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167章 牵一发动全身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167章 牵一发动全身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作为支持昌达集团农业项目的举措,先把税费减免一部分,再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向企业返还此前三四年收取的费用,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刘副县长已经做到尽职尽责了。

遇到这样一位既懂业务,又非常理解企业难处的领导,关云天感觉非常幸运。有关税费减免以后,核桃油的综合成本能降低百分之二十,到核桃全部结果的稳产时期,由于产量扩大,规模效应显现,那时的成本将降低百分之三十。

世事难料,牵一发而动全身,刘副县长召集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好不容易为昌达集团的税费减免达成了共识,大约过了半个多月的一天上午,十点左右,他的办公室迎来了四位客人。

抬头一看,四位客人他都认识,他们分别是源水镇和临山镇的一二把手,“四位稀客,今天怎么想起到我这儿串门来了?”

“刘县长,有件事我们得跟你说说。”四位客人坐下后,异口同声道。

“哟,看你们都很严肃,什么事儿?”刘副县长道。

“听说昌达集团的好多税费都减免了?”

“不是听说,而是确有其事。不过昌达集团的税费减免事宜,你们应该去问有关职能部门,他们会解释清楚的。我主管农业,这事儿不归我管。”

“有关部门我们去过了,他们说这件事只有你才能解释清楚,所以,我们想知道究竟怎么回事儿?”

“嘿,这帮家伙在推责任呀!不过这也没有啥,不错,给昌达集团减免税费的动议,是我跟周县长商量后提出来的,因为昌达集团开发的北部山区涉农项目连年亏损,为了鼓励企业继续投入,把项目开发成功,为山区村民脱贫致富找出路,防止企业因为亏损而打退堂鼓,我们鼓励有关部门为企业减免税费,降低项目的经营成本,这都是完全正当的理由。”刘副县长道。

“刘县长,这个道理我们也懂,问题是企业的税费也有我们基层乡镇的一部分,你把它们减免了,基层乡镇的收入谁来保证?”临山镇的孙书记代表其他三人说出了心里话。

“原来你们为了这件事来找我?”刘副县长有点不爽,“北部山区的涉农项目本身就该享受政府的多项惠农政策,作为乡镇领导,这一点你们应该清楚。前三四年,县里的职能部门,甚至包括你们在内,因为昌达集团自己不知道政府的优惠政策,你们合伙把人家蒙在鼓里,该享受的惠农政策没让人家享受到,反而像对待普通工业企业一样,让人家稀里糊涂地缴纳各种税费。现在人家意识到了,你们说怎么办?”

四人相互交换眼神,没有答话。

“我不知道你们想没想过这个问题,假如因为这个项目连年亏损,昌达集团撂挑子不干了,情况会怎样?这不是危言耸听,昌达集团本来就以传统产业起家,他们是做实体制造业的,如果看不到农业项目的盈利前景,他们完全可以把项目扔在那里,一走了之。”

“把项目扔了,他们不觉得可惜吗?几年来,他们在那里投入也不少啊!”源水镇的黄镇长道。

“如果不扔掉,不仅继续

亏损,还要往里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如果你是老板,你是舍不得以前那些投资,愿意继续往里扔钱,还是果断割肉,避免损失扩大?”刘副县长道。

“减免税费,就能保证昌达集团坚持继续投入,把项目做下去吗?”一直不爱说话的源水镇陈书记好像有些疑虑。

“以我对昌达集团的了解,他们是有担当有良心的企业,多年来在社会上口碑甚佳,只要项目不继续亏损,哪怕微利,关云天也会把项目做下去,直到实现当初的承诺。”刘副县长对关云天的为人很有信心。

“刘县长,减免税费后,昌达集团就能实现盈利吗?如果盈利,即使农业项目,也要交税啊!”

“咱们设身处地为企业想一想,如果企业有利润,让你交税,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要是处于亏损状态,还让企业交税,你又是一种什么心情?现在为昌达集团减免税费,目的就是让他们看到项目有盈利前景,坚持把项目做好做大,这就相当于养鸡生蛋,一旦项目挣钱了,企业自然要主动纳税,作为基层乡镇,你们该得到的经济利益一点也不会少,到时候岂不是皆大欢喜?”

四位乡镇领导将信将疑,“刘县长,如此说来,在项目盈利之前,我们乡镇将一无所获了?”

