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238章 一事相求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238章 一事相求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云天奉行的原则是,任何事情,只要决定做,就力求做好。这次市里的旧城改造,关云天原本不想参与,后来听了领导陈述的一番利弊,他才决定让昌达地产参与旧城改造工程,因为不熟悉具体情况,还拿到了最不好做的两个片区,尽管这样,在每个分项,他仍然要求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至于利润倒在其次。

正如何副市长曾经所言,由政府主导的项目,的确利润不高,不过只要做好了,对企业影响力的传播,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在旧城改造完成后的一次表奖大会上,由市里主要领导给获奖企业颁奖,老薛代表昌达地产公司上台领取各种奖项,在随后的交谈中,领导问他,“你们昌达地产公司跟昌达集团是什么关系?”

“昌达地产是昌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怪不得昌达地产把旧城改造工程做得这么好,昌达集团是有担当的企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希望你们继续前进,更上层楼。”

“谢谢领导鼓励,我们会继续做有良心的企业。”

旧城改造彻底交工了,老薛还抱回来几块获奖匾牌,但是,指挥部蓝主任许诺的垫付资金结算,却没能完全兑现,现在还占用着昌达地产近两亿资金。

即使企业不缺资金,旧城改造项目本来利润就不高,工程竣工后再不能结算,这让关云天难以接受,他拨通了老蓝的电话,“领导,现在旧城改造完工了,你们指挥部已经撤销了吧?”

“形式上撤销了,机构还在,因为还有一些后事没有处理完。不过我回市府这边上班了。”

“所谓的后事,就包括企业垫付的工程款吧?”关云天道。

“工程款?对,包括没有结算完的工程款。”

“我想问问,拖欠的这部分工程款,什么时候能全部结算?”

“哎哟,这件事我也说不准,要看上面什么时候把款拨下来。”

“上头谁管这件事?”

“拨款单位当然是财政局,上头管这件事的,自然是主管财税的副市长咯。”

又闲聊了几句,结束跟老蓝的通话后,关云天翻出一个号码拨了出去,电话接通后,他说道:“领导,打扰你了!我是昌达地产公司关云天。”

“嗯,我知道。旧城改造完成了,你们做的不错啊!”

“既然答应你的事,我们就得尽力做好,免得辜负你的期望。”

“开完表奖大会后,常务会议对昌达集团大加赞赏,有人建议宣扬你们,被我泼了冷水,我说企业不想被打扰。”

“那就对了,你知道昌达集团做事从来不是为了出风头,多谢你为我们着想。领导,今天找你,我有一事相求。”

“哦,说吧,什么事?”

“旧城改造工程已经完工一段时间了,企业垫付的工程款至今还没结清,别的企业不知道,现在还欠昌达地产公司近两个亿。刚才问了指挥部的蓝主任,他说上级还没拨下来,我想问问这是怎么回事?”

“垫付工程款----,不仅你们,可能都没结清。”

“市里财政没往下拨吗?”

“准确地说,是因为另一件事,被临时占用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问领导,这笔钱得什么时候能还回来?”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帮你们催问一下。”

得益于昌达地产强大的资金垫付能力,才让参与旧城改造项目的员工能按时领到工资,据说另外三家参与旧城改造的开发商,都有不同程度的欠薪。

建筑企业欠薪是常事,不过有些情况并不是开发商故意为之,像旧城改造这样的项目,有预算,而且属于政府主导,按理说完全不存在拖欠工资的可能,不过,在投资跨度比较长的情况下,预算资金被挪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资金不能按时回归,该拨给企业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开发商欠薪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关云天催问后的大约一星期,他接到老蓝打来的电话,“关总,刚才下来一笔资金,指挥部拖欠你们那笔钱可以结清了,一会儿我让出纳给你们打过去。”

“哦,那就太好了!”

“不过上面特别叮嘱,让你们不要声张,因为只拨下来这么点钱,专门用于结算你们垫付的资金。”

“只给我们结清,难道还继续拖欠着其他开发商吗?”关云天觉得难以置信。

“你管他们干嘛?跟你们昌达地产结清工程款就得了。”

“是啊,多谢领导们关心。”关云天知道,这是何副市长催问的结果,否则,昌达地产这笔垫付资金,同样不知道何时结算。

......

