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164章 终究要讲效益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164章 终究要讲效益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前形影不离,现在见面躲着走,杨文瑞当然知道关成光跟他产生了隔阂,但他不明白自己在哪件事情上得罪了对方。

想来想去,杨文瑞最终意识到也许源于双方职务的变化,于是他摇头苦笑,决定不跟关成光一般见识,每次见面总是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尽管关成光并不领情,但杨文瑞处之泰然,他们俩在近两年一直维持这样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关成光要到自己手下工作,要说杨文瑞毫无顾虑,那是不可能的,从前都是关成光出主意,说上句,这回杨文瑞不仅要管着他,还要高他几个档次,因为关成光不可能被委以任何官职,这反差实在是太大了!杨文瑞知道,关成光即使口服,也不可能心服,将来在工作中不会没有别扭。

杨文瑞毕竟是个内心坦荡的人,既然关云天要把关成光安排到自己手下,那就对其以诚相待,用实际行动感化关成光那颗冷酷的心。

“关总,你也别把问题想的那么复杂,事情也许没有那么糟糕,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对成光以诚相待,好歹还有那层同学关系,我就不信他好意思故意跟我找别扭,出难题。”杨文瑞道。

“明着他绝对不敢,因为我已经给他敲了警钟,如果他再自以为是,耍小聪明,我就对他不客气,就怕他在暗地里使坏。”关云天不无担忧地说。

“嗯,成光这个人倒是有这方面特点,表面上不动声色,背后搞小动作,但你给了他忠告,我们之间毕竟还有些旧情,我想他怎么也会有所收敛。”杨文瑞道。

“好,咱们先不管他,工作中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是我的电话号码,关成光一旦有事,你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关云天的意思,如果关成光在以后再出现什么不轨行为,甚至都用不着杨文瑞为难,他将亲自处理。

......

三个多月后,一条连带去皮、烘干和脱壳的现代化核桃仁生产线,在富源县金寨乡建成投产,这只是加工先期成熟核桃的部分设备,据轻工设计院的专家计算,待到北部山区的三万多亩核桃全部结果,至少需要四条这样的生产线。

与此同时,生产核桃油的第一期工程也在开发区的加工厂建成投产,在当年十一月份的全国食品订货会上,昌达集团生产的四千余吨核桃油被订购一空。从市场需求看,跟刘副县长当初的预测一致,这个项目的产品确实具有非常不错的市场,而且其增长潜力巨大。

但是,即使到了第四个年头,核桃林的挂果率接近百分之五十,当年的产值也不过两亿,除去人员工资、山地承包费、融资利息、固定资产折旧和各种税费,等等等等,项目整体还是处于亏损状态。

这就是涉农项目的特点,见效慢,投资回收期长,利润率低,除非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一般企业不愿承担,也不敢涉足。

昌达集团虽然在经济承受能力方面没有问题,但毕竟是民营企业,最终是要讲究经济效益的,一个项目接连四年亏损,这在公司十余年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当初做出投资这个项目的决定,多少有点不得已而为之。

面对涉农项目的亏损局面,关云天指示集团公司办公室,详细检索多年来

政府颁布的各项惠农政策,他想看看有哪些可以利用。

经过几天紧张工作,集团办公室主任林楠把检索结果向关云天汇报,“这里检索了近二十年颁布的惠农政策,你需要哪方面的?”

“近十年,有利于降低农副产品加工成本的政策,有没有?”

“当然有啦,涉及种植阶段和加工阶段的都有。”

“你组织办公室人员,结合这些政策文件,写一份减免各种税费的申请报告交给我。”关云天吩咐道。

三天后,林楠把一份提请有关部门减免北部山区核桃种植项目有关税费的申请报告交给关云天。

跟刘副县长沟通以后,关云天把这份申请报告送到他的办公室,“刘县长,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如果项目能够盈利,我们就不麻烦政府了。”关云天解释道。

“关总,你不用解释了,这件事要怪我们对企业关心不够,把事情疏忽了,本来应该是政府部门替你们想到的,结果让你们很被动,一连亏损三四年。”刘副县长还是非常体谅企业的难处。

“我们做了一番测算,如果在税费方面得不到优惠,再过一两年,这个项目也很难盈利。”

“享受政府的惠农政策本来就是你们应有的权利,这用不着解释,你把这份申请报告留在我这里,下午我就去找县长商量,争取把政府的所有惠农政策都要让你们享受到。”

