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181章 探讨棘手问题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181章 探讨棘手问题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了就业与税收,即使是民营企业,还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且企业越大,肩负的责任也越大,这一点,关云天完全认同。实际上,开发北部山区的农业项目,协助县里帮扶山区村民脱贫致富,改善他们的出行条件,这一系列举措,不正是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吗?

身处一个大变革时代,即使企业经营搞得再好,要想独善其身,谈何容易?

北部山区的农业项目,在经过了四五年持续不断的投入和精心管理以后,从田间管理、初加工到深加工,千头万绪的工作,总算理出了头绪,整个项目在第六个年头进入高产稳产期,项目经营完全步入正轨。

这天上午九点左右,关云天听见办公室外有敲门声,他一边忙着手头的工作,一边习惯性地随便应了一句“请进!”

“关老师,这么忙呀?”来人进屋后,见关云天还在埋头工作,便主动打招呼。

都有多长时间没有听见这个称呼了?关云天猛地抬起头来,“哎哟,我说今天一大早就听见喜鹊叫呢,原来有稀客到来,欢迎欢迎!你请坐。”关云天急忙起身相迎,招呼客人在茶几正面的沙发坐下来。

来人是关云天以前在学校时的同事杨倩,她现在是富源二中的宣教办公室主任。

“老同事,哪来的稀客呀?你这么客气,让我好不自在,看来以后我也得改口,叫你关总了?”杨倩笑意盈盈地说。

“别,还是保持以前的叫法。”关云天沏了一杯上好的茶,放到杨倩跟前的茶几上。

“你们的名声是越来越大了,这段时间报纸、电视和广播里,都在报道昌达集团开发农业项目,协助县里帮扶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事迹,说不定下一步省里的媒体还要过来采访你呢。”

关云天连忙摆手,“他们可千万别来!我的性格你还不知道吗?最讨厌在媒体上抛头露面,这次也是为了配合县里的宣传,否则,我绝不会接受采访。”

“关老师,你的性格也太特别了,接受采访,在媒体上露面,有啥不愿意的?你又不是弄虚作假,实打实的工作成绩,应该理直气壮地接受宣传报道。”杨倩中文系毕业,现在又做宣教工作,她一直不理解关云天的这种想法。

“我呀,就是个做实业的,我做事情的目的不为出名,对在媒体上抛头露面没有兴趣,在我看来,媒体对我的采访,就是打扰我平静的生活和工作。”

“关老师,幸好像你这种性格的人不多,否则,广大从事宣传报道的媒体人都得失业了。”杨倩戏谑道。

“别说我了,你怎么样?”关云天道。

“我能怎么样?还是老样子。”

“宣教办增加人手了吗?你该进入二中领导班子了吧?”

“学校倒是想增加人手,也有好多人想进来,但编制卡的严,宣教办现在还是三个人的编制,前段时间进来两个人,属于临时工。进入学校班子哪有那么容易啊,没有十年八年,想都别想。”杨倩感慨道。

“那就只能先这样待着了。呃,你没让宋县长给你运作一番,挪个位置吗?”

“嗨,你可别说了,我大舅现在忙得自顾不暇呢,他哪有闲心管我的事呀!”

“好长时间没跟宋县长相聚了,他现在那么忙吗?”

“二三十家地方企业的改制,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你说他能不忙吗?而且,凡是涉及改制的企业,任何一家的工作都不好做,我大舅现在也是焦头烂额。”

“可不是嘛,要是企业经营正常,改制还好办,如果资不抵债,乱账缠身,濒临倒闭,工作就很棘手了。杨老师今天光临,不知有何贵干?另外,中午留下来,让林楠陪着吃午饭。”关云天道。

“午饭就算了,我还有点事,一会儿就得走。今天我来找你,我大舅的意思,他想近几天跟你见个面,时间你安排。”

“哦,好啊,我随时都有时间,要不我去找他?”

“这样吧,不是忙于地方企业改制嘛,他白天也没有时间,我让他把时间定在哪天晚上,你们见个面,他好像有些事情想跟你面谈。”

富源县主管工业经济的宋副县长,负责地方企业的改制,近段时间在工作中遇到好几件棘手事,让改制工作几乎陷入停顿。

关云天通过老同事杨倩跟宋副县长相识,他们之间有过多年交往,是关系不错的朋友,知道关云天在处理企业棘手事务方面颇有经验,宋副县长想跟关云天就某些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开阔一些思路,但他觉得关云天忙于北部山区的农业开发项目,一直不忍打扰。

