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208章 领先一步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208章 领先一步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云天没想到老任为他出了这么个主意,说实话,真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即使把帘子布分公司直接关停,他也不可能将其租赁给老韩经营!提起老韩,关云天对这个人没有一点好印象。

从敬业精神和管理水平衡量,关云天认为老韩根本不配经营这样的项目。

只要这件事还没有结果,关云天就静不下心来。

那边,叶佳怡“关于昌达集团的汽车零配件项目”的立项报告,已经上报到县发改委审批立项。

正在关云天十分焦虑之际,县农行的刘行长给他打来电话,让他有时间去县行商谈项目转让事宜。“已经找到买家了?”关云天兴奋地问。

“不能说已经找到了,只是一个意向,看看谈的怎么样吧,如果谈好了,也许能成,谈不好,那就很难说了。”

“需要我什么时间过去?”

“只要你有空,随时可以过来找我。”

“那我现在就过去。”关云天正为此事焦虑万分,一听有眉目,他一分钟也不想耽搁。

关云天跟刘行长是多年的朋友,见面后没有什么客套,还没坐下便问:“快说说对方有什么意向?”

“你不是一向沉稳吗?怎么在这件事情上如此着急?”

“那边都开始立项了,这件事还没有着落,你说我能不着急吗?到时候真要把项目关停了,值多少钱不说,我这心里会很难受,毕竟这是昌达集团赖以起家的项目啊!”关云天感叹道。

“既然这么舍不得,再组织一帮人马,继续经营不就得了吗?干嘛急着往外转让?”刘行长在这件事情上有些想不通。

“不是舍不得,关停跟往外转让不一样,关停就说明这个项目彻底没了,往外转让,虽然我们不再经营,但项目还在,感觉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汽车零配件项目一旦展开,管理层确实没有精力顾及它,转让出去,既为集团管理层卸下来一个包袱,项目又能继续存在,这样的结局是最好的。”关云天道。

“真是个重感情的人!好啦,咱们言归正传,自从你托付了这件事,我就一直为你物色目标,这都快一个月了吧?终于遇到这么个朋友,他不是咱们本地人,以前搞建筑,据说手里有些钱,现在想做实业,我跟他把你们的情况作了介绍,他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刘行长道。

“什么时候跟他见个面?相互沟通一下,看看他有什么打算?”关云天有点急不可耐了。

“咱们俩先谈谈,我把了解到的情况转告他以后,再决定你们的见面时间。”

“好啊,你想了解那些情况?”

“比如说固定资产,正常运转需要的流动资金,年产值,利税,客户情况,等等,只要不涉及昌达集团的**,尽量说的详细点。”

关云天向刘行长介绍了上述情况,“刘行长,我跟你说的也不一定很完全,你给那位朋友转达过去可能还有些遗漏,要不我让集团公司办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公室就这些问题整理一份书面材料,尽快给你送过来,带着我们的说明材料,你再跟那位朋友好好谈一谈。”

“对呀,你说的再详细,我也不一定能完全转达你的意思,有书面材料当然最好了。”

“我这就跟他们布置下去。”说完,用移动电话向办公室交代了任务。

关云天跟刘行长也是半年多都没见面了,两人免不了有很多话题要聊,但刘行长最关心的,还是项目转让的事,“把这个项目转让出去,你们接下来想做什么?”

“那天我在电话里跟你说过,我们接下来要做新项目,具体地说,我们腾出精力和资源,要做汽车零配件。”关云天道。

“这又是你突发奇想吧?”

“我们早就有产业升级换代的想法,但做汽车配件,是我们顺应产业发展潮流,基于现实做出的选择。”

“昌达集团不愧是大企业,有大智慧,总是居安思危,这就是企业能长盛不衰的关键!一般企业生产一个产品,只要能正常经营,就根本不会考虑什么升级换代,直到这个产品无人问津或亏损的一塌糊涂,才能想起来转产。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一直都有深谋远虑,思考问题往往领先一步,别人还没想到的事,你们已经开始行动了。”刘行长不无羡慕地说。

“这话我赞同,但昌达集团的管理智慧来自于一个团队,我没想到的事情,团队的其他成员也能想起来,并能及时提醒,可以自豪地说,国内的一般单位,不管属于什么体制,没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关云天道。

“关总,在我看来,汽车配件跟帘子布都是在围绕汽车产业做文章,都是汽车产业这个链条上的一环,我不明白的是,你们为啥要舍弃正常经营的帘子布项目,涉足并不熟悉的汽车零配件?”

