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144章 评估风波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144章 评估风波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包括李主任在内的评估办所有工作人员,都以奇异的目光看着这位顶头上司,大家都很纳闷,老田这是怎么啦?这人说话从来不这样,今天怎么变得如此强硬?

刚才有位工作人员的粗俗语言的刺激是一方面,关键是刘副县长强调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无形中给了老田一定的压力,他作为国土局评估办公室的直接领导,如果真出了什么问题,老田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老田如果还像以前那般软弱,任由评估办公室这些人胡来,他这个副局长的位置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但是,评估办公室这帮大爷早就习惯了随心所欲的工作态度,田副局长这番话只让他们略感诧异,便马上恢复了常态,“田副局长,你不是历来对上级也很反感吗?今天怎么想起用上级的话来吓唬人?我们这些人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谁吃那一套?你这些话用在其他地方也许可以,但对我们不管用。”

对面的李主任没有说话,似乎想看热闹,老田点了点头,“如果大家嫌麻烦,不愿对自己的评估报告做出修改,那我只好把情况如实向上汇报了。”

李主任懒洋洋地说:“也不是嫌麻烦,我想知道凭什么让我们修改评估报告?怎么就肯定我们评估做的高?为啥不说企业聘请的第三方机构把评估做低了?即使我们把山地承包价评估得高了一些,也对山区村民有利,这跟县里想尽快改变山区经济面貌的计划不是正好吻合吗?现在却把不是全赖在我们身上,这不好心当成驴肝肺了吗?”

“你们的目的不就想劫富济贫吗?但要看面对的是谁,如果换成其他企业,对方可能就乖乖就范了,但现在面对的是昌达集团,难道大家不知道那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吗?他们愿意付出几十万评估费,在咱们之前去省城聘请第三方机构做评估,就足以说明人家早有防范,你们这点小聪明,恐怕早就被昌达集团的人看透了。”老田觉得评估办公室这几个家伙太不自量。

“你猜对了,我们就想劫富济贫!看透了我们的目的又能怎样?昌达集团不就是大企业吗?县里有些领导拿他当回事儿,我们就不鸟他,看他拿我们怎么办!”

知道昌达集团花几十万评估费聘请第三方机构,国土局评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更加气愤,他们怒不可遏,同样是做评估,你昌达集团可以为第三方机构付出几十万评估费,但对国土局评估办,你们连面都不露,想让评估办为你昌达集团说话,简直是白日做梦!

“各位先别动怒,在知道实情以前,我跟你们的想法一样,也对昌达集团的做法很不满意,但是,有两个事实需要搞清楚,第一,昌达集团不跟咱们打交道,人家直接面对的是县政府,不跟咱们照面是情有可原的;另外,在评估这件事情上,现在着急的不是昌达集团,而是县政府,因为如果评估的承包价格过高,人家昌达集团转身就走,根本不会在乎这件事。我的意思大家听清楚了吗?你们看着办。”老田道。

“哟嗬,这昌达集团完全是一副稳坐钓鱼台,愿者上钩的派头,他们不就是一家企业吗?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连昌达集团都不在话下,说明评估办这几个人根本就没瞧得起做企业的人。

“炫耀倒没看出来,不过我倒是觉得昌达集团很自信,人家就是稳坐钓鱼台,条件合适就做,不合适就转身走人,因为人家的企业又不是非要做这个项目不可。诸位如果不服气,你们找一家企业去代替昌达集团,县府保证很高兴,说不定还会给你们一个帮助山区脱贫的贡献奖呢。”老田揶揄道。

“田局,你对我们的工作有意见就直说,何必这样将我们的军?我们要是有那个能耐,还窝在这评估办公室干啥?”

“嗯,看来各位还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说实话,能承担这个项目的企业,别说咱们富源县,就算放眼华源市,也找不到几家。将心比心,你们可能觉得昌达集团那么大的企业,为啥跟一帮穷山沟的村民斤斤计较,但稍微估算一下,这个项目开始几年只有大量的投入,根本不会有任何收益,试问这样的项目有几家企业敢于接手?”老田毕竟是副局长,起码的是非观念还有。

众人低头不语,过了几分钟,有位年纪稍大的工作人员说:“田局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只是觉得这个昌达集团仗着自己企业达,有点目中无人。”

“我算看出来了,你们先是劫富济贫,故意把山地承包价格往高评估,知道昌达集团花钱聘请第三方机构做评估,又觉得人家没拿你们当回事儿,我想知道的是,要是昌达集团也给你们一笔钱,你们会怎样做?”老田用逼人的目光扫视众人。

见无人搭话,老田继续道:“我都能猜到,以大家的性格,要是昌达集团也给你们一笔费用,你们给出的评估价也许要比正常价位低百分之三十!各位,我猜得对吗?”

