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250章 不动声色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250章 不动声色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型制造业跟传统制造业的主要区别,就是高标准、高质量,不过汽车零配件项目有叶佳怡这位具有大洋彼岸名牌大学MBA背景,又在世界五百强做过部门高管的管理者领航,只要有合格的员工,产品质量完全应该得到保证。

尽管如此,关云天对质量问题还是格外重视,“佳怡,新员工的招聘怎么样了?”

“人力资源部正在做,据说已经差不多了。”

“人员到位后,要抓紧时间培训,现在离设备调试已经不远了,我的经验是,人员最好在设备调试期间到岗,这对他们加深了解设备和工艺流程大有裨益。”关云天道。

“培训分为文化基础和实际操作两部分,文化培训由昌达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实际操作由技术转让方负责,培训地点可能在外地,费用由昌达集团支付,这是合同中明确规定的。”

“凡是合同规定清楚的,一切按合同执行就是了。我想强调的是,在职工培训过程中,不要吝惜花钱,员工培训到位了,能给将来的生产管理带来很多好处,那真是事半功倍。”

“有件事我想了很久,在咱们的轮胎制造、炼油石化和自备电厂三个分公司,有很多优秀员工,按照此前的计划,在不远的将来,咱们就要从这些传统制造业退出,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把那些优秀职工调到汽车配件这边来?”

“哎哟----,”关云天显然从未考虑过这件事,“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考虑,似乎应该这样做,但现在咱们还没开始在上市公司减持,而且昌达集团要退出传统产业这件事,目前还处于保密状态,如果从那边大量往这边调动员工,恐怕会引起外界猜测啊!”

“这的确是个问题,但真要是退出了,把优秀员工留在那边也是可惜,另外,说不定很多职工也愿意回到昌达集团。”

“可以不动声色地做,前提是不要引起外界关注。”

......

昌达物业公司成立近三年了,头一年因为住户装修,各小区入住率并不太高,第二年,最先开发那些楼盘的十来个小区,入住率都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正是从第二年夏天开始,各小区的物业办公室陆续向物业公司反映上来不少问题。

袁国刚这个物业公司主管日常事务的副经理,在第一年基本无事可干,从第二年的夏天开始,事情就逐渐多了起来。

老薛虽然兼任昌达物业公司经理,但他是昌达地产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正在华源市主持几个地产项目的开发,他本身又是昌达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所以,根本无暇顾及昌达物业公司的管理工作。

这个时候,袁国刚就成了物业公司事实上的一把手,尽管他自称能力有限,管不了大事,只能做些具体工作,但目前面临的问题,看来必须由他决断。

袁国刚先把各小区反映上来的问题记录在案,他原本想跟物业公司经理老薛汇报,看一把手如何处理这些事,现在看来根本不现实,因为电话里说不清楚,他又很难见到老薛本人。

“嗨,先去各小区看看情况再说。”袁国刚觉得不能再等,否则时间长了问题成堆,解决起来将更加麻烦。

从第二天开始,袁国刚便不再窝在物业公司办公室,上班时间一到,他便从家里直接去小区的物业公司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班。

在袁国刚实地查看的第一个住宅小区,通过跟小区物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交谈,他了解到第一批入住的业主基本都能遵守入驻协议,稍后陆续入住的一些住户,干啥的都有,做蔬菜批发零售的,往超市送货的,卖煎饼果子地摊小吃的,摆摊卖鱼卖水果的,当然也有打工的。

“小区业主成分复杂了,管理起来更加困难,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只能尽力而为,就怕这样的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小区物业经理向袁国刚大倒苦水。

“我说句外行话,你们别见笑,物业管理这个行业,不就是个收钱干活的事吗?还有什么不好干的?”看起来袁国刚对基层工作不甚了解。

“袁经理,你没在基层干过,跟具体的业主打交道,很多事情想象不到。”小区物业办公室这位侯经理,以前是帘子布分公司的一名工段长,他跟袁国刚虽然是上下级,因为是老熟人,说起话来比较随便。

“说说具体情况吧。”袁国刚就是到基层了解第一手资料的。

据侯经理汇报,按规定,所有业主领钥匙办理入住手续时,物业公司均要与他们签订规范甲乙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每位业主对协议细则必须逐条查看,并一一认可,方能最终入住。

协议有一条明确规定,小区内只能停放小汽车,禁止各种货车入内,机动三轮、人力三轮、摩托车、电动车和自行车须在指定车棚停放。先期入住的业主,都很好地遵守了协议,那时小区的环境比现在更加整洁,车辆停放更有序。

