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344章 半个参与者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344章 半个参与者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星期三上午九点多,关云天办公桌上的座机电话响起了铃声,他接了起来,电话里是位女士的声音,“昌达集团关总吗?我是发改厅老魏。”

“魏处长你好!我是关云天。”

“你们的自备电厂关停工作,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正在准备,上次不是答应给两年缓冲期吗?这才不到一年呢。魏处长,请问你有什么指示?”

“谈不上指示,今天打电话,给你透露一个信息,也算是一项关系到涉污企业的新政策吧。”

“哦,请问是哪方面的新政策?”关云天对此很感兴趣。

“关于昌达控股公司自备电厂的关停时间,以前确实同意给两年缓冲期,这项承诺现在也没改变,但是,根据高层关于环境保护和传统产业过剩产能的最新指示,我们执行部门又提出了一项配套新政策,就是把关停时间跟政府补贴挂钩。”

“魏处长,你能说的详细一点吗?”关云天道。

“简而言之,就是不管涉及到哪家企业,涉污项目关停的越早,获得的政府补贴就会越高。”

“哼,这项政策很有意思啊!”关云天感觉有点茫然。

“这项政策的目的,就是鼓励企业尽早关停上次列出的那些污染项目。”

“我能理解政策的目的,但昌达控股公司那个自备电厂的污染治理效果相当不错,各项排放指标都达到了国内的最低标准,那是环保厅专家的结论。但是,这项新政策让企业感到左右为难,根据原计划,昌达控股自备电厂是最后一批关停项目,按照这个新政策,最后关停的项目,意味着基本得不到政府补偿。魏处长,是这个意思吗?”关云天道。

“就是这个意思,最后关停的企业,得到了缓冲期,补贴自然就要减少,甚至没有了,从道理上讲,也算是合情合理。”

“是啊,政策制定的滴水不漏。魏处长,你能透露一下,新政策中,政府补贴跟关停时间的具体关系吗?”

“马上关停的涉污项目,可以得到相当于其投资额度百分之二十的政府补贴,随后递减,最后期限关闭的项目,也许一分钱补贴也没有。”

“哦,请让我们考虑一下,再给你回复,好吗?”

“可以,在一星期之内给我答复就可以了,你们抓紧时间商量吧。”

放下电话,关云天根据新政策的规定,对目前面临的局面进行了一番分析权衡。从政府要求关闭自备电厂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如果再等一年关闭自备电厂,将两年的缓冲期用完,昌达控股将得不到一分钱补贴。要是提前一年关闭自备电厂,即使只得一半政府补贴,按照电厂当年三个亿的投资,昌达控股也能获得三千万补贴。

如今,昌达集团只是上市公司昌达控股的三股东,按理说关云天不应该操这份心,但既然有这样的人脉资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昌达控股公司吃亏。

关云天抓起桌上的电话,拨出了一串号码,“段总你好!我是昌达集团关云天。”

“关总,你有什么指示?”

“你是上市公司董事长,我哪敢有什么指示呀!不过有件事想跟你们通报,如果有时间,咱们能不能见个面?”

“可以啊,我去你那里吧。”自从就任昌达控股董事长以来,老段得到过关云天的多次帮助,尽管他年龄大了十来岁,却对关云天相当佩服,起码表面上也非常尊重。

“好吧,如果李监事长有时间,最好让他跟你一起来。”

在关云天的办公室,他首先把魏处长透露的新政策向昌达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和监事做了通报。

“这是个新情况呀!咱们应该怎么办呢?”老段焦急地说。

“我连昌达控股的股东代表都不是,说实话,这件事本来跟我无关,但是我知道了这个消息,就不能袖手旁观。我做了个初步分析,按照新政策,如果到了最后期限关停自备电厂,昌达控股公司可能一分钱补贴都得不到。”关云天道。

“要是现在马上关停呢?”监事长老李问道。

“还可以得到一半补贴,根据电厂当年的投资额度,算下来应该补贴三千万左右。”

