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重回义乌做商女 > 8 麦饼夹苦末 银耳花开赛牡丹

我回家进厨房,舀出一碗碎米,挑出小石头,洗洗加满水,烧稀饭。

我家烧粥的米,都是米筛下的碎米来烧。

这样节省柴火,粥又快糊,一举两得还节约。

要不然,那碎米就只有喂鸡了。

节省的人家都这样,没有一粒米舍得浪费。

灶下,稻草柴火塞的满满的,妈妈去稻草垛搬稻草回来了。

我坐在灶下先把稻草一把一个结打好。

这样烧的时候方便一点,很快就把一捆稻草都打结塞会去。

开始点火烧稀饭,人小,我就跪着烧火,要不然灶口我都够不着。

等粥快好了,妈妈也回来了。

她一见我在烧火,一掀开锅盖:“哦!妹妹真厉害!粥都已经烧好了。”

“嗯!今天晚上烧粥吃,妈妈!”我回答着。

“那我给你们糊几个麦饼。”妈妈边说边拿起钵头,从一边的瓮里舀出一碗面粉。

快手快脚加水调成糊糊,就吩咐我烧火:“尺八翁烧来【小锅,土话】粥好了,中央瓮不用烧了。【中间的锅】”

“哦!”我连忙应一声,手就行动了。

把中间的灶塘里烧着的稻草,用火钳移到外边的锅塘里:“点着了!”我就站起看妈妈怎么做了。

“烧热了吗”?妈妈头没抬,一手按着钵头,单手不停的搅拌着面糊。

我起手在锅中间离锅远远的上方,拿手背试一下温度,又坐下塞进一把稻草,起来把手又放锅子中央试一下。

“妈妈,锅已经热了。”我赶紧坐下又加进一把稻草。

稻草一下就烧没的,很不禁烧,最好有专人看火。

妈妈把面调好用手也一试锅,就拿起勺子舀了一勺面糊倒进锅里,用勺子顺着锅转一圈,一张簿簿的饼就好了。

干净利落,盖上锅盖:“等一下再烧,饼好了揭起,再添稻草烧”。

我赶紧看一眼灶口,火旺用火锡压一下。

十几秒妈妈就掀起锅盖,双手从锅里揭起饼,香气扑鼻而来,饼又薄又软。

妈妈的手艺就是好,我就学不会。

母女灶上灶下合作,一下就做了七八个饼了,剩下最后一勺面糊。“妹妹,你来试一试!”妈妈站一边。

让我来?我有点紧张,前世我是会一点,但是大锅也没有做过几次,真好学一下。

我接过妈妈手中的勺子,马上站到锅前,个子刚刚够到。

学着她的动作,笨手笨脚拿勺子转,说实话前世我也不会在大锅里糊麦饼。

我只会在单柄小锅,倒上面糊拿锅转,让面糊在锅里绕圈圈,煤气灶火要大要小可以调的,这锅灶火就……

“勺子不能离开面糊,面糊要带来轻点……”妈妈一面说一面把着我手做,总算好了。

饼全糊好了,锅里再倒上一点油,妈妈又说:“再烧来”。

我赶紧添稻草,拿起火筒用力吹,火就烧的旺旺的。

妈妈转身从碗橱拿出已经焯水过的苦默拿刀切碎放油炒炒。【方言,一种叶菜】【火铜是一段竹子做得,两头都通】

爸爸下工回来了,一家子坐下吃晚饭。

麦饼夹苦末,稀饭撇撇美味又好吃。

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出去忙活去了,妈妈进厨房,手里拿着银耳。银耳我们这边没有的,肯定是爸爸带回来的。

我怕妈妈不会烧,这东西现在很少见,故意当做从来没见过“这是什么?像花一样,能吃吗?”

“这是银耳,爸爸东北带回来的,要拿水泡发加水蒸的。”妈妈教着我,把银耳泡在钵头里:“夜里烧给你们吃”。

一天带着弟弟跟着村里的小伙伴疯玩,捡回来的童年。

多么的宝贵。

我老早忘记早上妈妈泡着的银耳了。

“妹妹,你把这碗银耳汤送去三太婆家去。回来再给奶奶送一碗”。妈妈在厨房叫我。

“哦!”我乖乖地进去端了银耳出来,已经不是很烫,我刚好端。

往碗里一瞧,白白的正朵的银耳像盛开的白牡丹。

说不出的好看,妈妈用珍贵的白糖煮的,汤色淡黄忍不住让人食欲大增。

我都送完回家,妈妈早就用小碗给我盛好放桌子上了。

美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