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极品女书商 > 第十七章 城邑公敌

极品女书商 第十七章 城邑公敌

作者:鸡丁爱马甲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8:50: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公堂上,官员对此案非常重视:杀商人?开玩笑!等于断城邑的生路嘛!

话说各城既然不能靠打战、抢别人的东西来发家致富,那么要发展,“唯二”的两条途径就是自己搞生产、以及经商。

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除了米直接可以吃、鱼直接可以烹,这一类自己享用的以外,其他还不是要靠经商交换,才能换到钱、以及换到更多的好东西,让生活进一步的提高质量。

说来说去,都要靠经商。

经商不是靠关起门来,嘴皮子上下一碰编出来的。经商要靠出门去,千里万里,一脚一脚、一蹄一蹄跑出来的!

这路上有黑旅馆吃人,那还了得?断了商路,就是截了商家命脉,也就是伤了城邑的财源!

本地官员把此案放到“城邑公敌”的地位来审核。

案件事实很快就清楚了:

老板娘其实一点都不老,真真正正称得上是位“大姐”,而不是“大娘”。她是十六岁就怀了嗳嗳。怀的时候,男人说去行商,一去不回。老板娘在等待中,迅速的变疯、而且苍老下去,而且变成了个瞎子、半疯子。

但是杀人的并不是她。

她是华城出身,也确实有功夫,杀几个行脚商容易得很。但杀人的仍然不是她。

她把功夫传给了女儿嗳嗳。她半疯的脑袋里,觉得女儿比她命好,找了女婿,也会出门,但总能回来。有时,女婿不在家,她担忧的问女儿:“嗳嗳,他不会不回来了吧?”

“不会。”嗳嗳总是很笃定的说。

因为嗳嗳把所有想离开她的男人,都变成了砧板上的肉。

除了家传的拳脚之外。她还用一点儿毒,也就是厨房里毒老鼠毒蟑螂那种,有时候还加上农田里农夫们毒虫子那种。厨房伙夫有多恨老鼠蟑螂,农夫们就有多恨虫子。他们拿的药。能有多毒有多毒,只要别把他们自己毒死就行。

嗳嗳借了这份毒,加上拳脚招呼,很容易很容易就把性命解决掉了。

之后才是比较困难的部分。

杀人,最困难的不是“杀”,而在于“处理”。华城有一种很高端的药,叫“化尸粉”,撒在伤口上,能把所有死了或者还活着的肌肉组织,都化为黄水。这种药太霸道了。华城君严格限制流通。还有一种更高端的药,听说能把人头缩小,然后拈入口中服用――这不是邪门歪道,是正宗剑仙传说!――幸亏后来失传了。

总之,这两样药。旅馆里都没有。

幸亏人类的聪明才智,在这个问题上能够百花齐放想出各种好主意。嗳嗳也无师自通、因地制宜的想出了她的自己的好办法。

男人性命消失之后,剩下的那具**,她赶紧划一刀,趁血还没完全凝固时放净,又像收拾羊、牛、犬一样,把腹腔割开。别的内脏却暂且不论,胃肠先拉出来洗净。

只因毒由口入,先入胃、一部分经血脉运抵全身,另一部分则进了肠道。

她在毒性刚发作时,就趁机下手了帐性命,然后赶紧放血、洗肠胃。大部分毒性就消失了。

嗳嗳又把肉也都清洗一通。

她一向爱清洁,专门引了水从自己院子里流过。平常的被单、衣物,或者厨房里一些东西,她自己动手,冲得干干净净的。冲这肉也容易得很。

污水流出去。跟厨房的污水混在一起,一会儿也就流净了。

嗳嗳把肉都削下来。自己操刀。她厨艺是相当了得的。这些肉有的新鲜送到厨房,有的自己晾在院子里,抹了盐,晾干,慢慢儿拿出来用。跟其他肉也没什么区别。干久了的伙计是怀疑此肉来路不正,然而最多当是毒死了人家的狗、又或哪帮偷儿偷了人家的猪来销赃。开饭馆儿么!谁还没门路拉几车脏肉坏调料?反正是给客人吃,不是给他们自己吃。伙计们不来研究这个。

剩下的骨架子比较为难:这玩艺儿上头最容易看出破绽。人骨,和其他禽兽骨,毕竟差得太多。

嗳嗳只好把骨头拆开、洗涮干净后,悄悄儿的晒干,像收藏金银一样收藏起来。

反正她的男人不多,箱子则不小,还能收藏好几年哪!实在塞不下了,把陈骨丢到乱葬岗去,估计人家也不会发现。

反正黄狼岗的守墓人被春汛冲走之后,方圆千里内,估计都没有那样整洁的乱葬岗了。多一把陈骨、少一把陈骨,连野狼野狗都不会关心,更别说人。

可是瘦男人怎么会发现嗳嗳的破绽呢?

