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原配之女(穿书) > 第79章 省亲

原配之女(穿书) 第79章 省亲

作者:午后半夏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04:59:14 来源:小说旗

又是一年夏。

天朗气清,微风拂面,端的是难得的好日子。

忠义侯府的正门口里,非圣旨降临或是重要人物来访,或是有婚嫁丧事之外,其余时间,是从不开放的。

只是便是不常开,这府门口的地方,也是有几个小厮在门口守着的。如今正是初夏,渐热的天气让人感到有些疲乏,那门口的小厮已经有些泛起瞌睡来,只是碍着府里的规矩,并不敢真的睡下。为了提神,只得在门口处来说的转悠,或是与其他几个小厮,闲聊一些话。

忽而,几辆马车走了过来。

那门前的小厮们,一见,本来还有些不济的精神,一下子变的精神起来。

未几,从马车上下来一个三十许的妹妹,正了正自己发髻上的绢花,便朝着小厮们走了过来

“何人来访?”其中一看便是领头的小厮见那嬷嬷过来,便开口问道。

那嬷嬷眼里恍惚了一下,出现了一丝的怀念,笑道回答说:“我是二姑娘…不…二姑奶奶身边伺候的李妈妈。劳烦小哥儿开门,二姑奶奶到了。”

小厮听了回答,有些奇怪的看了李妈妈一眼,不过嘴上却回答说:“原来是李妈妈,府里已经得了二姑奶奶要回来的消息。侧门那里已经恭候二姑奶奶多时了。”这妈妈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这正门,非圣旨、婚嫁之事,是不能开的吗?不过是姑奶奶回来省亲,哪里就用得着开正门迎接。

李妈妈听到小厮的话,脸色僵了僵,不过很快就回了神,笑道:“恩,谢过小哥告之。”说着便重新的回马车里。

小厮也是个机灵的,在李妈妈一转身,他便转头让人去侧门那边通知人了。

李妈妈的面色有些不渝的挑了帘子,回到马车里。

车里有一打扮的彩绣辉煌的美妇人并一个年约十四五岁的,生的娇媚可人的小姑娘在。那美妇人正是忠义侯府已经出嫁多年的二姑奶奶荣德柔,而她身边的那个小姑娘,便是她的女儿,蒋琳。

她见李妈妈挑帘子进来,脸色有些不对,便开口问道:“李妈妈,这是怎么了?”

李妈妈回答说:“夫人,咱们还未曾到,侧门处,老夫人已经遣了人恭候了。”都已经十多年过去了,老夫人对二姑娘还是如此的不喜欢,也不知道夫人这一次使了这么大的力气回来,到底是对还是错。

荣德柔听到李妈妈的回答,脸色也是一僵,眸子里滑过一丝的不忿,只是到底不是闺中未嫁的姑娘了,开口说道:“既是如此,那就过去吧。”

马车又往前行了一会子,便到了侧门口。

那侧门的地方,果然是有了不少人候着。见荣德柔的马车过来,不待停下来,便立刻有一四十许上下,穿着齐整的嬷嬷含笑的迎了上去,“这不是妙语丫头吗?这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你也成了掌事的妈妈了?”

这李妈妈叫妙语,是府里的家生子,在荣德柔还是姑娘的时候便伺候在她身边,后来荣德柔出嫁,她一家子便作为陪房,跟荣德柔嫁入了蒋家。是荣德柔的左膀右臂。

李妈妈也笑着说道:“原来是安妈妈,多年不见,您老真是一点都没变。还是这般的精神。”这安妈妈是老夫人跟前除了沈嬷嬷之外,最得用的一个妈妈。

安妈妈笑了笑,道:“妙语,快些请二姑奶奶出来,软轿已经备好。请二姑奶奶和表姑娘换乘软轿。”

那荣德柔和其女蒋琳下了马车后,又免不了和安妈妈叙了两句旧事。在上软轿之前,荣德柔亲自把手腕上一个颜色足,份量也不轻的赤金镯子戴到安妈妈的手腕上,这才上了软轿。

安妈妈低头看着自己手腕上的赤金镯子,嘴角露出了一丝的淡笑。

到底是为人媳妇的,二姑奶奶比起在闺中的时候,确实是长进了不少。

到了内院的二门处,荣德柔并着蒋琳下了软轿,被一众的丫鬟婆子簇拥着往老夫人的福寿园走去。

*

福寿园

因着出家多年的二姑奶奶回府做客,是以,除了侯爷荣德修和三老爷荣德民不在之外。其余的张氏、周氏,温氏以及五姑娘荣明瑶,六姑娘荣明珍,七姑娘荣明珠,九姑娘荣明雪,大少爷荣明泽,四少爷荣明辉,五少爷荣明灿,七少爷荣明波,十一少爷荣明达等一应的小辈儿,也都在老夫人这里。

安妈妈先行挑了帘子进门,对着屋子里的大小主子福了福身,说道:“老夫人,二姑奶奶和表姑娘来了。”

“还不快些请进来。”老夫人的面上并未有太多的欢喜之色,只淡淡的开口说道。

安妈妈应答了一声。

未几,荣德柔和蒋琳便走了进来。

看着满屋子的人,除了老夫人和三夫人周氏之外,其余的,她看着都有些眼生。

眼眸里闪过一丝的恍惚。说起来,她上一次到这里来的时候,还是父亲过世的那一年。那年的年底,夫君谋了个外任,她便随着夫君外任,一呆就是十多年的时间,这期间,她不知道使了多大的力气,好容易在今年得了时机,才回来了。

