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315章 必备条件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315章 必备条件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晚的宴会结束后,宾主话别时,免不了客套一番,关云天向对方发出了邀请,老徐是项目的具体负责人,他也希望研究所尽快派技术人员去实地考察。

关云天知道,甲方不履行合同,乙方不可能派人来现场工作,于是回到单位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通知财务部,将中草药项目的启动资金,按合同约定,一次性付给时珍中草药研究所。

果然,十天以后,关云天接到研究所技术科老孙的电话,告知他们一行数人,将于三天后到昌达集团拜访,关云天当然表示热烈欢迎。

时珍中草药研究所一行五人如约而至,除了当时参与谈判的技术科长老孙、植物栽培研究室主任老冷、项目负责人文工,还有研究所的一二把手,关云天照例给他们热情接待,接风洗尘,客人们稍作休整后,老徐带着他们分乘两辆车,去北部山区参观核桃林,主要目的当然是考察山地,看看是否符合中草药的种植条件。

涉及三个乡镇,三四万亩山地,即使走马观花,从头到尾走下来,也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午餐时,老徐带着客人们去了条件最好的源水镇街道一家档次最高的饭店,镇上的领导知道后,非要出面请客,被老徐婉拒了,他认为这是昌达集团的业务往来,哪能让地方政府破费?

从最后一片核桃林出来,已是下午五点左右,因为有些地段和山坡道路不畅,汽车没法开进去,一天下来,老徐和客人们都走了不少路,爬了不少坡,上车后大家都感觉人困马乏。

车子从林区出来,还没开出乡镇,老徐接到关云天的电话,“我在县城已经预定了酒店,你带客人直接回县城就好了。”

傍晚六点左右,老徐一行到达预定酒店,到了包间一看,关云天和叶佳怡等集团高管已经在房间等候,“大家辛苦了,请入座吧。”关云天道。

在一番寒暄过后,酒菜已经上桌,关云天以主人的身份举杯相邀,大家推杯换盏,在完成了一套固定程序后,喝酒的节奏慢了下来,关云天端起杯子特意向客人们敬酒,然后说道:“研究所的几位领导看了我们的核桃林,大家认为那些山地怎么样?是否适合间作中草药?”

几位客人相互交换了眼神,主人提出了比较专业的问题,项目负责人文工和植物栽培研究室的冷主任,是此行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来此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考察此处的自然条件,这个问题只能由他俩回答。

文工放下酒杯,“今天从头到尾看了看,总体而言,这些山地都很适合种植中草药,但是将来的灌溉需要想想办法。”

“怎么,这种草药需要大量灌溉吗?”老徐问道。

“虽然不需要大规模灌溉,但干旱不利于草药的生长,总之,水分要适宜。”

“没关系,核桃也需要灌溉,我们的核桃林有一套灌溉系统,在给核桃林浇水施肥的时候,顺便连带草药都一起浇灌了。”

“徐总,核桃林采用什么方式浇灌?”

“用水泵从山下往山上打水,使用软胶管从山坡顶往下,一行行地浇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白了,核桃林采用的是漫灌的灌溉方式,中草药比较娇嫩,不宜采用这种方式。”植物栽培研究室的冷主任插话道。

“中草药如何浇灌呢?有没有适当的浇灌方式?”

“在间作情况下,最好有一套独立的灌溉系统。中草药跟其他作物或植物有所不同,旱了不行,涝了也不行,相对而言,这是一种比较娇气的植物。”

“冷主任,你就直说,需要我们采用什么浇灌方式?”关云天道。

“在山坡地上,最好采用滴灌的方式,滴灌的概念,大家听说过吗?”老冷说道。

“滴灌是一种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在一些科技新闻中见到过,具体啥意思不清楚,据说这项技术的发祥地是以色列,正是凭借滴灌技术,让以色列的沙漠变成了绿洲。”老徐道。

“没错,这是一种高效灌溉方式,为了保证中草药的稳产高产,我认为在山坡地跟核桃间作的情况下,最好采用这项灌溉技术。”老冷是植物栽培方面的专家,他在这方面颇有经验。

“既然非采用这项技术不行,冷主任,你们研究室有滴灌技术吗?”关云天问道。

“关总,我们从事植物栽培研究,不涉及灌溉技术。但是,滴灌技术已经融入相应的设备了,只要采购滴灌设备,就包含着相应的技术。”老冷解释道。

“哦,按照你们的意思,滴灌技术是本项目的必备条件?”

