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昏君自救记 > 第43章 崇祯8

昏君自救记 第43章 崇祯8

作者:慕容红苓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19:09:57 来源:小说旗

这立不立太子可不并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儿,虽然很多皇帝都对朝臣干涉储君的废立问题很恼火。

可是谁也没什么好法子来解决这个问题,最为奇葩的要算是本朝的万历皇帝了,为了立郑贵妃所生之子为太子,这位皇帝竟然三十年不上朝,也实在是个算的上是态度坚决了。

可即便如此,万历皇帝也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他死后,皇位还是由着嫡长子继承了,也就是崇祯的爷爷。

崇祯的父亲尽管继位了,不过也没有享受过几天的好日子,很快便病死了,紧接着继位的便是手工爱好者,天启皇帝,这位皇帝15岁继位到22岁亡故,留给了崇祯一个烂摊子。

有了这种前车之鉴,崇祯如何能不重视储君之事?好在他也没有什么爱子要立,与朝臣们的心思倒是一致,既然有了嫡长子,那么便好好儿地培养吧。

孩子才降生,崇祯就想了这么多,所以说,皇帝还真是个不容易的工作啊。

崇祯二年,除了嫡长子这件儿喜事之外,倒还有另一桩好事儿,让崇祯觉得解气的很。

与后金的一战之后,以皇太极的失败,范文程的被抓而告终,现在,也该是到了享受这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皇帝派了大量的谈判团去和金人商议议和之事,大明的胜迹在那儿摆着,即便脸皮再厚,也不能腆着脸不认啊。

失去了谋臣的皇太极在面对一大批糙老爷们时,显得极为的苦逼,这些人打仗享乐那一个个儿都是行家,可是说到如何琢磨着害人啊,谈判什么的,一个个都耷拉着脑袋了。

就说这南蛮子汉人最是奸诈,成天就知道耍嘴皮子,他奶奶的,惹毛了大爷,爷带着兵马杀过去再说。

之前大金还是有这么个底气说大话的,可是现在呢?刚刚战败,士气低落,外加上天灾,肚子都填不饱呢,哪里还有什么力气打仗啊?

再者,刚刚归降的蒙古各部又有了异动,这满洲人还真把咱蒙古爷们当成傻子了是不是?

让自己去和明人拼死拼活,现在战败,他们竟然还想拿自己当替罪羊啊?

真是太不要脸了,听着这些人大骂明人奸诈,可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又和南蛮子有什么区别?

蒙古部众都大大地保持着安静,不过心里的腹诽可是一点儿都不少,他们看上去五大三粗的,可并不只是真的傻啊。

现如今的世道,没点儿心眼儿可怎么活的下去?一个个儿的都跟狼一样。

皇太极作为人精子,如何能看不出来蒙古人的心思,只是现在他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极为苦逼的皇太极也只能捏着鼻子,让人继续和明人谈判,明人一直都自诩自己是□□上国,稍微地说上几句好话,应该不会太和自己计较的。

这位的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的,不过在谈判桌上,明朝的官员们狮子大开口,要矿,要银子,要马屁,要粮食,要布料,要木材,简直就没有他们不要的。

真是气煞人也!

大家也不知道这些大明官员为何转变的如此之快,这画风大大的不同,之前制定的策略可就不能用了啊。

官员们立即地将这个消息禀报给了皇太极,皇太极除了震怒之外,还能如何?

大明人,可别欺人太甚,如若不然,老子拼着送命,也不会让你好过的。

皇太极咬牙切齿一番之后,只能捏着鼻子继续地让手下去谈判,谈判这种事儿,和做买卖没什么差别,不过是你讨价还价而已。

这位看来是精通做买卖的手段,所以回到了谈判桌上的大金官员算是有了底气。

大金几乎全民皆兵,大家都是武人,和这些南蛮子说几句话,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大家说话可粗糙,看着大明官员一副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心里能痛快了才怪,再者,这些人说话绕着弯,骂人不吐脏字儿,简直要憋屈死了。

殊不知,大明的官员这才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呢,特么的,让你们看不起咱,咱们也不是吃干饭的,秉承着皇帝“能占便宜就占便宜”的宗旨,大家几乎是狮子大张口。

谈判进行的非常艰难,大金现在的日子可不好过,粮食自己都不够吃,还哪里有多余的赔偿给大明啊。

哦,没粮食啊?那也行啊,没粮食,马匹总有吧?木材总有吧?人参啊鹿茸之类的药材总有吧?

