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昏君自救记 > 第132章 崩坏的王朝番外

昏君自救记 第132章 崩坏的王朝番外

作者:慕容红苓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19:09:57 来源:小说旗

林黛玉番外

林氏,出身姑苏林氏,列侯世家之后,出身虽系世禄之家,却也是书香之族。

父亲林氏如海为前科探花,为人方正,曾历任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与内阁大学生的职位上致仕,致仕之后,林海曾经在江南一代教学育人,在江南士林颇有盛名。

林氏,小字黛玉,母早丧,被外祖贾史氏抚养长大,后来因贾氏之变,因缘巧合之下,曾经被先太后扶养过一阵子,后来许给了宣和太后母家,承恩公府二公子孙辰文。

当然,是经由太后赐婚的。

这桩婚姻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太后喜欢黛玉就行的,里面掺杂的东西总归是不是一星半点的。

不过林如海并没有将这些复杂的东西尽皆告诉自家闺女,只是隐晦地点出了一二。

黛玉何其聪慧,又是在宫里待过,在太后和上皇身边接触过很多人事的,所以她自然能推测出事情的全部。

小姑娘总会对将来的良人有所期待,曾经以为会是体贴温雅的宝玉,想起了曾经那些青梅竹马的日子,如今的黛玉只剩下了满腹的惆怅!

是呀,曾经的自己,曾经的宝玉,曾经的姐妹们,曾经的贾府,如今已然是过眼云烟了。

贾府一朝败落,盖因子孙不肖,这种巨大的变故在黛玉看来,实在是一件很不可思议之事。人性真是复杂至极。

哗啦啦,大厦倾倒,整个贾府彻底地完蛋了。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这是第一次,黛玉感受到了家族之力。可惜,这并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她记得很清楚,那些人心惶惶的岁月。

在这种惶恐中,人人似乎都变得面目可憎起来,一向和善的二舅母,爽朗利落的二嫂子,俊逸风流的二表哥,表露出来的竟然这副丑态。

黛玉在大开眼界的同时忍不住地心生厌恶之情。

贾府最后落的个抄家的下场,黛玉的心情无比复杂,按着国情律法,贾府实属自己找死,罪有应得,可是贾府对于自己来说,是什么地方呢?

是自己从五六岁起,生活至现在的地方,是自己和姐妹们,和宝玉一起玩耍,吟诗制胭脂的地方,这里尽管不是自己的家,可是这里保存着自己很多的美好过往。

一夕之间,竟然什么都没有,也是让黛玉伤感不已。

当然,更加让黛玉忧心的是外祖母一大把年纪了,竟然还要因为子孙不肖而劳累奔走,实在是心疼她。可是她呢?

除了念经祷告之外,竟然是无能为力。

当然,黛玉第一次对宝玉产生恶念也是在此刻,宝玉仍旧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一般,对于府中的情形茫然无措,黛玉心中泛起了失望来。

身为男子,少担当,这样的宝玉,莫名地让人觉得失望呢。

当然,宝玉因为长辈疼溺,不大中用,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宝玉的态度,却实实在在地激怒了黛玉,这位鸵鸟似的,想要当成是一切都没有发生,将自己整个人封闭起来,这实在是让人瞧不起。

不正视这种家族败落的现实,宝玉啊,真是让人失望呢!

至于府里遭殃的前因后果么,在贾府这样满是筛子,满是漏洞的府中,不到一刻钟,自然是传的人人皆知了。

沸沸扬扬,人心惶惶,也没有个主子出来主持大局,作为客居的姑娘,黛玉自然是不好太过干涉人家的内务。

好在有个聪慧又能干的探春,又有个稳重大方的宝姐姐。

在这两人的主持下,勉强地稳住了大局,三姑娘杀伐决断绝对不输给男儿,让人赞叹震惊,当然,宝钗的不动声色也让黛玉佩服。

反正依着她的性子,绝对是无法做到宝姐姐这般完美的。

黛玉对于宝钗,在这个时候,算是彻底地放下了小女儿的那些心思,嫉妒,大家同心戮力,想要将贾府的这片天给支撑起来。

只是小姑娘们未免太过自信,太过天真!

当然,也许她们自己也能看出来,没有男儿支撑,没有父兄相助,贾府只怕也是撑不下去的,只是她们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还能奢求什么呢?

黛玉在三妹妹和宝姐姐身上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当然,依着她的心性,自然是不会说出来的。

终于到了贾府抄家的那一日,各处乱成了一锅粥,哭哭啼啼的女眷,披头散发,各处奔走的吓人,简直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恨!

女眷们守在了一起,等待着最后的发落,至于其他人,目前谁也不知道前面的情形如何。

黛玉因为是客居之人,所以军士们还算客套,她有些忐忑地跟随着宫人,上了略显简陋的车架,驶去未知的前方。

可是贾府之人呢?一大把年纪的老太太呢?那些无辜的姐妹们呢?稚嫩不知事的大姐儿呢?

她们能去的,只能是郊外的狱神庙,还好不用下大狱,否则,黛玉真心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黛玉满心忐忑,又有那么几分惶恐地见到了天下最为尊贵的夫妇俩!

皇帝和皇后!

各种见礼之后,黛玉跪下来为外祖家求情,至少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面圣,如何能不为亲人们申诉一二呢?