老冷点点头,“否则,很难保证草药的产量和质量。”

......

送走了时珍中草药研究所的客人,关云天跟老徐商讨中草药种植项目的计划安排,别看头一年等待新锐药业的扩产和时珍中草药研究所的种子制备,看上去似乎无事可干,实际上老徐负责的昌达新农公司一刻也不能停下来。

“幸好邀请时珍研究所的人过来实地考察,提出了增加滴灌设施的条件,否则,等项目正式展开,弄得咱们措手不及,就更被动了。”关云天道。

“可是,这也给项目增加了额外的资金投入,三万多亩地的滴灌设备,应该不会是一笔小钱,肯定要超出原来的项目预算一大块。”老徐忧心忡忡地说。

关云天没有接着讨论超额投资的问题,而是说:“呃,前段时间给县中医药管理办公室的报告,给他们送过去了吗?”

“一星期前就送过去了。”

“那就好,把同一份报告再准备两份,一份上报到发改局,另一份上报给科技局。”

“上报给这两个职能部门,为的是什么?”老徐不知关云天的用意。

“刚才你不是提到,因为增加滴灌设备,项目投资必将超出原来计划吗?从新闻资料中得知,滴灌技术在全世界的农业科技中,也算得上是比较新颖的技术,应该符合政策扶持的条件,为了解决引进滴灌设备的资金问题,我认为咱们可以寻求政策支持。”关云天道。

“你是说想用政策扶持的资金,解决滴灌设备需要的投资?问题是政策扶持那点钱,够不够所需的资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个职能部门的扶持资金肯定不够,两个、三个部门呢?退一步讲,即使最终还是不能完全依靠政策扶持,起码公司自筹的压力会小得多。”

“那倒是。好吧,我这就告诉办公室,让他们再准备两份项目资料,尽快上报到有关职能部门。”老徐道。

“另外,你找一家咨询机构,请对方帮咱们做个预算,看看这么大面积的滴灌设备,需要多少投资,再查一下全国都有哪些企业生产滴灌设备。”

老徐离开后,关云天抓起面前的电话拨了一串号码,电话接通后,他首先说道:“请问是中医药办公室的隋主任吗?”

“是的,请问你是哪位?”

“隋主任,你好!我是昌达集团关云天。”

“关总,你好!请问你有什么事?”其实,得知关云天打来电话,老隋大体知道他为何而来。

“隋主任,我想问一下,昌达集团那份中草药种植项目建议书,请问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关总,你问这个----?”

“哦,我想知道,根据你的判断,我们这个项目有没有得到政策扶持的可能?”

“这个......,我认为有这可能,但是,具体衡量标准掌握在市中医药管理局手里,县一级机构无权裁量此事。”

“隋主任,你们把报告送到市中医药管理局了吗?”

“我们几位主任刚看完你们的报告,准备这两天送到市中医药管理局审批。”

关云天早已猜到这样的情形,企业不主动上门督促,这些职能部门不会把企业的事放在心上,“隋主任,如果你不外出,我想现在过去拜访你。”

“拜访就没有必要了,有什么事你在电话里说吧。”老隋故意推脱道。

“电话里说不清楚,如果你不外出,我这就过去。”

不到半小时,关云天出现在老隋办公室,“关总日理万机,还亲自跑一趟,什么事这么着急呀!”老隋若无其事地说。

“隋主任,找你当然是为了我们那个中草药栽种项目的事咯。”因为有刘副县长上次的引荐,关云天跟老隋比较随便。

“中草药栽种项目怎么啦?你们不是已经开始筹备了吗?”

“不是说项目本身,而是我们申请政策扶持的报告,你不是说还没往市里报吗?”

“快了,这一两天就报上去。难道你专为这事而来?”

“按照你在电话里所说,审批权力和扶持力度都在市中医药管理局,为了顺利获得批准,并尽可能多地得到政策扶持,你认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关云天直截了当地问。

“什么也不用,一切工作由我们去做,毕竟昌达集团的项目归我们管辖,你们在单位等消息就可以了。”

老隋说的轻松,但关云天不会相信他的话,如果企业什么都不做,这些职能部门的办事人员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无动于衷,谁要是问起来,他们有的是搪塞的理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