老田跟同事不好相处的本性表露出来了,要是觉得对方不占理,他说出来的话能把对方呛死。评估办这几位很难扒拉的大爷,今天算是栽倒在老田跟前了,这番连损带讽刺的话,让这几位刺头脸红到了耳朵根,但老田不仅手握尚方宝剑,而且理直气壮,这几个家伙只得乖乖受着。

评估办的李主任不想让这样的场面继续下去,否则大家都很难看,“田局,不就是按照第三方机构的评估结果修改吗?你把报告放在这里,我们改完了给你送去。”

“把概念搞清楚,不是按照人家的结果修改,而是不含任何杂念,按有关标准做出公正的评估。”老田纠正道。

山区林木的评估比山地评估复杂得多,林木不仅分大小,还有种类不同,价值也不相同,半个多月过去了,据说才做了不到一半的工作。

山地评估的风波是个教训,刘副县长意识到在林木评估中也有可能出现不公正的评估价格,虽然昌达集团没有请第三方机构评估林木的价值,但一棵某个品种的树值多少钱,山区丘陵地带有经验的村民都能看得出来。

为了杜绝在林木评估中再次出现不公正出价,刘副县长给林业局主管山地林木的副局长打电话,指示他亲自过问评估工作,尽最大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其实,山地和丘陵的承包费,村民心里也没有数,对于行政部门给出的承包价格,只要不是差得太离谱,一般没有人提出异议。倒是山地的林木,情况千差万别,同一个品种的树木,即使胸径相同,高矮却不一样,如果作价相同,就会出现意见。

面对这种复杂局面,林业局做评估的人也很无奈,如果每棵树都进行单独评估,这项工作恐怕半年也完不成。于是,林业局几位领导跟刘副县长商量,只对林木种类、树高和胸径等指标给出明确的评估结论,其他细微差别,让乡镇领导出面,跟当事村民做协商。

在这样的大原则下,林木评估也在一个月后结束了,有关乡镇拿到评估报告后,跟每个村的村干部一道,走家串户,对每一家的山地丘陵面积,以及现有林木的品种数量进行登记,这项工作历时一个多月,完成后汇总到昌达集团的筹备小组。

到了这一步,接下来昌达集团要跟每户村民办交接,这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工作,筹备组面临着很大的工作量。常务副组长徐建民跟关云天建议增加人手,否则一两个月也不能办完交接。

关云天知道其中的麻烦,经过商量,他决定从集团公司旗下的各分公司临时抽调二十多人,向每个村派驻一名工作人员办交接,如果交接过程中需要帮手,可以就地从村民中聘请。

从帘子布分公司抽调的一名副经理,是昌达公司的元老,当年,在帘子布项目筹备期间,这位袁副经理就被关云天招来公司,他工作认真,为人诚实,不足之处是文化程度不高,但关云天对他印象很好,两人算得上关系不错的朋友。

事有凑巧,袁副经理正好被徐建民分派到金寨乡的关杨村----也就是关云天老家那个村子,去跟村民办交接。

当知道自己要去关云天老家那个村子办交接时,袁副经理非常高兴,他认为就凭关云天在村子里的影响力,全村村民的山地承包交接工作应该办得很顺利,不为别的,起码要给关云天一个面子吧。

不出所料,袁副经理跟金寨乡一名副乡长开始在关杨村展开工作后,进展确实非常顺利,很多村民都欢迎昌达集团承包他们的山地和丘陵,当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昌达集团还会招聘他们为公司工作时,这些村民都很自豪。果然,只用了三个星期,关杨村的承包交接就办得差不多了,这个进度比其他村都快,如果另外两户村民的工作也顺利做下来,承包交接马上就可以完成了。

这两户村民,一户的户主姓关,跟关云天是本家,另外一户姓杨,论起来也算是熟人。不过,这两家农户的户主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跟关云天是从小学到初中的同班同学。

有了这层关系,按理说工作应该更好做,关云天的公司回老家承包山地,作为老同学,应该无条件大力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