“你可知他们所犯何事?你可知因为挣那点银钱,死了多少人吗?老头儿偌大的年纪了,前来敲登闻鼓,你可想过,谁来怜悯他?朕若是对贾氏善,那就是对那些无辜枉死之人的恶,身为天子,朕如何能助纣为虐?”

迎接黛玉的便是皇帝的这一番慷慨陈词,黛玉几番张嘴,却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辩解,作为一个聪慧的姑娘,她自然也知道外祖家做的不地道,可是自己能如何?

最后,她只能泪意涟涟,求肯一番。

当然,一点儿效果都没有,这是意料之中的。

黛玉自己,却是留在了皇后的身边,对于这位和善的皇后娘娘,黛玉也觉得颇为亲善,两人相处起来,很是轻松。

皇后对于贾氏的最新消息,也并不会瞒着黛玉,反而让人详细地告诉了自己。

听到皇帝的处置,听到了外祖母的谢世,黛玉发现自己额外地无力,好在一家人性命无忧,这已经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黛玉此刻发现,自己竟然是有些感激皇帝,是真的感激,并不是做戏。

当然,但凭着贾府的那些作为,他们将来的日子只怕也难为。

也是,没了恒产,都是养尊处优长大的,将来可该如何是好?好在还有外祖母的私房和大舅母的私房,两府人总不至于饿死就是了。

当然,黛玉却是一点儿也不知道人性之恶,并不知道大房一家子带着大部分的财物回了南边儿,只剩下了二房的三四口人在京中苦熬,只是委屈可怜了一个人,那就是三姑娘探春。

如今的黛玉正陷入了亲人相逢的喜悦之中,父亲进京了,这对黛玉来说,简直是再好也没有的好事儿了。她和父亲,到底有多久没有相见了呢?

似乎从五岁那年分离,除了年节的书信之外,竟是一点音讯也无。

乍然相见,满腹欢喜!

失态自然是在所难免的,真情流露,倒也无人会怪罪他们。

黛玉回到了父亲的身边,小日子过的更加地舒心起来了,当然,关于贾府,她也是打发了人去打听他们的境况,可惜的是,黛玉得到的消息是,贾府举家南下了,并没有滞留京城。

及至后来,喝醉了的贾政上门讨要自家妹子的嫁妆,这个时候,黛玉才知道,二房并没有回南,而是留在了京城。

黛玉时常地打发人去接济一二,可是天长地久下来,反而引得众人一番抱怨,林家权势不小,钱财不少,林姑娘果然小气。

这样的话语,未免太过伤人,黛玉听闻之后,便渐渐地撒手不管了……

到了后来,上皇退位四皇子,黛玉恍惚间听说宝玉跟着什么僧道出家了,三姑娘嫁给了商户人家,至于贾政和贾环,谁也不知道他们的情形如何。

黛玉的婚事定下来之后,她便忙的一塌糊涂起来,尽管这桩婚事并不是那么单纯,不过太后赐婚,何等荣耀,不管是林家还是孙氏,都不可生出懈怠之心来。

林如海只有黛玉这么一个闺女,自然是想要给她最好的一切,整个林府的浮财,差不多都当成了嫁妆,给了黛玉傍身。

当然,有了太后赐婚,上皇赏赐,黛玉的婚事一点儿也不寒酸就是了。

时间过的很快,黛玉大婚了!

尽管也知道所谓的大家公子,身边总是有那么几个看重的姑娘的,一如曾经的袭人,晴雯,可是面对孙辰文身边的这位柔若无骨的大丫鬟,黛玉还是有那么几分手足无措之感。

而且,变本加厉什么的,简直就是丫鬟的拿手好戏,黛玉本也没有什么争雄之意,不过她身边的几个嬷嬷,一个两个的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这些都是上皇赐给自己的,说是自己身边伺候过的,替她们找个养老之所。

手段通天的几位嬷嬷征求了主子的一件之后,一出手,那位柔弱会哭,会告状的,梨花带雨的丫鬟,竟然就这么地被送了出去,据说是嫁给了庄头。

眼不见心不烦,黛玉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对于丈夫心中也产生了些许的不喜,在她看来,这是孙辰文的问题,若果然无法给丫鬟将来,那就不要随随便便的许诺。

若是不能做到,又何必承诺自己终生不纳二色呢?

黛玉莫名其妙地别扭了几天,不动声色地冷落着孙辰文,嬷嬷们苦口婆心地劝导了一番,这才成功地扭转了少奶奶的这种心思,真是让人觉得哭笑不得!

黛玉的第二个孩子降生之后,按着两家的约定,过继给了林氏,承继香火,林如海欢喜至极,老天有眼!

此后,黛玉的小日子顺遂,尽管生活中也有些磕磕绊绊,不过总是有能人相助,所以,她一直单纯地变老,当然,尽管老了,也是个极有气派的老太太,子孙和顺,日子幸福。

孙辰文比黛玉早逝,这对于孙辰文来说,或许是个解脱,有个太过高洁的枕边之人,衬得自己就跟污泥似的,实在不是一件什么高兴之事!

黛玉越是年迈,似乎活的越是肆意,惹的众人羡慕不已,可无可奈何,谁也不知道到底这位林氏有什么额外的魅力,竟然可以让皇家另眼相待,所以大家也只能在心里腹诽几句,谁也不敢对林氏动真格儿的,这简直就是在自己找死么,不是吗?

林氏特别长寿,尽管身子看上去并不大硬朗,活到了年过八旬,也算是长寿有福气之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