最后两三个楼盘做完以后,昌达地产公司在县城的业务已经不多了,毫无疑问,下一步的重点自然要转移到华源市里。但是,要不要将昌达地产公司完全撤出县城?这让关云天有些犹豫。

毕竟,这里是昌达地产公司的发源地,而且这几年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也很迅猛,县城常住人口在不断增加。考虑到这些因素,在跟老薛商量以后,关云天决定在华源市设立正规的昌达地产公司办事处。

业务方面,如果县城有合适的建设用地,仍然需要进行土地储备,至于新楼盘的开发,则要根据常住人口的增加情况而定。

市里的第一个开发项目已经完工,在沈悦虹的精心策划下,得益于昌达地产在旧城改造中的良好声誉和口碑,楼盘销售异常火爆,购房者凌晨三四点就在售楼中心外面排起了长队。

跟华源市本地开发商比较起来,昌达地产公司开发的楼盘,不追求太高的容积率,小区绿化面积充足,休闲设施齐全,物业管理规范,更为主要的是,楼房建设质量优良,从不偷工减料,钢筋、水泥和砂石等建材,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就连素不相识的建筑质量监管部门也挑不出毛病,这在本地开发商中难得一见。

这样做的结果,即使昌达地产开发的楼房售价并不便宜,但利润却只有中等水平,财务部门把核算情况向关云天汇报后,他点点头,只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什么叫有良心的企业?无论做制造业,还是做房地产开发,关云天的原则永远是首先把事情做好,至于利润,凡是做企业的,没有不想挣钱的,关云天当然也不例外,但他认为那应该放在第二位,他看来,即使想追求较高利润,也只能通过科学管理,以降低成本的手段来实现,而不是搞歪门邪道。

随着在华源市的第二个项目开工,昌达地产在市里的土地储备已经枯竭,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

果不抓紧时间买地,在市里的业务将难以为继。

关云天再次拨通了何副市长的电话,“领导,华源市有多长时间没有举行土地拍卖了?看来市里财政不缺钱啊!”何副市长主管财税和土地资源,关云天跟他交往两三年了,相互已经非常熟悉,说话比较随便。

“你问这个干什么?难道昌达地产想买地?”

“正是。我们参与的旧城改造项目完成以后,县城的楼盘也收尾了,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市里,第一个项目已经基本销售完毕,现在开始建设第二个项目了。如果得不到土地储备,昌达地产公司在市里的业务将难以为继。”关云天道。

“你倒提醒我了,自从前年下半年你们参与那次土地拍卖会以后,去年整整一年,华源市也没举行过一次土地挂拍。好,我这就跟国土资源局联系,看看他们手里有没有资源。”

一个地级市,去年除了旧城改造,整整一年也没有新的土地资源投放市场,对于一个常住人口近百万的城市来说,渴望资源的地产开发企业绝不仅仅是昌达地产公司一家。

何副市长从土地部门了解到,现在不缺建设用地资源,只等市里开口,随时可以举行土地竞拍。

“还等什么?去年一年也没举行土地挂拍,地产开发公司都在渴望得到土地资源,华源市有好几家开发商,这回投放的资源最好多一点。”

关云天首先从何副市长那里得到了消息,第二天又收到来自国土局土地资源拍卖办公室的通知,邀请昌达地产公司于一星期后,参与土地拍卖会。

这次拍卖会,国土局投放了七宗土地,近一千五百亩资源,昌达地产公司组成了以关云天和薛建清为正副组长的竞拍小组,一共有八家大大小小的地产开发企业参与了竞拍。

昌达地产公司以昌达集团为后盾,前段时间因为成功借壳上市,昌达控股通过定向增发,融资近二十亿,所以,昌达地产现在资金宽裕,这次参与土地竞拍,关云天的目标是拍得两宗土地。

如果以昌达地产的资金实力,完全可以拍得更多宗土地作为企业的资源储备,但整整一年多没能得到土地资源的各家开发商,同样渴望得到土地资源,将心比心,即使有那个实力,关云天认为做事也不能太过分。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关云天跟老薛认为,第三和第六宗土地,是他们竞拍的目标。

拍卖开始后,因为第一二宗土地不在昌达地产公司的考虑范围之内,关云天指示昌达地产的代表干脆直接弃权,不凑热闹。

轮到第三宗土地,参与竞拍的有七家地产公司,看来,大家都认为这块地不错,毕竟好的东西总是容易得到追捧。

拍卖师宣布:“第三宗土地,起拍价每亩三十万!”

七家公司的代表全部跟随。

为了节省时间,拍卖师要求从第二轮开始竞价,“我们出价三十五万。”有企业代表率先报价。

没等拍卖师说话,其余六家齐刷刷全部跟随。

“我们出价四十万。”另一家企业代表报价道。

“四十万一次,大家是否跟随?”拍卖师举起了拍卖锤。

“我们出价五十万!”

“五十万一次,是否跟随?”拍卖师再次问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