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339章 赢面有多大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339章 赢面有多大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弄清了对方的来头,关云天让老薛回公司总部商量对策。在公司的小会议室,除了关云天和薛建清,还有昌达集团以赵律师为首的三名常年法律顾问。

“赵律师,你对对方的诉讼怎么看?”关云天首先说话,他想知道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在来开会之前,我们三个事先对这次诉讼交流过看法,我们一致认为,这不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件,对昌达集团构不成什么危害。在我们看来,这是对方在不了解昌达集团的情况下,仗着他们有点经济实力,做出的一次虚张声势之举。”赵律师道。

“哦,你能再分析的具体一点吗?”老薛道。

“他们的诉状里只有一项内容,也就是诉昌达地产公司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迁走他们家的祖坟,而这项内容完全不是事实!咱们既有人证又有物证,反倒是原告方,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他们根本举不出反证。所以,我认为咱们这边很容易应诉。”赵律师解释道。

另外两位律师补充道:“原告的诉讼请求有三条,第一二条,关于一百万精神抚慰金和在媒体上公开道歉,我们认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这件事又没对他们的名声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何来精神损失,哪里用得着精神抚慰和在媒体上道歉?这只不过是对方的一厢情愿罢了,法庭肯定不会支持。只有第三条,也就是帮助对方找到他家祖坟的迁往地点,即使不通过法院,于情于理,从人道的角度考虑,咱们公司也应该这么做。”

“如果真上法庭,你们估计咱们的赢面有多大?”关云天试探问道。

“百分之九十八。”赵律师答道。

“既然咱们有充足的理由和充分的证据,为什么不是百分之百?”关云天道。

“关总,百分之百的保票谁也不敢打,现实生活中,出人意料的逆袭事件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另一位律师解释道。

关云天想的比较多,他试图跟三位律师探讨可能出现的意外,“就这个案子而言,对方要想成功逆袭,你们觉得他会采用什么手段?”

“其实也没有什么新花招,不外乎用非正当手段收买法官。”

“他用这种手段在别的对手身上也许管用,想以此对付昌达集团,那他打错了主意!现在提倡司法公正和透明,我相信法官们的法制意识都很强,另外,杨氏兄弟以为自己有几个钱,就目空一切了,那只能说明他是坐井观天,没见过世面。”关云天道。

三位律师不住地点头称是。

“赵律师,你们三位放开手脚去操作,需要公司怎么配合,随时告知,原则就是把事情办好,把给昌达集团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另外,对方委托的是华源市的律师事务所,你们身处县城,对此有没有压力?如果觉得有必要,赵律师还记得京城那位王大律师吗?咱们可以花钱把他请来帮忙。”关云天道。

“那倒用不着,虽然对方的代理人是市里的律所,但这案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相信法官会秉公断案。再说,我们虽然身处县城,这些年涉及外地的官司也没少打,不缺这方面经验。”

老薛点点头,“三位律师信心十足,我们很欣慰,办案过程中如果需要配合,公司将会竭尽全力支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事后,三位律师对案情进行分析,发现这种民事纠纷案件,既可以由案发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要不咱们申请将案件转到富源县人民法院审理?”赵律师的同事提议道。

“嗯,在本地审理确实能省去好多麻烦,不过就怕原告不同意啊!我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这种可能吧。”赵律师担心道。

在跟关云天和老薛见面后的第二天,赵律师拜访了县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他想咨询案件转移的可能性。

在赵律师下海开办律师事务所以前,他和民庭庭长是同事,他们都在法院的同一个科室,这位庭长当时是副科长,老赵是骨干科员,两人关系还算不错。自从老赵下海做了律师,每当接手新的案子,他都主动征求这位老领导的看法,这位老领导当了民庭庭长后,俨然成了老赵的顾问。

见面后,没等赵律师说话,民庭庭长先问道:“怎么,又接到新的案子了?”

“是我们那个服务单位的案子,涉及征用土地上的一桩民事纠纷。”

“你是说昌达集团的案子吧?没事,他们起码不差钱,不过民事纠纷案子,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

“这个案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案情并不复杂,起诉地点在华源市新城区法院,根据案件性质,我想申请将其转移到咱们县法院管辖,你觉得有这个可能吗?”随后,赵律师将大致案情说了一遍。

“从案件性质判断,你们可以申请将案子转到富源县法院管辖,但是,如果被告和其代理人坚决反对,法院就不会同意你们的请求。其实,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在哪儿管辖都无所谓。”

“昌达集团的领导担心遭暗算,被逆袭,转到你们这里管辖,不是心里更有底嘛。”

“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现在谁也没那么大的胆子了,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没人敢在其中做手脚。案子现在的管辖单位是华源市新城区法院吗?我有个同学好像在那里当副院长,但有好长时间没跟他联系了,不十分确定。”

赵律师对此如获至宝,“是吗?你快核实一下,要是他还在那里当副院长,那就太好了!”

