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305章 区别大了!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305章 区别大了!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面对政策性风险,所有企业都处于被动地位,如果老板运气好人脉广,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损失,否则,将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在政策面前,即使再大的企业也显得渺小,除了无条件执行,基本没有别的选择。

政策要求关停中小型燃煤发电厂,任何人提出何种理由,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关云天本来就善于审时度势,他知道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面对现实,积极应对。

因为跟魏处长是老朋友,关云天也不怕对方笑话,他似乎有点得寸进尺,又提出了另一个请求,“魏处长,将来考虑补偿的时候,不知主要依据哪些因素?”

“哟,你想的倒长远,现在关停政策还没开始具体实施,补偿的事连八字还没有一撇,根本没提上议事日程,补偿依据更是无从谈起。”

“我是说如果将来有那么一天,涉及到补偿问题,还请魏处长帮昌达控股公司努努力。”

“放心吧,你们托我的事,我从来都是放在心上的。”

“那就多谢了!魏处长,我看你很忙,就不打扰你了。不知道给你买点什么合适的礼物,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你收下。”与此同时,关云天从包里拿出一张内存六位数的银行卡,放到老魏面前,随即大步离开了办公室。

“你,这----,”等老魏回过神来,关云天已经走出办公室好远了。

当天下午回到单位,关云天拨通了昌达控股董事长老段的电话,“段总,关于自备电厂关停的事,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实际情况不仅确有其事,而且马上就要具体落实了。”

没有听到利好消息,老段不免失望,“是啊,那就只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了。”

“不过你也不必过分悲观,刚才我从省城回来,跟省里职能部门的有关领导见了个面,才知道虽然同样都是关停,但顺序有先有后,并非一刀切,第一批和最后一批的时间差,长达两年之久。”关云天解释道。

“关总,第一批和最后一批,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最终不是都要关停吗?”老段无比沮丧地说。

“政策面前,一视同仁,当然最终都要关停,但先关与后关,区别大了!我去省城的目的,就是找有关部门说明情况,争取把昌达控股自备电厂的关停时间排在最后一批,而且已经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口头承诺。”关云天道。

老段对这条消息表现出了兴趣,“把昌达控股自备电厂的关停时间排在最后一批,起码可以延缓公司业绩的下滑,接下来总算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

“段总,刚才我说前后相差这两年意义重大,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地轻松一段时间,恰恰相反,企业应该利用这两年缓冲期,发展其他项目,弥补因为自备电厂的关闭而引起的公司业绩断崖式下滑。这两年时间很宝贵,如果利用得好,电厂的关闭对公司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这个想法虽然很好,但是,现在昌达控股管理层这些人对发展新项目一无目标,二无经验,恐怕我们在两年的缓冲期难有什么作为。”

如果让老段守摊,也许还勉强可以胜任,要让他发展新项目,开发新产品,确实勉为其难,因为老段以前从事的工作是采矿业,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般工业生产项目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对新产品新项目的开发,老段完全陌生。

说起来,老段还算诚实,如果不懂装懂,说不定将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但关云天跟上市公司没有直接关系,他只是个旁观者,顶多算个朋友,老段和老李托他办的事,他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再往下说,就显得有点多余了,“任何企业都有困难,家家都有一本难唱的戏,反正电厂关闭日期后延了,下一步究竟怎么走,你们管理层商量吧。”说完,关云天挂断了电话。

老段把关云天说的情况跟监事长老李作了通报,老李赞叹道:“关总这人就是热心,尽管他跟上市公司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又不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了自备电厂的事,还专门去省城托关系,把关停时间延期到最后一批,真是令人感动!”

“他还提到应该利用这两年的缓冲期,发展新产品新项目,用以弥补电厂关闭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建议虽好,但是咱们既没有目标,又没有经验,你说应该怎么办?”老段两手一摊。

要说对于工业产品和工业项目的熟悉程度,老李肯定比老段强得多,但老李潜心于中成药的生产与市场推广,对企业发展却缺乏考量,所以,他也提不出什么建议,不过老李终归对关云天更加了解,他认为关云天既然能提出那样的建议,说不定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认为这件事你最好还是向关总请教。”老李建议道。

“他跟昌达控股公司从来没有过交集,你认为他有办法?”