“你说的很对,这两个项目都是汽车产业链条上的一环,但是,汽车零配件属于这个链条上更为重要的一环,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帘子布在这个链条上就可有可无,但汽车零配件涉及更为复杂的生产工艺,更加精密的管理和要求更高的服务意识,这就是产业升级换代的目的和意义。”关云天道。

“也就是说,产业升级换代的目的,是为了让一线员工和管理层的整体素质都要有一个质的飞跃,最终的结果是获取更高的产品利润。”刘行长道。

“没错,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一个企业保持活力,我们做企业的目的,赚钱是一方面,让企业不断在发展中壮大,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当天下午下班前,昌达集团工作人员将帘子布项目的详细说明材料送到刘行长办公室,第二天上午,刘行长跟那位外地朋友进行了沟通,并把项目材料交给对方。

过了一个星期,刘行长得到了情况反馈,那位外地朋友要求跟甲方面谈,关云天当即答应双方尽快见面。

第二天上午,刘行长领着那位外地朋友来到昌达集团,关云天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了来访的客人。

据刘行

(本章未完,请翻页)

长介绍,这位马经理是他当年在临市的一个县当农行副行长时结交的朋友,马经理以建筑行业起家,现在还是当地一家中等资质建筑公司的总经理,但是建筑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像他那种规模的建筑企业,在大型建筑公司林立的夹缝中求生存,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想在实体制造业寻觅机会。

马经理来访的目的已经无需多言,双方寒暄一阵之后,在展开实质性商谈之前,关云天建议去帘子布分公司实地考察一番,好让马经理有个感性认识。

关云天带着客人走访了分公司的办公场所和生产车间,还有仓储设施,回到昌达大厦,他们直接进了业务洽谈室,关云天让叶佳怡也来参与会谈。

“马经理对我们这个项目的整体印象怎么样?”会谈之前,关云天随意问道。

“不错,比我想象的好,不像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纺织企业那种印象。”马经理道。

在正式商谈之前,关云天谈了转让帘子布项目的原因,这也是马经理想知道的。

作为双方的朋友,刘行长很想促成这桩交易,他插话道:“马经理可能也看见了,昌达集团是家大企业,之所以放弃正常经营的项目,并非这个项目不好,而是他们有更高的追求。”这话的意思,无非是要打消买家的顾虑。

“这我相信,用业界的话说,昌达集团放弃这个项目,是为了做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马经理四十来岁,好像也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对实体制造业多少有些了解。

“马经理,根据你对项目的了解,不知你有什么打算?”关云天想接触实质问题。

“根据刘行长转达的信息和昌达集团提供的情况说明,我们也做了一些考察分析,今天来到这里,我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想接手这一项目。”

“既然如此,马经理认为应该先对项目报价,还是先搞清楚双关心的问题再说?”

没等马经理说话,刘行长道:“作为中间人,我建议你们还是先把相互关心的问题弄清楚,然后再报价也不迟。”

关云天点头道:“也好,马经理有什么问题,请尽管提出来。”

“我在想一件事,如果我们接手这个项目,是整体搬倒我们那里,还是原封不动,就地继续生产,这两个方案哪个更好?你们能不能给点建议?”这个问题恐怕是马经理最关心的,他想听听别人的意见。

关云天没想到老马会提这样的问题,“这可不好回答,原来你有就地继续生产的想法?”

老马点点头,“这也算一种方案嘛,但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同意,所以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如果项目转让给你,就地组织生产对你当然有好处,起码节省了机器设备的拆卸、运输和安装费,还节省了不少时间,另外,你那边的厂房建设,水电气等公用工程的配套,都需要投入资金和时间,这些事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往往麻烦不断,就地继续生产无疑是最佳选择,但对我们的利益却有损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