“那就马上停掉自备电厂,赶快申请政府补贴。”老段当即表态。

“段总,电厂早晚要关停,但也不必操之过急,上面要求咱们在一个星期之内做出答复就可以,所以,对这件事应该通过分析,权衡利弊,再做决定。”关云天道。

“关总,你认为应该如何权衡这件事的利弊呢?”老李比老段理智多了。

“提前一年关闭电厂,得到的收益是三千万。如果不要补贴,自备电厂再坚持生产一年,又能收益多少?我认为应该主要从这方面权衡。另外,不要光算进项,电厂关闭后,员工善后需要的支出,也应该考虑进去。还有,没有了自备电厂,昌达控股其他项目的用电问题,特别是轮胎项目消耗大量电力,到时候需要跟供电部门协调,这些成本都不能忽略。”关云天提醒道。

“段总,自备电厂一年的产值利润是多少?员工工资和福利支出又是多少?咱们不能只看见三千万的政府补贴,这三千万用来给职工发工资,再加上福利支出,还能剩多少?用这个数据跟自备电厂每年的净利润相比,就能做出大致判断。”老李说道。

“具体数据需要通过财务核算才能知道,刚才把财务总监叫来好了。”老段对公司财务数据一般不感兴趣。

“财务核算可以过后让财务部门去做,还有一个问题,如果马上关闭自备电厂,近千名员工怎么办?我记得原计划是到了最后期限以后,李总他们的中成药扩产项目也已建成,正好让电厂绝大部分职工进入新锐药业。现在新锐药业扩产项目还在施工期间,不能接纳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些员工。”关云天提到的这个问题,跟经济效益无关,但关系到近千名职工的就业问题。

三个人都在提出问题,却没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场面一度陷入沉寂。对于这件事,关云天只是半个参与者,为了避免老段产生不必要的联想,有些话关云天不便说的过于直白,如果是昌达集团的事,关云天用不着这么举棋不定。

过了一阵,老李说道:“关总,要是综合考虑,这三千万补贴没有多大意思,我认为对昌达控股是弊大于利。”

“何以见得?你怎么觉得弊大于利?”老段巴不得马上关闭电厂,把三千万政府补贴拿到手。

“如果马上关闭电厂,上千职工这一年就要处于待岗状态,你得给他们发工资吧?即使按全额工资百分之六七十的比例发放,每人一年也得两万多,这三千万补贴用来发了工资以后,恐怕就所剩无几了。反之,要是继续生产一年,产值不说,扣除人员工资,管理费,福利支出,设备折旧,各种税费等等成本构成事项,每年总还有些利润。昌达控股是上市公司,为了全体股东的利益,我认为应该放弃补贴,继续生产。”老李分析道。

“关总的意见呢?”老段问道。

“我只是半个参与者,实际上没有资格提什么意见或建议,不过我觉得李总分析的很有道理,电厂继续运行一年,除去各种成本,起码有些利润。但三千万补贴,用来发了工资,可能剩不下什么钱了,要是还想做其他事情,也许就要出现亏损。”关云天道。

老段没把监事长老李的话当回事儿,但他非常重视关云天的意见,听对方这么一说,老段道:“咱们一共三个人,既然你们两位都认为要补贴弊多利少,那就放弃补贴,继续生产一年。”

“主要还是你们两位昌达控股公司的掌门人,你们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们一致决定放弃补贴,我就跟上面如实汇报,自备电厂继续生产一年,昌达控股充分利用最后一年的缓冲期,把替代自备电厂的新锐药业扩建项目尽快建成。”关云天道。

“说到新锐药业扩产项目,我们那里其实已经完成工程的一多半了,关总,昌达集团配套的中草药种植项目,进展到什么程度了?”老李作为中成药项目负责人,他一直关注原料配套事宜。

“据了解,进展还算顺利,只是中途增加了一个滴灌分项目,不仅多出了一大块投资,还让工期后延,经过努力,现在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明年开春即可进行中草药种植。”

“增加了滴灌系统?哟,你们这套种植技术现代化水平很高嘛!有时间去现场开开眼界。”老李对新技术很感兴趣。

“没办法,为了保证对新锐药业的原料供应,我们不敢懈怠,即使投资超出预算一大块,我们也认了。另外,欢迎你们随时来昌达集团指导工作。”

其实,因为处理其他事务,关云天也不知道中草药项目现在进展到何种程度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