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妾乃蛮夷 > 【二九二章 】忆往昔[本卷 终]

妾乃蛮夷 【二九二章 】忆往昔[本卷 终]

作者:百里墨染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8:51: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九二章】忆往昔[本卷终]

属于殷裔祠堂的秘密即将被揭开……

满朝文武对于自家帝君要进祠堂拜祭祖宗自是乐见其成。[t]其实新君登基,本就有这道程序的,碍于殷氏祠堂的神密莫测,便将祭祖简单化了,只在皇宫选了间偏殿拜了拜,现在政治清明,歌舞升平,而且帝君曾出入过殷裔祠堂,那表示殷氏祠堂虽神秘,却伤不得帝君性命。

这样的情况下,若去拜拜,说不定真的能保佑大盛风调雨顺呢。

神佛祖宗这种事,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人信奉。殷裔要进祠堂拜祭的消息传出,直让濮阳百姓家家称颂。

看,我们的帝君多好。为了祈求大盛国富民强,竟然不惜以身涉险。

我们的帝君多善良,明知殷氏祠堂险恶,为了百姓,还是甘愿冒险……

访间简直将大盛皇帝传场成了天上有,人间无的绝版皇帝。

这些让那些文臣们不由得心里发堵,皇帝的光芒简直无法掩盖,相比之下,他们这些氏族更是毫无光亮可言了。可武将们却觉得有荣乃焉,那可是让天下人追捧的殷五郎,现在理成了百姓心目中的明君,做为臣子,他们觉得很有面子……

便是出身不太好,竟然也有女郎打听起他们来,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都可以摆脱光棍的命运了。

这些殷裔平乐二人自是不在意的,殷裔这人其实为人很是高傲,性子中带着一股蔑视天下的清

高之气。他并不在意民间对他如何评价,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他努力做一个好帝君,并不是给百姓们看的,而是让自己不愧于心。不管做什么,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不在意旁人怎么说……

即决定带萧青青入殷氏祠堂。他自然不会因恐惧中途生变而改变心意,平乐是个知轻重的,自然也不会阻拦他入殷氏。

于是便在一个微风轻扬的日子,殷裔一身雪白的负手走进了石门。

一个时辰后。围在石门外的诸人渐渐散去,进祠堂可不像串亲戚,一时三刻可是出不来的。与其在这里喝风,不如在家中静候。

最后,只剩暗卫。

这时,一道纤细的身影越过数名暗卫,快步钻进石门中。

真相,缓缓开启。

平乐半靠在榻上,抬头看向窗外。殷裔己经进祠堂四个时辰了,却依旧毫无消息。眼看天色越来越暗,平乐的心不由得缓缓提起。

之所以没有阻止殷裔入祠堂。答应萧青青不能失约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平乐觉得这是一个契机。她才疏学浅,无法看透祠堂中到底有些什么。也许换个人,能看得更透彻。而且殷裔也怀疑祠堂中或许真的存在异蛊,毕竟那里是殷裔祖宗的埋骨之地,阴气重的很。

这种地方,是很容易养出异蛊……

很快,天黑了下來。

平乐不由得有些担忧。可想到殷裔的功夫,又觉得自己太过杞人忧天。

殷十八守在祠堂外。若有消息,会第一时间来报。殷乔守在殿外,以护平乐周全。

当夜,殷氏祠堂没有动静。

第二天,祠堂还是没有消息传回。不仅是平乐,便是满朝文武脸上也露出了焦急之色。祭个祖罢了。为何一天一夜毫无消息。

难道帝君在自家祠堂内遭遇了不测……

于是,那些老顽固们又再次站出来,大义凛然的说当初殷裔进祠堂前,他们便劝阻许久,言入祠堂之举太过荒唐。可帝君不听劝阻。执意要入,以至弄得现在这个局面。

武将们一听登时搓了火。

这些老匹夫可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说什么帝君仁慈,帝君不顾险阻为民祈福,乃是一代圣主。

怎么才一天不见帝君,这些老匹夫全都换了说法。

竟然将过错怪到帝君身上,仿佛帝君是个多么自大之人,是个不顾朝臣劝阻执意要涉险的无能君主。

这些文臣,简直欺人太甚。

帝君为何入了祠堂,不过是想以己身之力祈求天下太平。

什么是天下太平?便是人人有饭吃,有衣穿,便是遇到灾年,也不会饿死路边。

可他们口中的天下太平呢?却是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怎么做对他们的家族好便如何行事。觉得将自家女郎送进宫中可以争宠,可以夺权,于是便觉得那样安排便会天下太平。

