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重回义乌做商女 > 34 重建家业

重回义乌做商女 34 重建家业

作者:北斗星导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8:54: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火毁家之后,一家人廿三里市市不落,不管刮风下雨拼命赚钱。

大家也都知道我家遭灾,都表现出同情:“东阳,钞票赚赚很快的,人没有事就好了。”

货郎担老板用行动支持,我家的货大家都带点。

可是天气越来越热货不对路,在商言商看见大家对我家的支持。

他们把货拿去压起我们也不好意思,只能动动脑子看有什么产品可以代替一下眼前的困局。

解铃还的系铃人,我就想问问客人们什么东西还俏。

“你们这几天什么东西好卖?进不到货?阿叔你跟我说说。”

太阳热照,尚无遮挡之物,热的大家汗流浃背。

我见一个问一个,马上夏天,裤子不动,袜子也不动,就线还可以,这不是个办法。

“女人家的东西这几天好卖的,尤其头里。”

好说话的几个叔叔都这样指点我。

也对,夏天到了,长头发太热,头发盘起要用到头髻,做几个头髻网试一试。

回到家,跟还在埋头干活的妈妈说:“姆妈,村里谁会结头髻网?”

“都会做做,只要会手里生活的。手贤惠的做的好看点。”妈妈停下手里活抬头应我一声。

我马上兴奋起来,拿出线塞到妈妈手里就叫她出去找人。

“我们做头髻网卖卖看,你线拿出去,叫村里有空的人做来试一试。好卖大家都有便宜。”

妈妈一听有理,眼睛亮亮的拿线出去找要好人家让手巧的试去了。

工钱也没有定,一夜功夫六七个人结了一百多个头髻网送来。

大家工资也不要:“娇娇,还要做夜里有空线拿来。其他忙帮不得你忙,功夫里是有的,空着也空着。”

“谢谢,工资要得,只不过还没有定,如果好卖,大家长期给我做,怎么好不付工资?我家卖来起。”

妈妈跟大家约好。

婶娘们都爽快,见妈妈这样说口头都说好了。

“阿叔,我有头髻网了,你看看,要带点卖卖不?”

我看见熟悉的客人迎面走来,马上兴奋的拉住他。

“看看,什么价?”

客人一听也就马上蹲下捡起头髻网问我。

“说实话,阿叔,我听你讲头髻网拿不到货,我叫人做起,我也不知道给买卖什么价。你是老拿货的,价钱你懂,你又不会骗我,你报价,你说多少就多少,我反正也就做了一百个东西,好卖有钱赚在做。”我和爸爸跟客人实话实说,都是老客。

“你这样说,我都还要出高点,你个小东阳。”

客人跟我开起玩笑来。

“原来3分半一只,这样今天我出4分一只,这次我先拿三十只,你要买不落,后头七十只留着我下次来拿。”客人瞒下一点价钱爽爽快快点货付钱。

有一就有二,一百只头髻网马上没有了。

四块钱,钱不多,但是生意新路子有了。

“线一分半,工资先定一分,我们利润一分到一分半,爸爸妈妈你们看做不做。”我看到兴奋的一家人,马上算出线的成本,把决定权给爸爸妈妈他们。

“做起来试试,东西做做快,随便都会做,又不要手艺,也让村里人多点收益。”爸爸拍板。

说行动就行动,夜里一户一户线分下去,工资也跟他们讲定嘱咐他们不要说出去,一下子发了二十几户。

“有点多了,妈妈。货出来要太多的,我们没有这么多的销路。”我有点发愁,望着精神的妈妈。

“哎呀,他们都要,我就都发下去。做出来再说,不好卖可以停。”妈妈不在乎。

一千多只头髻网第二天一早交回来,我们一家检查质量,都还好,没有几只,忘记封口带回去返工。

“夜里来领工资。今天我们带出去试试,好,夜里一道连线再发下去。”

“好的,好的。”

“一定好卖的哦!大家都有钱。”

“好的,好的。妹妹厉害。叫伯娘都有饭吃。”

一人一句,人人答应,还夸的我脸色发红不好意思。

第二天我们带着一千多只头髻网忐忑不安上市场,刚刚摆在最醒目的地方,客人还没有来,大家一起摆摊的都围上来了。其实大家在这里摆摊的人家里,都有人在外面跑货做买卖,要不也没有货源来路。

“东阳,你有头髻网,分几只我卖卖。”大家一同齐齐的围过来。

“好的,我卖四分,让你们半分,三分半,大家都分口饭食食。”爸爸不做神色一口答应。

量多三分,量少三分半大家讨价还价,在商言商,我们做起同行批发生意。

一千只没有了,卖完了,回家分线付工资。

脸上的笑,止都止不住的妈妈,脚步轻松走路沉沉有力的爸爸推着车载着娘俩,走的好像有使不完力气是的

巧灵婶婶她们带领本家的帮我们代付线代收货,跟验货,大家都很高兴夸奖我们不以。

“大家互助互惠,共同帮助,不用谢我家,只是大家不要说出去。”

大家一致同盟,回家叮嘱小孩出去不要乱说。

产量跟销量同步上来。一村人帮我家加工头髻网我家还不够卖。

生意虽然好转,新产品还是要跟上,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在头髻网上变花样。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有心开发新产品。

“在头髻网上做朵花你们看怎么样?”我问着在院里干活的婶婶们。

“我看行,要是我肯定喜欢,戴一朵花多漂亮。”大家七嘴八舌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马上行动,跑供销社去扯了一块当时最受大姑娘们欢迎的粉红的单色的确良布,剪成一小条一小条二十公分左右的布条,起针盘成一朵小花跟头髻网做一起。

“东阳,新品种来了好看,我要得给我留起。”三四个义乌伯看见马上说,引起客人们的注意,货供不应求。

大家的品种也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灵活做的。眼亮手快,一有新款马上发现。就是摆摊不是很安耽。

大家提议道到市府去反映,挑几个带头人去谈判,广播都在说要放开副业了。

也不知是怎么谈的,民不举官不追,也不说同意,也不来抓,出了廿三里还不行。有点默认的形式,市场形成了。

我家一天一万个头髻网的量再出,一天一百左右利润,奶奶高兴的直叫‘总算翻身了,火烧落去的屋也建的起来。’

爸爸妈妈吩咐大家不要说出去,村里大家都不响,没有人去举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工资领,会做都来领取做全家上马连个小姑娘会做的手里都干着,人人手头有活钱。

一下子生活水平有名了。总有风声露出去,引得邻村妇女上门来讨生活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