杨倩知道她大舅的想法后,便答应帮忙打听关云天现在忙到什么程度了,她今天特意从学校来昌达集团拜访,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几天以后的周末,关云天接到杨倩的电话,说她大舅当晚有空,关云天马上答应晚上见面,并要预定酒店,杨倩阻止道:“今晚是我大舅找你,他来安排酒店。”

“干嘛分得这么清?招待应酬这种事在企业比较好处理,还是我定地方吧。”关云天道。

“机关费用卡的再紧,他作为全县主管工业经济的副县长,吃顿饭的权力还是有的,今晚就让他安排,你等我的电话。”

傍晚六点半,在一家开业不久的酒店包间内,关云天跟宋副县长见面了,杨倩跟她大舅一同到达。

趁两人寒暄的功夫,杨倩安排妥当了菜品和酒水,宋副县长举杯道:“咱们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欢迎!”

关云天道:“宋县长,这两年因为开发北部山区的农业项目,琐事太多,没能经常跟你联系,请谅解。”

二人同饮后,宋副县长道:“不是谅解,而是感谢,我应该感谢昌达集团为富源县做了一件大好事!北部山区的脱贫计划,县里已经筹划了多年,但一直无力实施,在你们的具体参与下,现在终于实现了多年的计划,使北部山区三个乡镇的几万村民摆脱了贫困,你们功德无量!”

关云天憨厚地一笑,“宋县长过奖了,什么功德无量呀?我们只是做了一个农业项目。”

“杨倩听见没有?你是中文专业的,什么叫举重若轻?看看关总,他们为富源县做了这么大一件好事,在他这里,不过尔尔,这气魄,不愧华源市最大的企业家啊!”

“宋县长,你可别这么说,没有你多年来的支持,哪有如今的昌达集团?到任何时候,我们都忘不了你对企业的帮

助。”关云天这话是发自内心的,在昌达集团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宋副县长的确给予过多次支持。

“农业项目投资回收期长,盈利困难,企业没有一定的实力,根本不敢沾边,昌达集团敢于涉足,说明企业底蕴深厚。”宋副县长赞赏道。

“的确如此,头四年,项目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到第五年才有利润,要全部收回投资,估计需要十年时间,一般企业确实不敢涉足。不过就如刚才所言,昌达集团能有现在的成就,离不开宋县长多年以来的支持。”

“我为企业做的工作,都是属于穿针引线,企业发展到今天,主要还是带头人管理有方。”

在一番攀谈中,第一杯酒见底了,服务员倒满第二杯后,关云天道:“宋县长,听说因为地方企业改制的事,让你现在忙得不可开交?”

“嗨,这半年确实把我累得精疲力尽。”

“改制工作现在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剩下三四家企业,实在让我头疼。”提起这件事,宋副县长的情绪顿时低落下来。

“宋县长,什么事情让你如此为难?”关云天关切地问。

“你可能对地方中小企业不太熟悉,县里有一家名叫新华农机修造厂的企业,在所有涉及改制的地方企业中,这家企业情况最为复杂,事情最难办。”

“我对地方企业确实不熟,但对这个新华农机修造厂还真听说过,因为我在砖厂的时候,曾去那里修过拖拉机,当时那可是富源县数前几名的地方企业呀!”

“你说的那是十年以前的事,随后不久企业就完了,农机修造厂在六七年前就处于贷款发工资的状态。”

关云天很不理解,“好好的一家企业,怎么两三年就变成那样了?据我所知,那个厂的很多一线职工,都有一手修车技术。”

“很多原因促成了企业走下坡路,首先是大环境变了,企业名字虽然叫农机修造厂,其实只能修理,从来也没见到他们制造过什么新的农机产品,七八年前,自从出现了个体修车业,农机厂的业务就一天不如一天,这是其一;第二,领导不思进取,不改变观念,适应不了新的形式,必然被时代抛弃;第三,管理混乱,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根本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在跟个体修车业的比拼中,完全败下阵来。”宋副县长分析道。

“跟其他地方企业相比,新华农机厂在改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为啥他们更棘手呢?”

“首先,虽然在职职工不算多,但退休职工却不少,因为企业长期处于资金紧张状态,管理者从未给职工交过养老保险;第二,资不抵债,背负的银行贷款较多;第三,在职职工的安置问题。这些问题的任何一个都很棘手,何况三个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在几乎成了一个死结,这么长时间了,我一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良策。”

关云天点了点头,“确实不好办。不过他们厂里的职工,比如说现任厂长或职工代表之类的,有没有什么意见?”

“厂长当然想要企业,他看中的是农机厂所在位置的那块土地,但他只是一厢情愿,一来职工们都不同意把企业交给他,另外他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解决债务问题。”

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