“一无所获?那得看你们指的是哪方面,要说纯粹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收入,这两年也许会有影响,但你们乡镇数千人在昌达集团上班,每年的工资收入有多少?这对改变村民的经济状况又有多大作用?这些账你们算过没有?作为一级政府机构,希望你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只盯着自己碗里那点菜。北部山区的脱贫致富主要针对几万村民,乡镇一级有政府财政兜底,显然不是县里关心的重点。”刘副县长对四位乡镇领导的担忧不以为然。

“可是我们乡镇的经费很紧张,不怕刘县长笑话,如果缺少了昌达集团归于乡镇的那部分税费,我们连一般的招待费都没有。”乡镇领导们面色凝重。

“我就不明白了,在整个富源县,条件最差的应该是金寨乡,他们都没有提出这些困难,你们两个乡镇的条件原本更好一些,怎么遇到的困难更多了?”刘副县长困惑不解。

“刘县长,你还说金寨乡条件最差呢,人家早已是鸟枪换炮了,现在我们两个乡镇才是富源县条件最差的。”

“你们说的也太玄乎了吧?金寨乡怎么一下子就鸟枪换炮了?难道金寨乡地底下发现了金矿?那么大的事,外面也没听说呀!”刘副县长打趣道。

“虽然地底下没有发现金矿,但人家地面上却有一座几千人的工厂,那跟一座金矿也差不多。”

“你们也太危言耸听了,金寨乡不就有一座两千来人的工厂吗?条件怎么一下子就超过你们两个乡镇了?”

“刘县长,看来你对下面的情况还是不够了解,那座工厂占地二百来亩,因为工厂属于工业企业,那二百亩土地的租赁费是不能减免的,金寨乡在这一块每年会有一笔收入,另外,工厂在他们的地盘上,两千来人的消费,带动当地的商业、餐饮、农副产品等行业的发展,无形中使金寨乡的经济

收入得到了增加。”

刘副县长点了点头,“有道理,要不南方及东南沿海那些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是工业发达地区。有工业,就能聚集人气,有了人气,就能带动当地各行各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发展了,地方经济自然也就发展了。说了半天,今天你们找我,除了对税费的减免有意见,还有别的什么要说的吗?”

“知道领导的时间宝贵,我们也不好意思长时间打扰。这么说吧,昌达集团税费减免是县里决定的,对于促进北部山区农业项目的往前发展确实也有重要意义,另外,也不可能要求昌达集团在我们两个乡镇再建两座工厂。我们的意思,刘县长你跟关云天很熟悉,能否找机会跟他说说,请他帮助源水镇和临山镇想想办法,也为我们两个乡镇增加点经济收入?”

也许他们自己都觉得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三位男士羞于启齿,而是让源水镇的黄镇长把话说出来。

刘副县长没有马上搭话,而是笑着摇了摇头,过了一两分钟才说道:“我也在基层待过,经济上的捉襟见肘确实日子不好过,你们的处境我很理解,但经济条件的改善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从长计议,你们让我找关云天,厚着脸皮,舍下我这老脸,话我倒是可以说,不过我都难以想象他能给你们想出什么办法。”

“刘县长,要不我们做东,你出面邀请关云天吃饭,咱们在酒桌上当面向他提出请求。”临山镇的孙书记道。

“基层财政那么困难,请他吃饭就免了,再说,关云天也不在乎一顿饭,关键是他怎么能帮到你们?这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刘副县长认为这件事有点荒唐。

事后,在一次跟关云天的接触中,刘副县长委婉地跟他提出了这个请求。因为在刘副县长的极力主导下,昌达集团农业项目的税费减免得以落实,下一年度项目完全可以实现盈利,关云天从心里非常感激刘副县长对昌达集团的支持,所以,这个近乎无理的请求从刘副县长嘴里说出来,关云天并未感到惊讶或反感,而是答应有机会可以考虑。

金寨乡的核桃去皮脱壳加工厂已经正常运转了一年多,虽然工厂占地二百亩,但生产车间、仓储和办公生活区所占的面积只有七八十亩,其余一百二三十亩厂区,都用做了核桃壳的堆放场地,现在,堆积如山的核桃壳越攒越多,随着生产的继续,这些下脚料要是不做处理,厂区将无处堆放。

杨文瑞把情况向集团公司做了汇报,关云天得知后也很着急,他跟农科院和轻工设计院的专家探讨核桃壳的综合利用问题,专家们给出了几个方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这些下脚料分给村民做生火煮饭的燃料。

“这个方法虽然简单,实施起来却不一定如想象中那么顺利,因为很多人嫌麻烦,不一定愿意接受。另外,下脚料具有潜在经济价值,如果无偿分给村民做燃料,常年积累起来,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专家们分析道。

“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考虑,你们认为有没有一种最佳利用方案?”关云天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了。

“当然有,但这些下脚料需要经过一番加工才行。”

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