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152章 你不眼馋吗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152章 你不眼馋吗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文瑞这个实在人在关成光的怂恿下,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关成光也是自作聪明,以为这种小恩小惠,吃吃喝喝,就能跟考评小组的三位成员套近乎搞关系,并以此博得好感,赢得考评成员对他们工作的好评。

快餐店老板使出全力,按照杨文瑞的吩咐,把店里最好的菜都端上桌了,毕竟在这种偏僻的山村,物价相对便宜,满打满算,这顿饭才花了不到二百块钱。

两位专家是客人就不必说了,徐建民作为昌达集团的高管,除了高薪收入,在集团公司还有百分之五的干股,他会在乎这么一顿饭钱?

饭后正值正午时分,外面骄阳似火,杨文瑞建议三位领导在店里休息一会儿再走,考虑到两位专家的辛劳,徐建民同意在此休息。

陪着领导们喝茶休息的功夫,杨文瑞道:“徐总,你们好不容易来到我们村子,本想尽个地主之谊,还让你拒绝了,让人多没面子。”

“文瑞,昌达集团开发北部山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们早日摆脱贫困,不错,现在你们有了稳定的收入,但收入并不多,离脱贫致富还差得很远,有了一点钱,还是用在改善家庭生活上吧。我们到这里工作,不想给任何人带来经济负担。”徐建民严肃地说。

“徐总,你说的也太严重了,就一顿饭,不至于给我们带来多大的经济负担吧?”

“文瑞,一二百块钱确实不算多,但要看放到谁的身上,中午这一百多块钱,够你一家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了。不是小看你,在你们还不富裕的情况下,这样的钱让你出,我们于心何忍?另外,只要你们把心思全部放在工作上,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我们就很欣慰,其他的,你真用不着考虑太多。”徐建民似乎看出了杨文瑞的心思,最后这句话,有点一语双关的意思。

下午上班后,杨文瑞把中午的情况跟关成光做了沟通,关成光听后半天不语,过了好一阵才摇头叹息道:“事情不妙啊!”

“有什么不妙的?不就是一顿饭吗?”杨文瑞不以为然。

“文瑞,你怎么就不想一想?老徐先把钱押上,不就说明从一开始就拒绝你了吗?估计你是哪个地方做得不对,人家明显不想领你的情。”

“哪个地方做得不对?没有啊!我连说话都很小心,没有什么地方惹他们不高兴呀!”杨文瑞回忆着过程的细节。

“这就怪了,他们为啥这么不领情呢?”关成光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

“嗨,我说成光,咱们别这么折磨自己好不好?干嘛把事情想的那么复杂?整天上坡干活还不嫌累,还要琢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杨文瑞似乎想得更开。

“无关紧要?原来你把这件事看得无关紧要,怪不得办成这样的结果!”关成光显得很生气。

“看把你气成这个样子,你至于吗?老徐告诉我,凡事花钱的事,昌达集团的人都不愿给山区百姓带来任何负担,他们开发山区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咱们尽快摆脱贫困。他只希望咱们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其他事情不要多想。我认为他已经看出了我的目的,他说这样的话是想对我进行规劝。”杨文瑞倒显得无所谓。

“文瑞你真是心大,老徐对你说出那些话,那是对你的告诫,说明咱们想跟考评成员套近乎搞关系的目的无法达到了。”关成光有些沮丧。

“套不了近乎搞不了关系又能怎样?我觉得老徐说的不无道理,咱们的首要任务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关杨村负责片区的田间管理做好,争取这些核桃树早日结果,丰收高产,就对得起昌达集团给咱们的这份工资,咱们做到问心无愧就好。”杨文瑞坦然道。

这席话堵住了关成光的嘴,他半天无言以对,但到任何时候,关成光也不会安分,过了半个多小时,他又从远处凑到杨文瑞跟前,“文瑞,你给考评小组提个建议,让每次评比前三名的获奖单位,公开向大家介绍他们的经验。”

“这是为了啥?”

“你想啊,既然人家得分高,能获奖,也许真有做的比咱们好的地方,先进经验就应该推广,让大家分享,对提高田间管理整体水平也有好处呀!”

“嗯,你这建议有道理,说不定能得到项目指挥部的重视。”

“指挥部重不重视倒无所谓,我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找出差距,再结合咱们现有的一些优势,就能超过现在那些获奖单位,机会不就来了吗?”关成光说话带着几分神秘。

“你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奖?”

“怎么,为了获奖也有错?看见人家拿奖金,难道你不眼馋?文瑞,你不会跟钱有仇吧?”