不顾帝君意愿,一味的只顾家族利益。

帝君明明心仪夫人,而且夫人亦是个有见识,有担当的女郎,完全可以胜任帝后之位,可这些老东西却挑三拣四,一个劲的纠着出身说个不停。

谁出身好?也许只有帝君选了他们的女郎他们才会说门当户对。

都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让他们来说,那些老匹夫甚至觊觎蛇吞龙哩。

在第三日清晨,文臣终于发难。

早朝之上,诸臣齐聚,便是没有帝君,文臣武将也吵了个不可开交。

“在下觉得还是派侍卫进去搜寻为宜,此时也管不得那是不是殷氏禁地了……”有人装腔作势的道,至于他的心思……寻人?真的是寻人吗?关于殷氏祠堂,几乎被传得神乎其神,有说里面有宝藏的,也有的说里面住着一位得道的地仙,可以满足人们任何愿望……

“你这个老匹夫,你真的是想派人去救帝君,还是想趁机侵吞殷氏的宝藏?”一个在殷裔身边追随数年的武将出来质疑道。

“粗鲁莽夫,胆敢胡言乱语。在下自然是想进去救帝君。什么宝藏,在下从未听说……”这人声音落下,一众人脸上都露出迷茫的神色,好似真的不知这所谓的殷氏宝藏。

武将闷声回列。

帝君早有严令,除殷氏之人,任何人不得进入祠堂,这些文臣明明清楚,却不执意要派人进入,要说没有私心,恐怕世人皆不会信。

至于寻帝君?

帝君何等人物,需要他们去寻?

最终,二人谁也没讨到好处。

各自冷着脸回到自己的队列之中。

眼见又一次陷入僵局,诸臣重重一叹。帝君若真的出了事?大盛可如何是好?帝君,你到底在祠堂中遭遇了什么?还请快快回转。

这是才武将的心声。

他们盼来盼去,并没有盼回殷裔,却盼来了平乐。

勤政殿中。两方人马依旧吵的不可开交。

为了达到制衡目的,殷裔并未提拔辅政大臣。有些权利,一旦放开,不会是百姓的幸事,反而会成为百姓的灾难。这些文臣以前多是氏族子弟,若论治理国家,他们并不一定在行,他们更喜欢搞些利于自己氏族的小事。例如,寻机会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宫中。

对宫中那位夫人,他们没谁真的在意。

毕竟出身摆在那里。帝君之所以娶她,不过是为了挽回殷氏曾丢掉的面子。现在面子挽回了,对那样的女郎,何必再认真。

所以当殷乔伴着平乐上殿时,诸人的目光有鄙夷的,有看好戏的,有无动于衷的,唯一没有的是尊重。

殷乔看在眼里,很是气愤,再不济,女郎也是殷氏的夫人。他们便是不尊重女郎,也在看在郎君的面子上爱屋及乌啊。哪怕做做样子也好啊。

可他们呢,勿自争吵着,闲聊着,甚至还有几个打盹的。

他们这什么意思?难道打算造反……

殷乔一脸的怒意,实在不相信在郎君面前恭敬万份的朝臣们,对上平乐竟是这个态度。

至于武将,则齐齐拜倒,高声说着‘夫人万安。’一众站,一众跪,一众胡言乱语,一众整齐化一。

平乐微微一笑,看向武将。“诸位将军不必多礼。”

“谢夫人。”武将们起身,不忘礼数。

她将目光看向文臣,只见二十几个各色的男人毫无章法在立在殿上,一个个面露不屑之色,似乎觉得她不该出现在这里?

平乐缓步走上白玉阶,最终不顾殿上的抽气声,稳稳立在御座前。“女郎,就算你是夫人,也只是殷氏娶来的夫人,你只是淮阳平氏庶出之女,实在不该立在大殿之上。”他们吵来吵去,目的无非是逼出平乐。

他们自然知道帝君有一子,可那孩子据说才回殷氏,谁知道是不是帝君的种。保险的办法,若帝君真的出了事,他们会从殷氏旁支只寻个孩子,然后辅佐为君,到那时,他们岂不是挟天子以令诸候。

想到这里,几个排在文臣最前面位置的老者缓缓上前。

“此话有理,你不过是殷氏的夫人,根本没资格站在这里。识相的,快些出去,我们便不追究你的闯殿之过。”

“你说谁没资格站在这里呢?世上除了帝君与夫人,还有哪个有资格立在龙案前。睁开你们的狗眼,看看这个以一己之力救曲城脱险的女郎。这个曾卜出淮阳地动,曾救百姓于水火的女郎。你们竟然说她没资格立在这里,瞎了你们的狗眼……”

这武将话音落下,殿上一阵惊呼。

卜出地动?救淮阳百姓于疫病之时……真的是这女郎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