这些咱们大明都要,咱们可不嫌弃。

这副小家子气的模样真是让人厌恶,大明不是一直自诩□□上邦么?怎么会转变成为这副市侩模样的?

看来对于崇祯小皇帝的判断有误啊,皇太极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很快地就得出了结论。

现在,他一边儿在想念范文程的同时又在痛恨他,都是范文程误朕啊!

当然了,对于范文程被游街示众的事儿皇太极自然也是知道的,不过锦衣卫看守的太过严密,自己派出去的人手一直没法子得手,否则如何还能让范文程继续地活在这世上!

就在皇太极烦恼的时候,他的后宫之中,有位能干的人总算是熬到了出头之时。

姑侄三人共侍一夫的事儿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不过这在蛮夷之中并不少见,皇太极的庄妃是个极为聪慧之人,这位科尔沁来的蒙古姑娘虽然相貌比不上自己的姐姐,手段比不上自己的姑姑。

不过她也有自己的优势,这位自幼聪慧,又精通汉学,是以,在听到了皇太极的困局之后,便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皇太极现在手底下虽然也有几个谋臣,可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之前和范文程谈话时的那股子畅快劲儿不见了。

当然了,他也不得不承认,范文程确实是个人物,尤其是在现在,失去了方知道珍贵啊,悔之晚矣!

皇太极在这种情况下听到了庄妃的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之后,整个人看庄妃的眼神都不对了。

庄妃自己也后怕,不过还是装作一副全然不知的模样,皇太极很久没有这般畅快地笑过了,总算是又有了一个知己啊!

当然了,这女人太过聪慧了并不是什么好事儿,好在大金并没有什么后宫不得干政的说辞,是以,庄妃这次是真的抓住了机会,呈现出了腾飞的态势。

这些都是闲话,有了庄妃在后面出谋划策,虽然及不上范文程,不过皇太极也开始慢慢地掌控局面了。

与大明的谈判总算是开始有了进展,既然能用木材那就组织人去伐木,反正他们居住的这地界儿深山老林不少,从不缺木材就是了。

当然,大多数都是包衣旗去干的。包衣旗本来大部分都是罪人不是吗?

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让他们戴罪立功,不是很好嘛?众人的建议在皇太极听来也确实有些道理,不过这包衣旗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啊,可谁舍得让自己的手下去砍柴火啊。

再者说了,即便是舍得,可这兵士的粮食消耗谁提供啊?现在都是缺衣少粮的时候,大家都是能省一口是一口的时候,这动的越多,消耗的越多,不是吗

总之,这里面的借口便多了起来,皇太极即便是对八旗有了大部分的掌控,可若是说到说一不二么,还稍微地有些距离。

是以,他只能憋着气儿,让自己统领的几个旗去干这个苦逼活儿。大冷的天儿,谁愿意出去受这个罪?

若是众人心里没有点抱怨,说出来谁信?

崇祯帝拿到了谈判团送过来的最后成果,心里总算是爽了,即便是天天和朝臣们斗气都不会让他觉得憋闷了。

唔,有了这个削弱,即便不会伤筋动骨,可是对于如今的大金来说,也算的上是雪上加霜吧,只怕到了明年,这仗啊,还有得打呢。

皇帝一边儿在上面用朱批写了几个字儿,一边儿地盖上了玉玺,心中猜测到。

所以说,这大规模的天花儿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发生啊,他还真是有那么几分等不及了。

至于蒙古,最好是让他们和大金打起来,让他们窝里反才行呢,不过,这个谋划倒是不着急。

这外患倒是比内乱更加容易搞定,这是崇祯没有想到的,当然了,这也是他的改变起了很大的作用,先不说新军,就是袁崇焕治理的辽东,有了皇帝的放权和信任,少了同僚的掣肘,袁崇焕的能力发挥到了最大。

尽管到了最后,略微地显得有些保守,不过还是达到了皇帝的要求,至于五年复辽之事,袁崇焕觉得,只要自己再在这辽东经营几年,真的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再说说这远在福建的毛文龙,虽然被调任,升官儿,可是毛文龙在这里的日子不是太好过,这里的气候啊,饮食就让他和他的手下觉得不顺畅的很。

这个适应期都折腾了好一阵子,毛文龙在这里的职权虽然不比在辽东时小,可是这里的掣肘也更多的,自己可是外来人员,特么的这些王八蛋压根儿就是想将自己高高抬起来架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