刘副县长拿着昌达集团的申请报告来到县长办公室,把情况跟周县长做了汇报。

“人家昌达集团替政府分担了帮助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重任,咱们一开始怎么没替他们想到这些惠农政策?”周县长有些不解。

“开始只想到了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帮扶,政府不是帮他们协调了农发行的低息贷款嘛,惠农政策方面,还真是疏忽了。”刘副县长道。

“你还别说,这么大的项目,一连亏损了三四年,也只有昌达集团这样有实力的企业才撑得住,换作其他企业,早就跟你撂挑子不干了。”

“就算这样,他们那位关总还觉得不好意思呢,似乎享受政府的惠农政策不是一件光彩事。”

“哼,这个人很有意思,该享受的政策,有什么不光彩的?要是其他老板,早就挖空心思四处打听了。”

“周县长,咱们怎么办呢?”

“以我的名义,你代表县府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开会,把所有跟昌达集团沾边的惠农政策都找出来,让有关部门逐条落实。”

有了行政一把手的授权,刘副县长手握尚方宝剑,召集国地税、财政局、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国土局和工商局等多个职能部门开会,就减免昌达集团涉农项目各种税费的问题进行研究。昌达集团是当事人,关云天也出席了会议。

刘副县长主持会议,在讲了北部山区涉农项目的重要意义等开场白以后,他让关云天介绍有关职能部门收取的各种税费,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

关云天逐条介绍道:“税费的大头当然是国地税收取的多项税收,要占到产品成本的百分之二十多,其余几个部门收取的各种费,大约是成本的百分之十五。总而言

之,涉农项目的税率,是按照一般工业项目的产品收取的,而跟工业产品无关的其余七八项费用,在这个项目中都有,所以,产品最终的税费负担要比一般工业项目高出百分之四十左右。”

“哎哟!昌达集团在为我们政府分忧的同时,还要承担更重的税赋,这很不公平!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会,按照周县长的意思,想请大家为减轻昌达集团的税费负担想想办法。毕竟,一个项目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要是换做其他企业,早就给拖垮了,虽然昌达集团实力雄厚,但咱们不能让老实人总是吃亏,他们从事的涉农项目,理应享受有关惠农政策的优惠。”刘副县长道。

见没有人主动发言,刘副县长挨个点名,“国地税,你们是大头,结合政府的惠农政策,说说你们打算怎么在税收上给予昌达集团优惠。”

国税局参会的一名副局长皱着眉头,“我们可以按照惠农政策的规定,在增值税和所得税两个环节,给予昌达集团百分之三十的优惠。”

“这个幅度不大呀!百分之三十,也才降低六个点,对于企业成本的降低,起不到很大作用。”刘副县长道。

“刘县长,政策给我们的权限也不大,好多事地方政府答应的痛快,但我们做起来也是很为难呀!”

虽然刘副县长是专家型官员,不太在乎上下尊卑,但在这样的会议上,一个副局长敢跟副县长这么说话,刘副县长显然被激怒了,“我提请大家注意,有些职能部门确实具有垂直管理性质,业务上归上级机构指导,但行政上还得归地方政府领导,难道不是吗?起码局长副局长的任命权,还在地方政府手里!”

国税局那位副局长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刘副县长这番话,不就是针对他的吗?

端起面前的杯子喝了一口,刘副县长继续道:“既然你们很为难,不好说,那我代表大家给昌达集团表个态,国税优惠百分之五十,地税降低百分之七十,其余各部门收取的各种费,全部免除。”

“刘县长,这......”几乎所有部门的代表都面露畏难情绪。

刘副县长对众人摆了摆手,“都不好办,是吗?那就对了,要是容易,给你们打个电话就行了,开什么会呀?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就是让你们想办法。我可以把这件事的严重性告诉大家,如果任由项目继续亏损,当着关总也可以说这句话,要是昌达集团把项目撂下,地方政府给予厚望的北部山区这个项目,就将前功尽弃!咱们怎么对得起那里的几万贫困村民?”

看见刘副县长动怒了,会场气氛顿时严肃起来。地税局参会的一名副局长道:“刘县长,昌达集团在北部山区做的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我们已经知道了,县府的重视,也给了我们职能部门无形的压力,但有些事你也得理解我们的难处。”

“大家都有难处,唯独北部山区那些处于贫困之中的村民日子好过?”刘副县长揶揄道。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让我们想办法,也得我们力所能及呀!财政局年初就给我们定了指标,如果在税收方面给了昌达集团更大的优惠,地税局完不成任务,到年底如何交差?”

“召集大家开会,不就是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