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金科玉律 > 117、奏折

金科玉律 117、奏折

作者:夜雨惊荷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8:50: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离有心起来给孝义亲王请安,可才一挺直腰身,头就眩晕的厉害。

绝食三四日,闹的动静有些大,自己身子骨也亏空的厉害。

可她没法子,不这么闹腾,世子妃不会来,更不要说引蛇出洞,钓出孝义亲王这条大鱼。

郑离想到此,不禁有些好笑。自己怎么糊涂了,在孝义亲王与襄阳王世子妃的眼中,她才是那条鱼,而且是一条不太大的小杂鱼。不过以小博大,她倒也不算吃亏。

郑离扶着晕眩的额头,轻声道:“殿下见谅!”

孝义亲王面带微笑,神情和蔼:“唉!郑姑娘何必如此多礼。如今在宫外,免了那些俗礼倒也罢了。”

襄阳王世子妃早将花墩亲自搬到孝义亲王面前,孝义亲王也不婉拒,笑呵呵坐了,当即环视屋中摆设,转而却长长一叹:“这宅子是母后当年的一处陪嫁,说来可巧,就坐落在襄阳王府旁边,正因为如此,本王才恳请世子妃帮忙照料郑姑娘。”

世子妃忙道:“都是臣妾应尽的本分,不敢当殿下夸奖。”

“世子妃刚刚提及郑姑娘生父之死,本王心有戚戚焉。”孝义亲王徐徐开口:“当年郑微之大人也算是惊艳之才,做的一手锦绣文章,深得父皇青睐。可那是,父皇身染重病,不能理政,便请皇后帮着裁夺。皇后野心不小,渐渐有架空皇上的企图。父皇便命郑微之大人假意投靠皇后,私下却暗暗查找皇后的把柄。你父亲原任英台县令。这英台看似贫瘠荒芜,实际上却内含玄机。”

郑离不禁开口询问:“什么玄机?”

“英台北临三界山麓,西濒安阳水道,是易守难攻之处。当地大半土地无法农耕。安阳水道又是军队专用,只用来督送军粮,寻常船只不可停靠码头。这就导致英台人口稀少,难有好的政绩。满朝廷打量,听说郑微之大人被皇后发配到英台,不知多少人说风凉话。可只有少数知道内情的人才知......这三界山麓里蕴含了大量的矿银,从你父亲那时开始,皇后手中的私银有一大半都出自小小的英台县。”

郑离震惊的半晌说不出来话。

良久,才讷讷道:“可是......陛下既然早知,为何不在当初就戳穿皇后的不轨行为?”

孝义亲王一声苦笑:“郑微之大人去英台时。皇后还并不十分信任。他又只是个小小的县令。若从秘密渠道传信给父皇,必定被皇后半路劫持。况且,他在英台根基不稳。就算发现什么,也只是浅显的,不足以治皇后的罪。郑微之大人忍辱负重,在英台一干就是十余年,都以为他博得了皇后的信赖,却不想因为调任锦川时发生了变故。”

郑离的心纠结在了一处。

锦川是她前往青州岳家之前的住地,也正是锦川郑家发生了一系列惨案,她才会带着襁褓中不肯开口吐字的郑译,只身前往岳家投靠。

原来这其中还有自己不知道的关节。

“按亲王这么说,我父亲从来都只对陛下忠心耿耿?”

“的确。姑娘身为郑微之大人的亲生女儿,更不该助纣为虐,对杀害你生父的皇后唯命是从。”

郑离轻轻摇头,狐疑的盯着孝义亲王:“这里面解释不通,既然皇后怀疑了我父亲,更暗下杀手,又怎么会将我调任宫中?难道她就不怕养虎为患,反对自己不利?”

“这便是皇后精明老道之处,就连岳云和彭晏那样的老狐狸,只怕也没看出皇后心机之深,更不敢相信,所谓的流匪谋害郑县令,只是皇后命右千牛卫一手策划出来的鬼把戏。郑姑娘或许不信,但本王所言字字句句,绝无虚假。为叫郑姑娘信服,本王更私下打听了行凶者的下落。”

郑离神色凛然,即便虚弱无力,却还是挺直了脊梁:“请殿下赐教。”

“要说这凶匪,郑姑娘也认得,就是右千牛卫中皇后的心腹,重云!”

郑离不想孝义亲王会说出此人名讳,更没想到右千牛卫也被卷进其中。但是等她略一思忖后,这一切似乎又有了解释,更说的通。

千牛卫重云先率人扮作流匪,谋害了郑微之,再转道,前去迎接彭晏进京,途径青州认识自己。

又或者说,结识自己是他早有的算计,就为探查自己对郑家惨案知道了解多少。

如果说岳云和彭晏是皇后在明处的耳目,那么,重云便是暗地里的一根钉子。

郑离转而又问:“敢问殿下,那晚崇仁坊外,护送我的几个千牛卫结果如何?”

