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正文 第13章 形势所迫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正文 第13章 形势所迫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云天,我们乡镇一级的信用社办事处,只有几十万的申报权限,你这五百万的贷款申请,可以在我这儿申报,但所有手续都要拿到县行处理,审批更不用说了。呃,县行里面你有熟人吗?”老常看来也在替关云天想法琢磨。

“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入行时间太短,这两年在金融界只跟你有交往。”

“是啊,这事儿挺棘手。”老常也很发愁。

“大哥,在你们这一行,我是两眼一抹黑,除了你谁也不认识,你是信用社的老职工,老主任,难道你跟县行的领导没有交往吗?”关云天提醒道。

“我们之间是上下级关系,当然有交往啦,可是,为你这事求他们,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啊!”老常很为难。

关云天既看出了老常的面部表情,又听出他话里有话,“大哥,我就问你一句,如果咱们豁出去了,凭你跟领导们的交情,这事有希望吗?”

“当然啦,事在人为,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但是我要提醒你,办这样的事,恐怕吃两顿饭喝两顿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老常这话意思明确,关云天听得很清楚。

“好,有你这句话就行,你的意思我完全懂,你觉得怎么办比较好,就按你的思路办。有些事领导们可能不希望外人在场,凡是不需要我到场的,我一概不参与,由你全权办理,我会按你的要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关云天把话说得比较含蓄,但老常听的很清楚,他知道关云天这是要背水一战,一心想把事情办成。

“既然如此,那我再提个建议,反正求一回人也不容易,你就别五百万了,干脆申请一千万贷款,免得日后资金不够,或需要流动资金,再去麻烦领导。”老常建议道。

“多谢大哥提醒,你说得对,反正也是求一回人,那就直接申报一千万。”

得益于九十年代前期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政策性支持,经过老常的牵线搭桥,关云天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县农行(当时农信还未分开,信用联社归农业银行代管)的一二把手同意给校园砖厂发放一千万贷款,用于企业的新项目建设。

对关云天来说,金融机构同意放贷,项目融资才成功了一半,因为接下来寻找担保机构,其难度一点也不亚于寻求金融机构的支持。

关云天约林楠见面,跟她谈到接下来将要建设的新项目,“关老师,你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呀!”林楠感到很惊讶。

“没办法,形势所迫,与其将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动地被政策叫停,搞得措手不及,不如提前主动出击,寻求新的产业支撑。”

“好啊,你这是为企业发展做长远打算。”

“好是好,只是新项目投资比较大,虽然银行同意了我们的贷款请求,担保环节现在还没有着落。”

“我不太懂这些金融方面的事,你有什么打算或计划?”

“林楠老师,你能不能回家跟林叔叔说说,我想请他们单位帮们们担保一次。”

林楠不仅没有推辞,而且答应的比较爽快,“没问题,我回去跟他说说,让他们单位帮忙担保一下。”

当天下班后,林楠直接回了娘家,“楠楠怎么回家来了。”她母亲问。

“想你们了,回来看看你们二老,怎么,不欢迎吗?”在父母跟前,林楠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净说这些没用的话,谁不欢迎你了?等着吧,晚饭快好了,等你爸到家就开饭。”

趁着晚饭的机会,林楠把关云天请求担保的事跟她爸说了,林学明听后微微一笑,他看着女儿,“楠楠,这是关云天跟你说的?”

林楠点头承认。

“平时关云天没事都来咱们家串门,现在有事也不来了,知道他为啥不来咱们家亲自跟我说吗?”

“那还用问,人家不好意思呗。”

“对咯,他根本不好意思亲自跟我说这件事。楠楠,你知道替人担保是什么意思嘛?你是语文老师,估计也不懂财务金融这些知识,那我告诉你,替人担保,就相当于借钱给他。”林学明解释道。

“关云天也没说跟你们单位借钱呀!”林楠不解其意。

“看来我得进一步跟你解释。为什么说替人担保相当于借钱给他,因为银行有规定,假设贷款人违约,担保人就有义务替他向银行归还贷款本息,你说是不是相当于把钱借给他?而且他还没有偿还能力。”

“爸,你这种假设太不着边际了,属于无中生有,你怎么就知道人家还不了银行贷款?”

