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昏君自救记 > 第71章 番外5

昏君自救记 第71章 番外5

作者:慕容红苓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19:09:57 来源:小说旗

赵恒和蔡京之间的战斗拉开了大幕,其实说起来,也许更像是太子和朝臣之间的一场争斗。

至于原因么,倒也不复杂,简单的很,朝臣们一直都以为太子殿下是个温和的人物,并不会像官家那般狠绝,可惜没想到的是,这位似乎也不是个善茬。

不过太子殿下出去历练了几年,大家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能力和底线在哪儿,自然会出手试探,不过没想到,太子竟然先发制人,要革新吏治。

官家这些年也一直在解决吏治的问题,冗员的情况大为改善,可是本质上大宋的选官制度,官员的晋升制度和过去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现在,太子殿下想要彻底地革新,显然,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而且人在潜意识里总会美化自己几分,哦,合着我做牛做马,为了大宋鞠躬尽瘁,到了现在,皇家还要削减我的俸禄,这合情合理吗?这说的过去吗?

宋朝的官员俸禄很高,宰相一年能有三百万两俸禄可拿,外加上各种的灰色收入,其富庶程度,可想而知。

本来官员就多,外加上这么高的俸禄,朝廷还哪里有钱去做别的啊?

太子殿下这也是一片雄心壮志,想要走出一番事业来,总不能躺在皇父的功劳簿上吃大户吧,这可不行,自己既然重生了,那自然就是老天的旨意,这是老天爷给自己的一个机会,让自己重振河山。

到了赵恒这儿,其实没那么复杂了,大宋虽然不平静,宋辽联军和金夏之间的战争虽然还在继续,不过并没有威胁到大宋什么事儿,大宋更多的看上去像是国籍雇佣军,别人拿钱拿地,咱们负责打仗,“幽云十六州”现在已经收回了十个了,剩下的留个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赵恒想要做出一番让世人瞩目,尤其是让皇父赞叹的事业来,思来想去,也只能从吏治动手了,官员是治理百姓的基础,所以掌握住了这一块儿,很多时候都是事半功倍的。

赵恒的设想也不错,只是没想到,他想割肉,而朝臣们竟然敢反抗,敢和自己这个皇父钦定的继承人对着干,而且还闹的这么大。

当然,朝臣们其实也不想造成逼宫的架势,这不是逼着官家下狠手么?不过是因缘际会下,蔡京的计谋得逞了。

当然了,蔡京的这一招也太狠了些,一下子官家父子俩,朝臣们全都给搂进去了,完全的一锅端,这是要出大事啊!

几位大佬们紧急磋商之后,能如何?

弃卒保车吧,还能如何?

所以蔡京这次玩大了,后果么,死无葬身之地!

双方都想要弄死他,夹缝中求生存的蔡京也不是个面人,各种的手段,各种的联合纵横,让一直关注他的各方人马都赞叹不已。

话说尽管这个蔡京在作死,可是这份儿能耐还真不是普通人能拥有的,谁都知道,蔡京是大宋的四大才子之一(对,起初并不是蔡襄,而是蔡京,此人书法大家,所以才能和宋徽宗狼狈为奸,宋徽宗特别维护蔡京,六落六起可见一斑。不过后人耻于提及蔡京,就改成了蔡襄),不过没想到,此人还真不是被吹捧出来的啊。

这可真是了不得!

不过到了官家和太子这里,蔡京表现的越是优秀,能力手腕越是上乘,反而能活下来的机会越发地小了。

杨广思虑的是,自己一旦离开,赵恒定然玩不过这个蔡京,赵恒想的是,蔡京老贼,我要为大宋锄奸!

呵呵,所以说,父子俩心有灵犀,不过杨广只是控制着局面不要失控,至于剩下的,就由着太子去干吧。

不都说了重生者一旦重生,甭管前世怎么挫,怎么窝囊,肯定都会大杀四方的吗?所以,就让赵恒显显手段,耍耍威风好了。

赵恒也不负众望,自己手上的资源,皇父给的各种便利,一一地调停,朝臣们自然也不想就这般认输,双方斗的不亦乐乎,好在朝政并没有耽误,这是大家的底线,斗归斗,可是千万不可怠政,否则遗祸无穷!

