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看你不顺眼 > 第44章 还珠格格(完)

看你不顺眼 第44章 还珠格格(完)

作者:慕容红苓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9:46: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乾隆继续发展国内的农业经济,也没放弃继承人的培养,自从封永璂为嘉贝子后,让永璂入住养心殿,把他带到了身边,让他从日常中学习。有不懂地就请教所有可以问的人,皇帝啊大臣啊,甚至是伺候的丫鬟太监都可以。

众人看着聪明又一脸谦和的十二阿哥,对未来太子的态度很热情。只要十二阿哥提出了问题,大家都积极地帮他解答,力求在未来皇帝面前留个好印象。以后的日子也能好过点儿不是!

对于众人的心思乾隆也能猜出来几分,不过他也没拦着,大方放手让永璂拉拢人手,组建自己的班底。这是他对永璂的承诺!反正他也没打算老死在这个位置上,等永璂能顶起来的时候他就退位让贤,安心做太上皇去,带着老娘皇后四处游览大好河山去。

乾隆三十年时,皇帝颁布了“扫盲”的谕令,责成各州府,县衙举办“扫盲”班。务必使其辖下22岁以下的年轻人认识5000个字,且教材大部分是皇帝让人印发的农工类的书籍,小部分才是儒家的典籍。开始了第一期长达三年的“扫盲”任务。这项差事完成好的话皇帝会刻录碑文以表彰他们的功绩。这大大调动了官员们的上进之心,做事更是用心了几分。

可是国子监的人不干了,皇上啊,教书育人这是国子监的事儿啊!皇帝看了看这批神色激动的所谓的“大儒”啊,“名宿”的,想了个法子,国子监可以派人去各地巡查当地的“扫盲”工作的成效,并作出评估来,皇帝以国子监的评估为嘉奖的依据。解决了来

等乾隆三十五年时,京城有人办起了第一份中国的报纸,其实也不完全算是报纸,有点小广告的味道。各种的招工启事啊,那位大人府上想找个厨子啊,来了苏州的戏班子之类的消息。只是这家所谓的报纸可以刊印邸报,这让顿时大家心知肚明了。当官的不订一份儿怎么可以表达自己对“圣明烛照”的皇上的敬意呢。好在这份报纸有年订的业务,而且还雇佣了京城所有的流浪儿来送报纸。

渐渐地大家都看出了这种报纸的好来,来做广告的倒是不少,有人看出了这里有利可图,想着自己也办一份报纸好了。结果去衙门一问,结果私人不可以办,但是各大会馆啊,商会的组织都可以,甚至是六部衙门、各州府衙门都可以。

顺天府府尹觉得皇帝果真是圣明啊,这不,这群小乞丐有人接手了,京城的治安好了不少啊。

六部的户部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户部满尚书高其倬作为先帝的亲信深受皇帝的信重,这位人老成精地“老狐狸”从皇帝的各项政策中嗅到了点不一样儿的味道。于是他就和汉尚书一起,促使了《农业报》的诞生发行。这份报纸旨在“为农民解决问题”,上面详列了各种节气啊,各地的土壤状况啊,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啊,新的作物种植方法啊等等。

果然,乾隆很高兴,拿着农业部送上来的样刊,当场嘉奖了户部。户部尚书高其倬手捧着皇帝刚刚赐给户部的匾额,上写着“敢为天下先”和赏给他个人的双眼花翎。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等永璂18岁的时候,乾隆四十年时,乾隆觉得自己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按照天朝65岁退休的制度,所以选择了退位。

此时的永璂进过这么多年的锤炼,不管是个人能力还是胸襟气度都是一等一,最主要的是他在皇阿玛身上学会了最重要的品质——居安思危。这对于一个帝国的掌舵者来说是很重要的,能在盛景下洞察到掩盖起来的危机:暗潮涌动的异族,国内日益加剧地供需,人口加多,土地的承受能力不足等等。让永璂暗自心惊地同时豪情万丈,自己也要和皇阿玛一样为天下万民带来福祉,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在自己手上平稳前行,并把它的安稳和乐传给后人……

大清繁盛起来了,经过这么些年众人的努力,最起码大清大部分人不用饿肚子了。

对于乾隆来说,自己做的够多了。让老百姓不饿肚子是自己最大的目标,其他的他已经打了基础,只要后继者不是完全地笨蛋,就不会弄到国破家亡的地步。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这个国家的一切只会让那些掠夺者更眼红,更凶残。

培养出了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并留下了大清未来百年的发展国策,等他死后作为遗照会被传出来,乾隆觉得很满足,所以他很放心地在永璂登基一月后闪人了。天南海北,四处游走。美食美景让人欲罢不能,更让他满足地是每到各地,看着辛勤劳作的人们衣食不缺,便是他最大的乐趣所在。

如果旁边没了聒噪着让他回宫过年的弘昼的话就更美好了。接近年底,永璂不放心还在外游历的上皇,于是打发了五叔去接自家不爱回家的阿玛回家。

年近70的乾隆身体很好,很健朗,看到平安回到宫中的上皇,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位皇帝在位时严谨的态度让人都憋着一口气,可退位后看到各种的作为后,大家总觉得有些不靠谱的违和感。比如自己下厨为儿女们做个点心什么的,让众人为他的一片慈心感动,却颇有些哭笑不得的味道。

“君子远庖厨啊~皇上,您别难为奴才了。”高无庸觉得自己现在生活更加地提心吊胆了。

上皇是很会做点心,可是也差点把御膳房给烧了,永璂看着名为请罪实为告状的御膳房总管,有些头疼。

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挥手让人退下去后,永璂用最快的速度赶去了圆明园。如果去的晚了的话就没的吃了。话说自家父皇果真是“十全老人”么?连做点心这种东西都会,而且经常能做出不同的味道,父皇的解释是看的多吃的多也就会了。听的大家嘴角直抽抽。他们也吃点心,见的也不少呀!可没见就学会了做点心。

乾隆听着所谓“十全老人”的说法,囧囧有神,让皇帝下旨禁止了这种说法的流传。其实乾隆只是想起来了以前,经常给妻儿做个点心什么的,有些怀念那种自己动手的感觉了,一个激动,他就带着小孙子,外孙女儿一起去了御膳房,结果做出的东西大家很喜欢,可是他的那种行为受到了包括皇帝在内的众人的委婉劝告。

可也不知道是不是人越老越固执,大家的劝告却让他去膳房的次数越发频繁了。且来吃点心的人群也扩大了,他的子女们,孙子孙女儿们都爱来圆明园尝尝他做的点心。而弘昼更是赖着不回府了。皇帝实在看不下去自家五叔那个无赖样,这才打发走。

不再操心那些国家大事后,游历也厌倦了,于是越发爱与孩子们在一起了,看着他们的童颜童语,稚趣可爱,让他觉得心更平和起来。越发淡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