“表面上看他跟上市公司没有工作上的交集,其实昌达控股的每一个项目,都是通过他建设起来的,包括我们那个中成药项目,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也跟他的支持有关。而且他这个人大局观很强,考虑问题非常全面,长期作为大企业集团的董事长,站得高,看得远,解决问题常常能有奇思妙想。”

“走,咱俩再去拜访关总。”老段站起来就要往外走。

“这是你们管理决策方面的事,我就不跟着参合了,再说,现在你跟关总已经很熟悉了,用不着我陪,你就自己去吧。”

过了几天,老段在酒店订了一个小包间,他想邀请关云天吃饭,电话打过去,“关总,我是昌达控股的老段,今天下班后,晚上有空吗?”

“今天晚上----,段总找我有事?”

“如果你有时间,我想请你吃饭。我来昌达控股这么长时间了,咱俩也见过多次面,却从来没跟你相聚过。”

“段总如果有事,在电话里也可以讲,不一定非得坐到酒桌上。另外,你是外地人,到昌达控股任职,我应该尽地主之谊才对,以前我把这件事忽略了,今天还是我请你吧。”关云天这算接受了对方的邀请。

“来日方长,但今天一定是我请你,除了相聚,还有些事情需要当面向你请教,请勿推辞。”

“好吧,感谢段总盛情!就咱们两个吗?还有没有别人?”

“你觉得还需要邀请谁?”

“让新锐药业的李总也参加,你觉得怎么样?”

傍晚,在当地一家豪华酒店的小包房,关云天跟昌达控股的老段和老李见面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寒暄几句后,宾主入座,菜品和酒水安排妥当,老李突然冒出了一句:“关总这酒量,很少遇到对手吧?”

没等关云天说话,老段接话道:“哟,这么说,关总海量呀!不知道我跟监事长能不能把关总陪好?”

“酒分量饮,陪什么呀,咱们又不是外人,不管是谁,喝好就行,千万别喝醉,否则误事。”关云天道。

不一会儿,菜上齐,酒斟满,老段举杯道:“感谢关总赏光,为咱们的第一次相聚,干杯!”

三人同饮后,老段带头拿起筷子品尝菜肴,随后再次举杯,“近段时间以来,先是环保整改面临资金缺口,关总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难题,前几天,又到省里的职能部门找人帮忙,把我们的自备电厂关停时间推到了最后一批,李总,咱们一齐敬关总!”

“段总太客气了,你初来乍到,对情况不熟,我只做了两件力所能及的事,也算是尽地主之谊吧,没有必要挂在嘴上。”关云天总是举重若轻。

看起来老段也有不小的酒量,第一杯酒,他跟关云天同时六口喝干,老李显然不胜酒力,才喝了半杯,就面红耳赤了,能者多劳,两人也不攀他。

倒满第二杯酒,老段端起酒杯单独敬关云天,然后切入正题,“关总,前几天在电话里你提到一个建议,我认为非常有意义。”

“那天在电话里说了很多话,不知段总指的是那句话?”

“你说往后推迟这两年时间,对企业很重要,可以利用这段缓冲期发展新产品新项目,以此弥补因为自备电厂的关闭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是的,我说过这话。”

“我跟监事长非常赞同你的提议,但是,我们见识不多,经验有限,实在不知道如何是好。今天跟关总相聚,想就这方面问题向你请教,请关总明示。”

“你是说,在两年缓冲期内,昌达控股应该如何发展新产品新项目吗?说实话,我对这个问题也没具体考虑过。”关云天没想到老段发起的聚会,还有这样的节目。

“关总见多识广,处理过很多复杂问题,你帮我们考虑一下,看看上市公司在两年缓冲期内,做点什么比较合适?”老李也在一旁敲边鼓。

“哎哟,做新项目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人才,关键是确定一个新项目新产品,绝非一日之功,光是对产品市场的考察,就很费精力,这一点李总应该有体会。”关云天稍作停顿,像是想起了什么,“李总,你们新锐药业那个中成药,现在做的怎么样了?我是说规模和市场两方面。”

“规模已经是重组时的四倍,去年的产值接近一亿。”

“根据你们的调查,药品的实际疗效怎么样?”

“在同类中成药中,我们这个产品的疗效是最好的,不是凭空杜撰的数据,而是市场反馈的真实结果。”

“情况不错。从你们的角度看,这个药品还有没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空间?”关云天严肃地问。

“如果继续加强广告宣传,让医生和患者更多地了解这个药品,其最大规模可以做到四个亿左右。”

“要达到预想的目标,还存在什么样的困难?你认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加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