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411章 不伦不类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411章 不伦不类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无论个体还是单位之间的合作,最难处理的问题,一般都是利益和权力的分配,会谈进行到现在,解决了两个最棘手的问题,一个是新材料研究院跟昌达集团对于工业化放大试验成果的占有比例,另一个是将来建成生产基地后,对产生利润的分配方案。

剩下一个问题,对于即将组建的项目工作组,由谁来主导?虽然技术由新材料研究院提供,但具体实施,包括从放大试验到生产基地的建设,无论组织管理还是所需要的资金,却完全由昌达集团提供。

对于组建项目工作组,新材料研究院准备了两套方案,如果工作组由研究院主导,他们进入工作组的人选除了两位技术专家,还有主管技术的林副院长和主管对外合作的朱处长,显然,研究院打算让林副院长出任工作组组长。

这件事当然不能由新材料研究院一方说了算,毕竟昌达集团是整个合作项目的唯一投资人,如果工作组不能由新材料研究院主导,也就是组长一职由昌达集团的人担任,除了两位教授和对外合作处的老朱,林副院长便不打算参与其中了。

对于由谁出任项目工作组组长,关云天其实并不在意,只要能够保证合作顺利,任何一方担任组长都无所谓。但是,为了项目合作成功,昌达集团需要投入巨大精力和财力,如果昌达集团不能主导这项工作,不仅于情于理说不过去,而且关云天也不会放心,所以,他倾向于让叶佳怡出任工作组组长。

中午在昌达集团总部食堂吃了工作餐,下午继续会谈,一直持续到四点左右,总算敲定了合作协议的具体条款。

“接下来,是不是应该把工作组的组成人员确定下来?”叶佳怡提醒道。

“是啊,一旦协议生效,就要进入工作状态,是该尽早把工作组成立起来。两位老总,你们昌达集团打算由谁进入工作组?”新材料研究院作为体制内单位,往往对契约精神有所忽视,更注重一件事由谁说了算,也就是谁的权力更大,这位朱处长长期在机关工作,对领导的意图当然心领神会。

关云天早就有了自己的人选,他未加思索,“我们准备让叶总负责这项工作,再给她配备两三名助手。”

“我们这边除了两位博士,还有朱处长,如果有必要,林院长也可以参与。”秦院长为自己的话留了余地。

“好吧,工作组的双方成员定下来了,会谈圆满结束,大家休息一会儿,晚餐应该庆祝一下。”关云天道。

“关总,工作组的双方成员虽然确定了,但是,谁来主持工作呢?没有人主持工作,成员们不就是一盘散沙吗?”秦院长道。

“是啊,没有人主持工作,成立工作组就失去意义了。秦院长,你觉得双方成员中,谁最适合担任工作组组长呢?”关云天把球踢到对方脚下。

“我们这边,林院长从事科研管理多年,管理这样的项目,具有丰富的经验。”老秦没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非常清楚。

关云天料到对方会有这样的考虑,他点了点头,“毫无疑问,科研管理方面,新材料研究院的领导,都是我们的老师。但是,即使暂且不提将来的工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对于先开展的工业化放大试验,在试验验证实验室成果的同时

也有试生产的性质,而且项目投资,建设管理和生产组织等等环节,也许叶总更有经验,更何况,她当年在陶氏公司做基层管理时,就负责过一个新型聚合物的试产,其过程应该跟咱们现在面对的情况类似吧?”

其实,只要对双方情况做个简单分析,便不难发现,最合理的安排,是叶佳怡出任工作组组长,新材料研究院对外合作处的老朱担任副组长。但是,老秦觉得新材料研究院论行政级别,是地市级的科研机构,即使昌达集团实力再强,也是一家民营企业,在这次合作中,堂堂新材料研究院,怎么能被民营企业领导呢?

秦院长这样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多年前是不削与民营企业打交道的,但这些年的现实情况,让他的想法有所改变,毕竟,再先进的科研成果,也需要通过企业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不过,即使通过实地考察,让他见识了昌达集团的实力,对昌达集团刮目相看,而且童伟他们的科研项目也需要跟昌达集团进行这样的合作,但要想让老秦坦然接受在合作过程中被昌达集团领导的现实,也有些难度。

“关总,我提个建议,要不让叶总担任工作组昌达集团一方的组长,林院长担任新材料研究院一方的组长,你觉得怎么样?”这是老秦提出的折中方案。

“这个----,”关云天觉得老秦的建议不怎么样,这简直就是不伦不类!不过,这次合作是昌达集团全面进入新型制造业的绝佳机会,关云天不会因为一些细枝末节影响到双方合作的大局,他稍微犹豫了一下,“可以,那就在工作组设置两位组长,各自负责己方的管理,并跟对方进行协调。”

