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138章 请求协调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138章 请求协调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昌达集团公司已经两年多没有涉足新的项目,如果是一家安于现状的企业,公司目前的日子过得很滋润,关云天完全可以逍遥自在,优哉游哉,根本没有必要为新项目操心。

问题在于关云天原本就是个不满足于够吃够喝的人,赚取利润和积累财富倒在其次,要想让企业得以传承,却绝非易事。不要以为昌达集团在本地区首屈一指,关云天清醒地意识到,在严酷的现实面前,面对许多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昌达集团的这点优势可以转瞬即逝,他早就懂得做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关云天很羡慕那些百年老店似的企业,他也试图让自己的企业往那个方向发展,但两年多的原地踏步,他认为这样的慵懒是不可饶恕的,长此以往将消磨人的斗志,与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驰。

在年底的企业家联谊会上,县里主管农业的刘副县长的设想,给了关云天新的启发,昌达集团的确以传统制造业起家,难道就非得把自己束缚在传统产业的范围?为什么不能跳出局限,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范围?

联谊会的第二天,关云天跟叶佳怡谈到关于涉农项目的设想和他自己的打算,叶佳怡赞同他的观点,只是提醒他对设想的多处细节要一一证实,避免出现信息偏差,其实这都是考察新项目的惯例,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关云天根据和刘副县长的谈话内容,整理了一份新项目筹备计划,由于事关重大,他决定由自己跟叶佳怡共同负责项目的调研考察,两人做了分工,关云天负责前半部分,也就是跟地方政府协调,前期准备,规划栽种计划,叶佳怡负责深加工部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考察。公司长时间平稳运行,叶佳怡也显得清闲,利用这个机会做项目调研,恰逢其时。

关云天告诉叶佳怡,事情并不紧急,调研工作可以抽空进行,这项工作没有时间限制,根据情况自行决定工作进度。

虽然没有进度要求,关云天觉得既然定下来的事,就应该按计划展开。第一步,他要把这项决定告知刘副县长。

根据联谊会上留下的联系方式,关云天拨通了刘副县长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了十来声,对方没有接听,接着拨打对方的移动电话,号码都拨完了,关云天马上扣下了电话,他觉得既然刘副县长没在办公室,说明他外出办事去了,如果正在开会,自然不方便接电话,这个时候硬要把电话打进去,显得冒失无礼。

过了一个来小时,关云天再次拨通了刘副县长的电话,响了三四声,对方接了起来,“你好!请问哪位?”

“刘县长你好!我是昌达集团关云天。”

“哦,关总你好!请问你有什么事。”

“刘县长,联谊会那天你提出的建议,公司董事会商量了,我们对此很感兴趣,决定开展项目的前期调研。”

“嗬,你们的办事效率很高嘛,这么快就做出了决策,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我们做了个简单的工作计划,决定从种植规划开始着手工作,在此期间,有些事需要请地方政府出面协调。”

“哦,种植规划?需要我们如何协调?”

“比如说种植多大面积?在什么地方开展种植?涉及到多少农户的承包土地?怎么跟农户合作?等等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你说是不是?”

关云天说话条理清晰,让刘副县长觉得昌达集团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已经做了充分准备。

“关总所言极是,这么大的一件事,尤其涉及跟村民打交道,第一步必须把这些问题搞清楚。这样吧,我先跟北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几个乡镇联系一下,然后再给你回信。”

“刘县长,我等你的消息,让你费心了。”

过了两天,刘副县长会同农业局长专程去了有关乡镇实地了解情况。其实,富源县北部处于山区和丘陵地带的乡镇只有三个,其中以关云天的老家那个金寨乡,丘陵和山区所占面积最大,加上地势偏僻,也是这个乡多年发展速度最慢的主要原因。

上午九点多,刘副县长一行到达金寨乡,把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吓了一跳,大家手忙脚乱,办公室工作人员赶忙出来迎接,“刘县长,文局长,你们要来乡里,昨天也不事先打个电话?”

“怎么,金寨乡不欢迎我们吗?”刘副县长这句玩笑话,把工作人员弄了个大红脸。

“不是不是,我们热烈欢迎刘县长和文局长来乡里指导工作,我的意思是先打个招呼,我们也好有所准备呀!”工作人员急忙解释道。

“准备什么呀?我们是来工作,又不是来金寨乡游山玩水。怎么,你们的赵乡长和张书记不在乡里吗?”