面对别人惊讶、崇拜的询问,他只是简洁道:“我是干这行的。”

是啊!当地官员也见识过赏金猎人的手段,可问题是――这桩案子上,没赏金啊?

官府自己都不知道眼皮底下有这么恐怖的黑店,怎么能事先悬出赏银呢?

“不,你们有。”瘦男人脸上,终于浮现出了微笑。

他拿出珍藏的老羊皮卷。

上面是寻人启事。

某城某邑,兹有某人,出外行商之后久久不归,家属悬银。能把人带回来的,赠银六百两;通报确切行踪的,赠银一百七十两。

这种寻人启事都不是官方出银,是家属委托了官方,像贴通缉令一样的贴。家属在贴出通缉令时,已经把银两存在当地官府,这样一来,就可以像抓通缉犯的悬赏一样,不管哪里把人抓到,当地有资格的官府验收合格之后,就可以直接发放赏银,省得抓人的非得跑到发通告的那个地点,跟犯人一起被盘审过,才能拿到一点儿可怜的银子。

曾经有人提出:如果哪里抓到,哪里就能验人、发银,如果那儿正巧官员本事不够、见识不够,甚至跟赏金猎人勾结,先把赏银发掉了,回头才发现抓的人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如何是好?

当时安城还是狐君在相位,提出的主张是:各地通付的制度,当然有可能被人骗走赏银。然而非回原籍地不可,仍然会有骗赏的情况发生。而且更重要的是――

悬赏的核心问题在哪里?

到底核心是为了省钱,还是为了抓人?

如果核心是要省钱,那再简单不过!根本不要发赏格,抓到人的仅进行口头奖励、精神表彰,省了赏钱,也不用回原籍验收了,还省路费。可这样一来,还有人肯积极帮忙抓通缉犯吗?

如果核心是为了抓到人,那么,不妨学一学“千金市骨”的精神:在那故事里,为了买一匹千里马,连死马骨头都肯花千金去交换,那么人们口耳相传、也就踊跃把真正的千里马找来了。

所以为了更好的缉拿到案犯,自己的衙役已经不中用了,只能告赏格请民间的英雄帮忙,还不能对英雄们多些尊重、多行些方便吗?

再说,所谓各地通付赏银,也不是什么小官小吏都能作主把钱掏出去,前提是一邑邑守、及邑守授权的下一等官员,这些人有权验收,并当场支付。如果这些人都“本事不够”、“见识不广”,以至于给国库损失的钱,远远大于捉回案犯得到的稳定收益。那么,全城应该赶紧儿的整顿吏治、求贤用良了!这才是生死交关。还顾得上讨论什么提交犯人由这一邑抑或另一邑验收的问题?

――因为狐君如此主张,这制度最终推行下去,且为各城所仿效。到如今,各城的一级通缉令,以及一级民间委托单,都可由各城当地验收支付。

通缉令的级别且不说,自然是此犯罪大恶极、流窜地域广、难捉得很、捉到了也好验得很,这才十二城联力捉拿,甚至有数城一起出悬赏的。这就够得上一级。

民间的委托单么,当地的官府先要跟他们说好:所谓一级么,你肯花特别大笔的钱,把外地的张贴费用都掏了,而且要答应承担后果,万一外地的官员验收完了,也发放了赏金,你回头非说人家交的不合格,这赏银可是不退的。

民间的人们一想:听起来太危险,又不够划算,就退而求其次。若真的很有钱、又很在乎这事儿的,就买上了一级,各城也能帮着看看,兑付却还要回本城。

一级的委托少,每当张贴出来,大家伙儿如苍蝇见血,紧盯着哪!

瘦男人是专业人士,他知道,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与其在一级里跟人抢馒馒渣,不如在二级里淘鸡汤喝。

他这次有备而来的二级委托单,是与本地相邻的未城,一个还算挺富裕的家里,找自己的独苗儿。找到之后,当地的官员协助验证,开个初步的验证单,将相关的人与物,都送到未城,路费由委托人承担。费用由委托人当地官员确认后支付。

黑旅馆当地的官员一愣:本案中有那独苗儿吗?

难道嗳嗳是男扮女装?

抑或未城富家以独养女儿为独苗?

又或者……

哎哟!第三个“或者”,可是大大的不妙。当地官员心里很不好受。

瘦男人神情凝重的取出一件东西:“此物是我在她母女的柜子里搜得来。”

原来嗳嗳不但留下人骨,还留下了别的一些纪念品。

不枉瘦男人翻箱倒柜,除却搜出人骨罪证之外,还搜出一个――

胡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