“我不是说关云天一定会违约,我是说有这种可能。”

“林厂长,你不是经验丰富吗?那我问你,在银行的一百次贷款中,平均发生几次像你说的那种违约情况?”林楠显然不赞同老父亲的观点,她想找理由驳斥。

“这个----,我可说不清楚,我想应该不多吧,要是违约情况时有发生,银行的业务就没法开展了。”

“还是嘛!你咋就对关云天那么不放心?好像人家将来肯定违约似的。”

“先把他将来是否违约放到一边,楠楠,我还没问你,关云天申请这么大一笔贷款,他要干什么?”

“他想转产轮胎用的帘子布。”

“他们在红砖行业不是做到了全县最好吗?放着挣钱的事情不做,怎么突然想起来转产?”林学明也很不理解。

“要是换做其他砖厂的老板,烧砖是个来钱快,又不赊账的行业,死心塌地烧一辈子砖就很好,但关云天不这么认为,有句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关云天是大学毕业生,他看问题跟那些土包子不一样,上次有人举报他们破坏土地资源,他就有所考虑了,前段时间他听说对于大量消耗优质黏土的红砖行业,政策性风险很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政府叫停,这给了他更大的震动,他果断决定转产。”林楠解释道。

“制砖行业就这样放弃了?”

“在政策没有叫停之前,该怎么做还怎么做,直到政策叫停。这期间,他想把帘子布这一块抓紧时间做起来。”

“这还差不多。不过制砖行业的确涉及土地资源,这种跟政策有关的项目和企业,风险随时存在,哪天政策发生转向或收紧,上面只需一纸红头文件,有些企业就得关门。当初我从政府机关出来,供我选择的除了面粉厂,还有化肥厂,那时化肥厂的规模和实力都比面粉厂强得多,我就是考虑到化肥行业也跟政策有关,而面粉却是老百姓一日三餐的必需品,政策再怎么变,也不能不让人吃饭。幸好当时没有选择去化肥厂,否则随着前两年化肥厂的倒闭,我现在可能也处于半退休的闲职状态。”老林为自己当初的正确选择而自豪。

“你也认为关云天有必要走这一步?”见老父亲态度有所软化,林楠追问道。

“其实做企业都有风险,关键看经营者有没有风险意识,尤其是政策性风险。有些人驾驶轮船在遍布礁石的水域行驶,却以为一帆风顺,殊不知航船随时都有触礁沉没的可能;有些人却头脑清醒,企业经营状况再好也不敢大意,他们总是睁大眼睛,一旦发现礁石,马上驾驶航船驶离危险区域。关云天这种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思路当然是对的。”林学明道。

“哎哟,能得到你的肯定很不容易,要是关云天在这里亲自听到就好了。问题是你说了半天,也肯定了他的做法,我想知道,关于担保的事,你老是什么态度?”林楠趁热打铁,步步紧逼。

“楠楠,你给我出了个大难题!我肯定关云天的做法,并不表示愿意为他提供担保,只是觉得这个年轻人做事有头脑,看事情比较长远,不盲目自信。”

“既然你对他评价不低,为啥不愿帮他担保呢?你要知道,帮助一个有前途的年轻人,你是功德无量呀!”

“什么功德无量?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在乎这些东西!”

“我跟你说笑话呢。经过两年多的接触,你不是很会看人吗?从人品方面观察,你老觉得关云天值得帮助吗?”林楠又从另一个角度展开了对老父亲的游说。

“人品当然不错啦,否则不仅咱们家不欢迎他,而且我也要让你尽量离他远远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