在范围内的各种争斗,看上去更像是一场游戏,不过这场游戏难免地有些血腥,杀气腾腾的。

半年的时间,这是杨广的底限。

赵恒其实设想的是三个月了事儿,不过事情总不会一帆风顺的,大家谁都不是傻子,这是涉及到自己亲身利益之事,谁敢后退?

你退一步,那就是彻底地输了,太子殿下肯定会步步紧逼,一步错,步步错,最后输个精光,到时候老婆孩子谁养?

谁不是家大业大?谁家没有个千八百的家人要养啊?这要是真的大幅度的削减了俸禄,难不成要让大家去喝西北风吗?

真宗皇帝的劝学诗说的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所以,为了达成理想中的生活,大家苦读十年,好不容易能中举,又开始了宦海沉浮,几十年下来,才挣来了这么点家产,可是现在倒好,太子殿下上嘴皮下嘴皮子一碰,自己就要损失大部分的财产,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朝堂上的所有事情在杨广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戏剧,情节紧凑,剧情夸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手段,花招百出,也让赵恒这个菜鸟见识了足够多的朝堂倾轧。

尽管做过两年的皇帝,不过那个时候他忙着和亲爱的皇父在争权夺利,并不知道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中书舍人都不能小瞧。

现在完整地见识到了别人的手段之后,赵恒反而被激起了性子里难得的那点儿血性,半点都不退让,杨广觉得挺好。

到了最后,双方都妥协了,朝臣们的俸禄削减三成,不过牺牲了一个蔡京就能达成这样好的效果,双方都很满意,不过蔡京到最后却没死,变成了流放。

这样的结局虽然有些人不满,不过差强人意吧!

能有这样的结果,杨广其实已经算是很满意重生者的表现了,自己教导了他十几年,好歹算是有点长进,并不像历史上无能的宋钦宗一样,懦弱的揍他的兴致都提不起来。

官家满意,蔡京流放岭南,太子殿下算是全面胜利,至于朝臣们,损失并不很大,这个年头,谁靠着俸禄过日子啊!谁家没有百八是个地产庄子、铺子啥的!

所以说,特么的,画风转变太快,一时之间太子殿下有些适应不能!

还好,还好,事情就算是这样过去了。

不过大宋是真的实施起了全新的吏治制度,从入职,到升职考核都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不过虽然说的是全新的,不过是从以前的政策加加减减罢了。

皇父说的对,存在即合理,存在即合理,这话说的很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咱就小修小补吧。

蔡京流放之后,赵恒的偏执似乎是减轻了许多,杨广觉得自己可以放心了。

所以,退位事宜便提上了日程!

官家退位,这是大宋立朝以来的头一回,大家都觉得惊慌的同时也新奇,杨广一向是个率性之人,言行一致,很少有反悔的时候,果然是一言九鼎的官家。

现在,官家既然选择了退位,朝臣们即使有死谏,有哭诉不舍,总之,这一切都动摇不了官家的决心。

终于,官家成为了太上皇,太子殿下登基为帝,成为了新一任的官家。

朝臣们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官家自然也需要,从二把手到一把手,这其中的差别不是一星半点的大,赵恒在万众瞩目的情形下,开始了自己的光辉岁月。

过年之后,改元“靖康”,虽然不知道他为何还是坚持要叫“靖康”,不过杨广表示支持儿子的举动,总归这是他的人生,他的帝国,他的年号,一切都是他的了,该如何做,也该由着他。

做皇帝的,很多时候都不能自转,这种小事儿上也就随他去吧。

好歹地,这靖康到底也算是两个好字!

靖康元年,辽国终于撑不下去了,“幽云十六州”总算是在赵恒的手上全然地回到了大宋的手中,不过大家都知道这是谁的功劳。

不过这个时候的太上皇已经带着自己的蹴鞠队离开了京都,据说是全国去找对手去了。

大辽撑不下去了,不过大宋的将士们也算是历练出来了,靖康二年,宗泽带领宋兵,攻克了大金的上京会宁府!

