现,不动,不折腾,这个家只怕是要完蛋了,就只能违了你祖父的遗愿,开始再三地挪腾,不过事情哪里能尽如人意,不过能保全两府,也算是善莫大焉……”
说完这话之后,八十岁的老头很是安详地咽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