荣德柔更是在见到老夫人的那一刻,不知道是真的想念,还是其他的,当场就红了自己的眼眶,泪水也不争气的掉落下来。

虽说老夫人对荣德柔没有多少好感,但是一晃十多年未见,再次见到,这心里也有了几分的感慨。见荣德柔如此的动情,倒也勾起了老夫人心底的两分慈爱,也跟着泪眼婆娑起来。

张氏,周氏并着温氏,好一番的劝解,才把她们给劝说下。

在丫鬟们的伺候下,重新的净了面,老夫人这才又开口说道:“你十多年未回来,这屋子里的人,看着少不得有些眼生。”先是指了指张氏和周氏说,“这是你大嫂和三嫂。”而后又指了荣明泽说:“这是你大侄子明泽,旁边的是他媳妇,你且喊她婉仪就是了。”之后把目光看向荣明瑶这里,“这是你大哥家里的五丫头明瑶,六丫头明珍,七丫头明珠。那个最小的是你三哥家的九丫头明雪。”最后才是一众小子,“那个带着一脸调皮相的,是你三哥的独子明波,旁边的几个是你大哥家的四小子明辉,五小子明灿,幼子明达。”

被老夫人点到名的,自然是一一的与荣德柔见了礼。

荣德柔笑道:“真是多年不回来,这人还真是都有些不认识了。我这里有南面带过来的一些小玩意,虽不值当,倒也是我这个做姑妈的一番心意,且留着把玩,”说着便让身边的李妈妈,一一的把给小辈的见面礼送了过去。

众人自然都是谢过荣德柔。

随后做为长辈的老夫人,张氏,周氏以及做为府里嫡长孙媳的温氏,自然也是要对荣德柔的女儿蒋琳,有所表示。送了自己早就备好的礼物给她。

又说了一会子的话,老夫人这才想到,问:“这姑爷和哥儿怎么没有一起?不是说姑爷要到京中述职吗?”

说起来,老夫人对老侯爷的看人的眼光不敢苟同,给荣德柔挑选的夫婿,着实是个没大才能的。娶了侯府千金,十多年下来,才混了个七品小官,便是调任京中,也只是平级调任,不曾升一升,可见其真是个没本事的。

荣德柔听老夫人提起蒋成,心中闪过一丝的不快,不过面上却不流露出半丝出来,笑着说道:“他因还有些公务事要处理,并不与我们一道过来。要晚上一个月,才回来。煜哥儿这孩子,因舍不得那边的朋友,非要缠着,多留两日。被他缠磨不过,只得让他和他父亲一道。”

老夫人对蒋成没多少印象,只是因他到底是荣德柔的夫婿,是她的女婿,这才问了一句,听了回答,便也不再问了。

虽说已经十多年没回来了,但回来之前,荣德柔可是做足了功课的。目光看向荣明瑶,笑道:“我记得离京之前,五丫头还尚且在襁褓之中的小娃娃,如今一晃眼的功夫,五丫头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今秋也要嫁人了。听说还是皇上亲自赐的婚,许给了清郡王爷?”说着看了一眼荣明瑶:“五丫头,虽然我多年不曾回来,但也听过,清郡王爷是个不错的。日后,你可也有福气了。”

可不是吗?清郡王出身尊贵,随手手中没有什么实权?但做为皇上唯一的嫡亲侄子,太后的孙子,只要不差错,那这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

她的琳儿也已经及笄了。这一次她之所以上京,想要为琳儿找个好人家,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她也不贪心,琳儿未来的婆家,有清郡王个中一半的出色,她便满足了。

荣明瑶恰当的脸上晕起一片的嫣红,微微的垂下头,并没有答话。完全一副待嫁小女儿的羞涩模样。

看着荣明瑶那羞涩的模样,又想到他们再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便要成婚,荣明珠就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只想要出言狠狠的讽刺上两句,不过如今这样的场合,却又不得不让她把到了口边的话给咽下去。只是她本不是沉稳之人,这样下来,脸都有些微微的扭曲。

本来这个时候,众人的注意力都在荣德柔那里,无人注意她这里的情况。只是好巧不巧的居然被荣明泽看了个正着,端着手的茶杯,微顿了一下,嘴角边也浮现出一抹冷笑来。

“可不是吗?只要一想到五丫头就要嫁人,我这心里就不舍的紧。”老夫人叹了一口气说道。

三夫人周氏见此,立刻接口,笑道:“母亲,知晓您疼爱五丫头。不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清郡王又是个难寻的,他们小两口日后过得美满了。您这心里这才能真正的放下来不是。”

现在满府的人都知道,清郡王对五丫头极好,每个月,都会让人给五丫头送些小东西过来。不说看得满府的姑娘嫉妒,就是她,看了,心中也是极为羡慕的。清郡王这般的举动,可见心里对五丫头极为满意和喜欢,来日里成了亲,五丫头只要不犯傻,这日子定然会过得顺丰满意,富贵荣华的。

老夫人含笑的点点头,随后对荣德柔说:“你来这一路辛苦了。你大嫂已经收拾了院落出来,先去歇歇,叙旧等晚上的席宴过后,再说也一样。”又叫了两个模样清秀,且有六七分相似的丫鬟出来,对荣德柔说:“你十多年未回来,想必对府里的人也有些陌生。这是云香和香云,是姐妹俩,府里的家生子。你们在府里的这些日子,有什么不懂的,只管问她们就是了。”又对那两个丫鬟说:“云香,香云,你们好生的伺候二姑奶奶和表姑娘,不得淘气,否则,可不是一顿板子就能解决的。”

云香和香云立刻屈身应答,随后又给荣德柔和蒋琳见了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