对于这样的安排,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新材料研究院对外合作处的老朱,将来的协调和己方管理肯定由他负责,老林只是挂个名,但老朱无名无分,仅仅是个干活的,尽管他对这样的安排意见最大,但在两位院长面前,老朱只好将打掉的牙往肚里咽。

关云天和叶佳怡并未想得太多,各自负责己方的事务,其实更令人省心,唯一担心的,就怕在实际工作中推诿扯皮,无形中降低工作效率,这是他们不愿看到的。

在双方达成共识后,关云天说道:“秦院长的建议具有创造性,让双方感到棘手的问题最终迎刃而解,按理说我们都应该感到高兴,不过我也有个担心。”

“哦,关总担心什么?”老秦觉得奇怪。

“也许我的担心纯属多余,但愿将来在实际工作中不要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那对咱们的合作就没有任何好处了。”

“关总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我们会精诚合作,不会辜负双方的期望。”老林看起来也很愿意出任己方组长。

下班前草拟出了协议文本,定稿后,在文印室打印出来,关云天提议趁热打铁,双方领导当场签字盖章。

关云天的这一举动,想让对方知道昌达集团的办事效率。

送走了新材料研究院的客人,关云天马不停蹄地来到开发区管委会,为了落实高能蓄电池项目的合作事宜,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管委会申请放大试验和生产基地的建设用地。

这件事本应该由叶佳怡来做,因为她既是昌达集团总经理,又是这边的项目工作组组长,但叶佳

怡是外地人,平时跟地方职能部门很少接触,办这样的事,不是她的擅长。

当初那位为了帮朋友揽工程的管委会副主任老王,现在已经成了开发区管委会的一把手,关云天已经有五六年没跟这位王主任打交道了。

打听到老王的办公室,关云天来到跟前,伸手在门上敲了敲,听见屋里有回应。推门进去,老王楞了一下,非常诧异,“关,关总,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非要说什么风的话,那就是东风吧,紫气东来嘛,哈哈哈!”说笑了几句,关云天在沙发上坐下来,“我还怕你出差了,不在单位呢,抱着试一把的想法过来看看。”

“现在事情多,出差反而比以前少了。”老王起身要给关云天沏茶。

“我不喝茶,你忘了?刚才打听到,领导升官了,你也不跟我说一声,也好给你祝贺一番呀!”关云天接过杯子,自己倒了杯白开水。

“就提了半个格,没有什么值得祝贺的,要是把动静搞大了,传到有关部门那里反而不好,还是老实点吧。你还别说,咱俩好几年没接触了,我把你不喝茶的习惯真忘了。”

“怨我,应该隔段时间过来拜访,不过实在分身乏术,还请领导理解。”关云天道。

“嗨,拜访什么呀!各忙各的,不是更好吗?相互理解吧。”

“呃,石元强现在还跟你有联系吗?”

“自从那年因为跟你把关系闹蹦,我就跟他没啥联系了。”

“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在干什么?”

“县城就这么大,他的事多少也听说过一些,据说不像以前那样张狂了,现在收敛了不少,那帮跟他混的兄弟,在他身边也没有几个了。”

“石元强那一套现在根本行不通,靠不务正业养活一帮小兄弟,以为钱那么好挣?没有钱,谁再跟他混,那不是傻瓜吗?”

老王看着关云天,“关总,今天你来找我,不是专门为了打听石元强的事吧?”

“不,我只是随便问问,他的事不值得专门打听,你看看这个。”说着,关云天拿出一份一千多字的项目简介递给老王。

几分钟后,老王看完了项目简介,“这是昌达集团正在考虑的新项目吗?看上去属于高新技术呀!”

“不是正在考虑,而是马上就要准备实施。”

“那你找我----,需要我为你们做什么?”

“昌达集团位于开发区,我们要做新项目,找你当然是为了项目征地呀!”关云天道。

“项目征地----,这个项目需要占用多大面积?现在开发区的土地资源也不宽松,如果占地面积太大,我怕现有资源满足不了你们的要求。”老王有些为难。

关云天没把老王的话当回事,“首先,你说说县里的开发区是否欢迎这样的高新技术项目?”

“欢迎,当然欢迎!我们求之不得呢。”

“既然欢迎项目落户在这里,停留在口头上是不行的,如果你们无法满足项目用地,我们可以去市里的开发区,甚至去省城,我相信在那些地方,一定能找到这种项目的落脚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