“这样不是很好吗?”袁国刚道。

“如果延续这种状况,当然太好了!问题是本小区有一部分炒房者,他们离去后,各式各样的从业者陆续住进小区。这些购买二手房的业主,只需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并缴纳相关税费,他们与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根本不打交道,对业主应该遵守的规定一无所知。”

老侯停了停,“随着二手房业主的入住,每天晚上不仅有货运小卡车以各种理由从侧门开进小区,有些单元门外,机动三轮车、非机动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和自行车都有停放。为了保证出入通畅,小区保安每天晚上都要对违规停放的各种车辆进行清理。”

袁国刚点了点头,“就图少走几步,遇到雨雪天气,这些人宁愿把摩托车、电动车或自行车推进单元门的楼道里,也不愿意停放在车棚,我居住那个地方也有这种现象。”

“问题是为了保证出入安全,尽管麻烦,又费口舌,我们的保安也得去清理!”

“这没办法,因为那既是保安的职责,也是维护全体业主的利益,物业公司应该坚持这么做。”袁国刚赞同道。

“袁经理,如果业主们都像你这么想,事情就好办了。问题是这些车的车主没有几个愿意配合,他们要么不承认是自己的车,要么即便承认了,反而埋怨保安多管闲事,有几次遇到火气大的,说话十分难听,也把保安激怒了,车主和我们的保安差一点都要动起手来。”

“哟,这些人怎么如此蛮横?小区管理好了,大家住着也心情舒畅,这个道理他们都不懂?”

“道理他们肯定懂,如果车辆停放混乱,他们进出不方便,这些人比谁都着急。可是轮到自己,他们就只考虑自身利益,根本不顾别人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咱们的物业管理人员应该给这样的业主讲明道理,有些业主,尤其是购买二手房那些人,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不当。”

“嗨,我们没少讲小区规范的好处和重要性,多次在小区大门旁的橱窗里张贴宣传材料,还在小区门口给业主发传单。再说,都是成年人,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得着别人讲吗?”

老侯越说越激动,“我看问题的本职,还是这些人根本就没意识到,他们住在城市的小区里,还须要遵守什么规则。他们或许认为自己花钱买房,小区这个地盘就是他们的一亩三分地,

自己在小区里干什么,别人无权干涉!”

老侯还讲了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去年十月份的一天晚上,正赶上我值夜班,二号楼一单元的一个开厢式货车的业主,可能回来晚了点,他每天停车那个临时车位停了一辆轿车,可能是赌气,他就把自己的厢式货车停在轿车的后面,位置离得非常近。”

“这有什么问题吗?”

“轿车司机看见后不干了,据说他第二天早晨五点就要出门,后面的厢式货车顶的太近,他根本动弹不了。他找我们去现场处理,我们知道厢式货车车主住在一单元二楼,就把车主叫下来,让他把车挪挪位置。你猜他怎么着?”

“那就挪一把,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嘛。”

“袁经理,他哪有你这么好说话呀!这位业主不但不挪车,还说他花了钱买房子,是这个单元的住户,这个车位是他先占有的。”

“临时车位,哪有什么先占后占?他的车非要停在那个位置,往别处挪挪就不行?”袁国刚觉得这有点不可理喻。

“不仅如此,厢式货车车主还有一套理由,他说车里面的货都是送往超市的,车必须停在他的视线以内,他以前在农村居住就是这样的,进城后在别处居住也一直都是这样。停在这个位置,站在他家的窗户跟前正好可以看见他的车。”

“简直胡搅蛮缠!我就不信他晚上不睡觉,一直站在他家窗台前往外盯着!”

“我们向车主解释,小区公共空间实行无死角监控,没人敢扒他的车偷他的货。可无论怎么解释,他就是不肯挪动。僵持了好一阵子,我们劝他让一下,让轿车司机把车挪到别处,他倒是同意,可这个时候其他地方的临时车位都停满了,轿车司机却不愿动坑了。”

“如此僵持也不是办法,总得有人做出让步吧?”

“是啊,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我建议货车车主挪开位置,让轿车退出来,然后货车往前停,把轿车停在货车后面,二人才勉强同意了。最后,货车车主却问轿车司机,第二天早晨究竟几点走------他倒担心人家走晚了挡住他的道。”

袁国刚慨叹道:“有些人真是毫不利人,专门利己啊!不过这毕竟是个别现象,我相信绝大多数业主都是讲理的。”

老侯摇着头,“袁经理,你还嫌少呀?我觉得十天半个月遇到一次就够挠头的。不过,跟小区的违章搭建比起来,这的确不算什么。”

“对了,小区的违章搭建是物业公司必须管住的,否则,一旦开了口子,那就乱套了!”

“我们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但就在这个小区,有家业主让我们头疼不已。”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