杨文瑞白了对方一眼,“看你这话说的,谁不喜欢钱?但我不眼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不会去过分追求,顺其自然便好。不过你刚才的建议确实很好,应该让指挥部知道。”

按专家的指导意见,眼下正是给核桃苗木施肥的时间,杨文瑞开着拖拉机去指挥部领取肥料,他想起了关成光的建议,于是抽空来到项目总监徐建民的临时办公室门口,在门上敲了几下,听见“请进”的声音,他推门进去,“徐总你好!”

“文瑞,你怎么来了?”徐建民诧异地问道。

“眼下不是施肥季节嘛,我来指挥部领取肥料。”

“哦,你坐吧,找我有什么事?”

“徐总,我想给指挥部提个建议。”

“建议----,什么建议?说吧。”徐建民好奇地看着对方。

“为了促使各基层单位把田间管理做得更好,往后是不是应该让每次获奖的三个单位把他们的经验告诉大家,也好让其他基层单位分享他们的先进方法,这有利于提升田间管理的整体水平。”

听完杨文瑞的建议,徐建民兴致高涨地说:“文瑞,你这个建议很好啊!不愧是老中学毕业生,有没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好,从下个月开始,每个获奖单位都要做书面发言,把本单位的经验交流出来,让其他单位一起分享。”

“徐总,那我回去了。”

“再待一会儿吧,没别的事吗?”

“没有了,我就为了提个建议。”

“文瑞,你的建议很好,任何有利于工作的建议,我们都欢迎。”老徐很高兴,他站起身来,把杨文瑞送到门口。

果然,下个月评比的前三名都做了经验介绍,根据三个先进单位的经验,杨文瑞跟关成光一条条对比,他们需要找出本单位的差距。

“文瑞,咱们按照他们的做法,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改进,再结合自身优势,不就能超过他们吗?”关成光道。

“道理是这样,还是先把存在的不足找出来吧。”

“第一条,咱们这里土质比较硬,每次翻土深度不够,导致水肥参入苗木根部不足,所以咱们负责的这些核桃苗木的长势,跟最好那几个单位的比起来,确实要差一些。”关成光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这方面原因很主要,可是要深翻土地,就需要咱们村里这些村民干活多用力气,这一点必须跟他们讲清楚。土地深翻是一方面,另外,苗木的枝叶整理我觉得也不是太及时,那些多余的枝叶吸收了本该供应正常枝干的养分,造成整体长势较差。”杨文瑞分析道。

“这两点非常关键,但咱们也有他们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病虫害防治做得比一般单位都好,在关杨村负责的这一万余亩苗木中,几乎没见到树叶生虫和菌斑现象,即使那三家获奖的单位,虽然苗木长势良好,但树叶生虫和菌斑现象并不少见。”

“嗯,田间管理主要就是做好这三方面工作,现在咱们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做得很好,只要其他两方面迎头赶上,获奖还是大有希望的。”杨文瑞也信心十足了。

及时修剪枝叶倒容易做到,只要两位组长做出安排,村民具体执行就是了。关键问题是深翻土地,这可是个累人的活,组长不带头,村民们的自觉性一般没有那么高。

关杨村负责田间管理的这片坡地,表皮土壤还算疏松,往下挖十公分就是硬地,根据获奖单位的经验,要让水肥等养分顺利到达苗木根部,翻土深度至少需要二十公分。

村民们干活,如果没有示范和领头的,他们往往是能糊弄就糊弄,杨文瑞和关成光都是关杨村人,他们对这帮老少爷们太了解了。杨文瑞是个典型的农民,对领着村民干活一点也不犯怵,关成光则不然,他从来都想干轻松活,对脏活累活历来都是躲得远远的。

“成光,咱俩分分工,我在前面带着村民翻土,并给他们做示范,你在后面检查监督,看谁做的不到位,及时指出来。”

关成光求之不得,从内心感谢老同学对他的理解,“好,我一定认真监督,这是关系到能否获奖的大事,绝不能讲情面。”

深挖二十多公分,下面又是硬土质,费的力气比以前大多了,只干了一天,村民们就感到胳膊酸痛。

第二天上午,杨文瑞照例带着七八十名村民在山坡的苗田翻土,关成光则在后面巡视监督。一位五十来岁的本家爷们转身看着他,“成光,看你这样子,像个看管犯人干活的警察,你还真拿自己当回事儿了?”

这话让关成光一怔,“怎么啦?我监督大家干活不行吗?”

“你可别装了,以为自己是谁呀?还监督,怕我们干不好,你来亲自试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