孝义亲王淡淡道:“被精骑卫截杀在了平康坊与崇仁坊的交界处,次日武侯发现了他们的尸首。自然也会发现郑姑娘的车马被焚烧在长街之上。”

说到这儿,孝义亲王不免一笑:“郑姑娘的果断倒在我们的了算之外。没想到那个时候你还敢烧车,难道就不怕乱箭之中被射死?”

她怎么不怕?当时还以为绝无生还的希望呢!

但是这话不能当着孝义亲王和襄阳王世子妃的面儿说,装也要装出点骨气和底气,免得今后再找他们谈判,还要用这种苦肉计。

一味示弱,只会叫敌人以为自己本就是弱者。

郑离轻笑:“精骑卫若真想杀我,何必大费周折将千牛卫弄走?索性一同杀了岂不更加痛快?”她看了看襄阳王世子妃,“刚刚世子妃说她们一家效忠亲王殿下,依郑离浅见......殿下身后还有高人!襄阳王府效忠的自然也是这位高人。”

孝义亲王朗声大笑:“那郑姑娘以为,此为何人?”

“何必要小女子点明?殿下或许得到了精骑卫的贴身随扈,但未必能得到他们全部的忠心;加上此事中能灵活自如的调动金吾卫,除了万岁,郑离想不出是哪一个高人的手笔。”

襄阳王世子妃闻听到此,不禁重新打量起郑离。

她刚刚一进屋时故意诱导错误,换了寻常人,多半就认定了幕后者就是孝义亲王,可这个郑家小姑娘却能联想到皇上......

果然有几分意思。

孝义亲王颔首:“父皇准本王随意调度,请郑姑娘在此小住也是他的意思。姑娘放心,送你回宫就在这二三日,但是你要帮本王做一件事。”

郑离警惕心顿生。

“郑姑娘也不用怕,这件事说难倒也简单,说简单......却也不是眨眼功夫就能办成的。”

孝义亲王一顿,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二十几年前,母后尚在,皇后初承盛宠,步步高升。父皇与母后有些嫌隙,渐渐将后宫大权转交给皇后把持。英台发现银矿,当时英台县令不敢声张,又不愿将这个功劳叫知府白白占去,便请了当时的按察使郝都司悄悄递了秘折。然而后来,郝都司与英台县令先后病亡,家人也没查出半点蹊跷。这奏折也根本没出现在父皇的御桌前。”

郑离了然:那会儿还不是皇后呢,就敢私藏下这么重要的一份奏折!

“本王这些年来一直怀疑,母后的死和这份消失的奏折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她正是从皇后的宫中出来,便感染恶疾,一病不起。”

世子妃这时轻轻开口:“元后乃是我的本家族姐,出事前,我曾进宫探望过娘娘。当时太医院的掌院姓徐,恰好来为皇后问平安脉,我听的真真切切,说娘娘一切都好,只需注意饮食便可。”

郑离忙问:“就是告老还乡的那位徐太医?”

“正是她,怎么?郑姑娘认得?”

不但认得,那位徐太医还出手加害过逸哥儿。

郑离恍惚记得谁说过,徐太医不仅仅是因为年纪大,所以才萌生了告老的念头,更因为太医院倾轧的厉害,所以才解甲归田。

她沉声道:“徐太医因为在青州暗中帮人谋害无辜,所以被押进了青州大牢。”

孝义亲王冷笑:“郑姑娘这早就是过了时的消息。年前岳云进京,就已经暗暗处决了徐太医,对外却只宣称是徐太医自知加害人性命,无颜苟活。他家人也知徐太医罪行属实,所以没再追究。可本王派人去探查过,根本不是自尽,而是被活活勒死,制造了假象。”

世子妃眼角默默垂下两行清泪:“可恨这个徐太医,明明在那之前还说元后无恙,可转眼娘娘一病倒,他不知哪里弄来个病治簿,上面罗列着娘娘种种隐患病情,害的皇上被蒙蔽其中。”

皇上多情,当时一心偏向皇后,元后的死正是时候,刚刚好让出正宫娘娘的位置。文皇子年纪尚小,能保住性命已属难得,哪还有能力去查明真相。

可恰有一句话说的贴切。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如今皇帝的心在儿子孝义亲王这儿,皇后已是昨日黄花,到了被清算的时候。

孝义亲王看着沉默不语的郑离,开口道:“本王想请郑姑娘做的,就是找出当年按察使郝都司所写的那份奏折。本王只要有了奏折,皇后便可被治罪。当年你父亲忍辱负重的一番心血也没有白费。”

郑离冷静的判析着目前的形势,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

孝义亲王的话可信吗?静园公主与他的联手,是不是也在暗中打探这份奏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