民庭庭长拿起电话,拨了个号码,电话很快接通了,“好久不见了,现在在哪儿高就?”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我们的高庭长。都这把年纪了,别想高就了,即使有位置,领导的目光里也只有年轻人,哪有老家伙们什么事呀!”

“听你这意思,还在新城区法院原地不动?”

“我不是说了嘛,一大把年纪了,还能往哪儿动呀!”

“也好,不操那份心,正好养老。”高庭长迎合道。

“老同学,这么长时间都没跟我联系,今天突然给我打电话,不是有啥事儿吧?”

“让你猜着了,既然你还在原来的位置,我想请你关照一个案子。”

“呃,你是庭长,这样的话不能随便说呀,让外人听见了影响不好。司法讲究的是公平公正,秉公判案,何来关照一说?”

“不是你想象那个意思,一个朋友找到我,他接受了一个属于你们院管辖的案子,因为不是本地代理人,他怕受到不公正对待,知道咱俩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同学,想请你关照一下,没有别的意思,只要公正对待就行。”高庭长道。

“哦,原来你是这个意思,我倒可以过问一下。那是个什么案子?赢面大不大?”

高庭长把案子大概情况说了一下,“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如果公正判决,在我看来,被告完全可以赢得官司。”

“嗯,我也觉得赢面比较大,这样吧,你让那位律师(代理人)过来跟我见个面,我再把他引荐给我们的民庭庭长,到时候最起码可以做到公正判决。”

在高庭长那位同学的引荐下,赵律师带着一些见面礼,去拜访华源市新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庭的贾庭长,通过一番攀谈,老赵又是副院长介绍过来的,贾庭长便跟他实言相告;“原告打这个官司没有多大意义。”

“贾庭长,你认为我们能赢?”

老贾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事实这么清楚,贾庭长,你说原告为啥要执意把官司打下去呢?”赵律师道。

“我要是原告律师的话,这个案子我不会接,因为基本没有胜诉的可能。也许因为原告律师从学校毕业时间不长,刚取得执业律师资格,想拿这个案子搏一把,博出名,或者对方代理人纯粹就是为了挣代理费,谁知道呢。”

“分析的很有道理,这两种情况也许都有。贾庭长,你们准备什么时间开庭?”

“这要看你们的应诉材料什么时候能准备好?”

“最多十天。”

“那就十天以后开庭,不过我还是觉得为这么点事对簿公堂很不值得。”贾庭长道。

“那有什么办法?人家非要告状,我们只能应诉,奉陪到底就是了!”

“作为当事双方,你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无可厚非,但我们作为审判机关,得考虑审判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依我看,还是先对案件进行民事调解,调解不成再开庭审理也不迟。”

“贾庭长,我们听你的,你说咋办都行。”作为企业的法律顾问,赵律师认为能调解成功是最好不过了,那将省去打官司的许多麻烦,节省很多精力。

“我跟原告方联系一下,跟他们晓之以理,你等我的电话。”

赵律师离开后,民庭贾庭长给原告代理人打电话,问他是否愿意庭外调解,对方表示要跟原告商量后才能决定。

其实,原告代理人岂能不知这桩官司赢面很小?他也不是想借这桩官司出名,因为业内都知道,靠打这种事实清楚的民事官司,根本出不了名。原告代理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挣代理费,既然委托人肯出大价钱打官司,那就打吧,丑话已经说在前面,不管官司输赢,代理费一分不少。

但是,当民庭庭长提出庭外调解时,原告代理人还是动心了,他也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贾庭长进一步告诉原告代理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这样的官司都没有多大意义,如果想要羞辱被告找回面子,法庭不可能予以支持,因为被告的举措从未有过那样的企图,至于精神抚慰,更是无从谈起!

原告代理人将民庭庭长的意思,原封不动地转告杨文健兄弟俩,对方态度相当强硬,他们根本不同意调解,声称官司非打不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