“在,都在乡里,派人去通知他们了。”说着话,工作人员把县里来的两位领导领进接待室。

刚坐下,赵乡长和张书记一前一后推门进屋,两人不约而同地说:“两位领导突然光临,这是县里组织的查岗吗?”他们跟刘副县长和文局长都是老熟人,哪次见面都免不了一通玩笑。

“查岗是人事和组织部门的事,我们可不管。”刘副县长白了对方一眼。

“你们也不事先打声招呼,幸好我们两个都在,要是出差了,两位领导岂不白跑一趟?”张书记道。

“放心吧,我们心里有数,这年前年后的,天气又冷,你们能上哪儿出差?只要县里没有会议,你们一定都在,这些年了,我还没有这点经验?”

赵乡长接话道:“不愧是老领导,把我们的行踪摸得很准。”

“嗨,我又不是人事部门的,管你们干嘛呢?只是曾经也在基层待过,都是过来人,就这么点事儿,谁不知道呀!”

工作人员沏好了茶,还端上来刚买的水果,张书记跟赵乡长也在小型会议桌旁坐下来,“两位领导,既然不是查岗,那就是检查工作来了,请问这次检查哪方面内容?田间管理,还是惠农政策的落实?”

“张书记,你能不能别这么主观臆断?自从进屋,我们说过检查工作吗?”

“那你们从县城大老远来到我们这偏僻之地.......?”

一旁的农业局长接了过去,“不跟你们捉迷藏了,我们是来调研的。”

“哦,请问两位领导,你们调研哪方面工作?”赵乡长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去。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寻找改变富源县北部山区和丘陵地带贫困面貌的方法,虽然曾有多种设想,但终是一无所获,如今,这个问题将要有答案了。”刘副县长道。

“哦,刘县长想到改变山区面貌的好办法了?你为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村民办了件大好事,老百姓都得感谢你!”

“别先给我说好听的,今天来这里调研,就是想从你们这里了解村民们的具体要求,还想弄清楚你们金寨乡究竟有多大面积不适合农作物种植的山区和丘陵。”

“刘县长,请问你想利用山区和丘陵做什么项目?”

“不是我想利用山区和丘陵做什么,事情是这样的,很长时间以来,我对咱们县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气候、水土、光照和生态环境进行了研究,我认为这些地方最适合种植核桃,这个想法早就有了,但一直没有具体实施的条件,所以,我从来没对外说起过。”

“山区和丘陵既适合种植核桃,也适合种植山楂和板栗,我们也曾考虑过因地制宜地在山区丘陵地带搞些种植业,但村民们不齐心,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张书记道。

“我考虑种植核桃的出发点有所不同,我想把这件事做成规模,一来核桃的经济价值更高,用途更广,另外,核桃更适合做大规模的深加工,而不仅仅是被人们当成一种零食。一旦深加工产品形成规模,对原料的需求量就会大增,核桃的种植面积自然就大了,如果只是将其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零食,市场必然不会很大,种植面积受到限制,村民的积极性也不会太高。”刘副县长分析道。

“刘县长,你是想在一个村还是多个村实施这项计划呢?”

“我想把富源县的所有山区和丘陵地带利用起来,除了金寨乡,我们还要去其他两个乡镇调研,我的目标是把那些不适合粮食作物种植的土地,都变成经济作物的产地。”

“既然刘县长对这个问题已经深思熟虑了多年,估计市场没有问题吧?”乡里的两位主要领导担心产品市场,如果不能保证销售畅通,村民的经济收入就无从谈起,将会伤害他们的积极性,那样的事在国内并不鲜见。

“考虑这个项目时,我用的是倒推法,也就是先考察核桃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在得到肯定的结论后,再考虑种植问题。”

“老领导办事就是不一样,既积极稳妥,又勇于开拓,刘县长,我冒昧地问一句,你说的核桃深加工产品,还是零食吗?”张书记对待这件事非常谨慎。

“你为什么跳不出小食品这个范围呢?一说到经济作物的深加工产品,就只能想到做零食,怎么就不能想想别的?”

“刘县长,我们的视野哪能跟你比呀!能给我们透露一下你的深加工计划吗?”

“听说过核桃油这种产品吗?你们应该知道核桃的营养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核桃为原料压榨的核桃油,是不少家庭烹饪的首选植物油,这个市场有多大,要是把全国和国际市场作为考察范围,恐怕出乎你们的预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