赵恒激动的简直不能自已,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被俘之后的那三十四年是怎么过来的!苟且偷生那并不是说说而已,他就是想活着,想活着。

现在,自己可以报仇了?是不是?自己是不是可以将以前受到的屈辱都还给他们了?激动莫名的官家让朝臣们有些诧异的同时倒也可以理解,这是开疆拓土啊,一代圣主所为。

只是想不通为何太上皇一点都不留恋地就退位走人了。

尽管赵恒很想将金国的贵族们都弄过来,然后好生地羞辱一番,不过让他遗憾的是,金国的主子们都是狠人,战败之后,亲自拿着刀,将自己的亲属们都给弄死了,至于他自己,带着几十骑兵,往更北更西去了。

赵恒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恼的两天都没睡好,特么的,你狠!

是呀,游牧民族的血性似乎是比安逸了百十年的宋人要更加浓烈,当然,也不是说汉人就没有血性了,只是说大宋的朝堂上,缺乏这种气质!

流放了蔡京,灭了大金,辽国也不成气候了,似乎没有什么奋斗的目标了!

赵恒的日子还要继续,不过镇江传来了上皇薨世的消息,天塌了!

这次是真的天塌了,好好儿地,皇父如何会没了呢?赵恒不相信,扔下了国政前往镇江,当然了,还带着皇父生前最喜欢的大孙子,自己的嫡长子一同前往。

不过侥幸心里被眼前的事实给击败,皇父是真的去了,赵恒差点就让整个大宋皇家蹴鞠队给上皇当陪葬品了。

高俅早已经不玩蹴鞠了,年纪大了,那是个体力活儿,还好逃过一劫!

宋朝皇帝的丧礼都是很简单的,一点奢华的东西都没有,生前不许修陵墓,死之后六个月必须下葬,这是祖宗规矩,赵恒也只能尽可能地给皇父营造一个好一点儿的陵寝,让他住的舒服一些。

这些日子,他又找到了皇父留下来的很多东西,治国良策,驾驭朝臣,自然少不了各种先进的武器,各种高级技术。

看到这些之后,赵恒终于决定,皇父只怕才是上天选定之人,自己不过是个顺带的产物罢了,他面上有些僵硬,表情有些奇怪。

不过回神之后,赵恒只能收起悲伤,继续地料理朝政,辍朝三日已然是极限了,再不上朝,只怕皇父也是不希望看到的。

自己的嫡长子也该到了自己亲手教导的时候了,赵恒只要想起皇父曾经手把手地教自己读书习字,他也很乐意这般做,享受一下皇家的天伦之乐。

当然了,赵恒比他的皇父做的要好,一辈子只有一个女人,一位太子,两位帝姬(宋徽宗时改公主为帝姬),而且后宫之中也只有一位皇后。

算是赫赫有名的痴情皇帝,当然,后面还有效仿之人,大明朝又有这么一位,所以说,赵恒并不孤单!

五十七岁的赵恒知道自己的大限到了,看着长身玉立的儿子,似乎是看到了曾经的皇父,这个儿子,和皇父的面容几乎是一模一样,所以借着这张脸,太子殿下的日子比他这个当皇帝的还要轻松,真是让人羡慕。

不过他不嫉妒,他自己就有一个好皇父,嫉妒儿子做什么,赵恒也自认为自己做的不错,虽然比不上皇父洒脱,占着这个位置几十年,不过自己现在终于到时间了。

皇后前些年也走了,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宫中,真是没意思透了,不过孙子和自己面容相似,也算是个极大的安慰了。

“啊,我要去见皇父、母后了,还有你的母后,大宋就交给你了,好好儿地保存这个匣子!这是你皇爷爷留下来的,记得,只传皇帝,要亲手交给下一任的皇帝,万不可流传出去,若是将来有那么一日,记得将它毁了!”

太子殿下肃着一张脸,然后点头应了。

最后的几句话,算是赵恒的一点私心,大宋王朝不可能一直留存下去,这些东西是皇父交给自己的,自然是要毁了,不能让它流传出去。

杨广可不知道自己留下的那些东西会是这么个下场。

勉力说完这么几句,赵恒面容平和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