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427章 两手准备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427章 两手准备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光说的不无道理,一个投资三亿多的项目,要想一下子转让出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一个地级市,能拿得出这笔钱的买主就屈指可数,即使有人出得起这笔资金,对这种收益稳定但相对偏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休闲游乐项目,却未必感兴趣。

“关总,处理滨河公园不能着急,不是说这件事很难,但想在十天半个月有结果,恐怕不现实。”大光道。

“但是,昌达地产公司在华源市的办事处即将关闭,除了滨河公园,办事处的其他业务已经全部结束,为了滨河公园这点业务,在华源市保留一个办事处,太不值得了!呃,你在社会上听没听说有谁对休闲旅游项目感兴趣?”关云天道。

“我不是说过嘛,有感兴趣的,但拿不出那么多钱,拿得出钱的,不知道对这种项目是否感兴趣。”

“那你帮忙在华源市打听一下,看看那些有实力的企业,有谁对滨河公园感兴趣。”

“关总,我觉得关于滨河公园这件事,你最好做两手准备。”

“哦,两手准备,哪两手准备?”

“第一手准备,当然是近期能够找到对滨河公园感兴趣的企业,如果谈的好,能很快达成交易那就最好了。第二手准备,就是找不到愿意接手的企业,看看应该怎么办?”大光虽然自己没有独立经营企业的打算,那是他不愿承担风险,其实他是个智多星似的人物,遇事很爱动脑筋。

“是啊,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手,可不就得想想下一步的打算嘛,但是,自从昌达地产公司成立省城办事处以来,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我是真没有精力考虑滨河公园的事,现在突然想起这件事,一时有点不知如何是好啊!”滨河公园是昌达地产公司华源办事处下属的三级企业,只是在筹建期间,关云天关注得比较多,开始运营以后,他几乎很少想起滨河公园的存在。

堂堂昌达集团的董事长,也有为小事发愁的时候,这是大光第一次看见关云天为难的样子,“关总,我冒昧地提个建议,如果滨河公园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可否实行承包经营?”大光提醒道。

关云天略一思忖,“承包经营----,嗯,可以考虑。”

“办事处可以按时关闭,不管是谁,一律跟昌达集团签订承包合同,这样一来,就什么都不耽误了。”

“哎哟,跟昌达集团签订承包合同----,问题是集团公司没有与之对口的部门呀!既然昌达物业公司还要继续存在,不如将滨河公园归到物业公司名下,让其成为昌达物业公司的三级单位。既然如此,又何必承包经营呢?只是改变一下滨河公园的隶属关系,按照此前的模式继续经营不就行了吗?”关云天不想把事情搞得很麻烦。

“归到昌达物业公司名下也可以,但毕竟不像以前那样有薛总或沈总直接领导他们,今后的滨河公园,有点山高皇帝远,为了堵塞漏洞,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我觉得最好还是让他们承包经营。”大光建议道。

“有道理!咱们一不做二不休,大光你别急着回市里,我把国刚叫过来,咱们马上讨论滨河公园的承包方案。”关云天想立即解决掉这些啰嗦事,也好集中精力做更重要的事情。

十来分钟后,袁国刚推门进来,关云天示意他找地方坐下,“国刚,昌达地产公司在华源市的办事处即将关闭,县里和市里的两处物业公司将按原样保留下来,你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变,因为办事处的撤离,对原来隶属于办事处的滨河公园影响比较大,经过权衡,我打算将其划归昌达物业公司管理,成为你们名下的三级单位。”关云天道。

“关总,我们是搞物业管理的,对管理公园可没有经验啊,大光你说是不是?”袁国刚道。

“不用你们管理,正是考虑到你跟大光都有自己的一摊工作,滨河公园处于山高皇帝远的状态,我决定让他们承包经营,由物业公司跟公园签订承包合同。”

“这倒没问题,单纯监督承包合同的履行情况,也增加不了多少工作量。关总,需要我们做什么?”

“把你跟大光找来,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下滨河公园的承包方案,下一步要抓紧时间落实承包合同。”关云天道。

“大光离得近点,对滨河公园的情况比我清楚,这方面你得多提建议。”袁国刚道。

“大家集思广益吧,我这里有一份滨河公园从开业至今的历年营业额和利润状况,第一年不算,从第二年算起,至今的三年中,营业额方面,每年有百分之三到五的增长率,利润方面,有百分之四到八的镇长。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之一,当然是经济指标,你们认为在今年的基础上,将营业额和利润增长率分别定为多少比较合适?”关云天道。

“关总刚才所说的利润和增长率,是公园除了开支后取得的全部利润,承包以后,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要求人家将取得的利润全部上交,否则就没有承包积极性了。我的意思,为了鼓励承包,应该将一部分利润让给承包人。”大光道。

“那是应该的,可是让出多少利润比较合适呢?”关云天道。

“说实话,管理那么大的滨河公园,不付出一定的辛劳是不可能的,为了体现付出与收入的关系,就滨河公园目前这个利润水平,我觉得承包者应该得到全部利润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袁国刚曾在生产一线待过多年,他知道做具体工作的辛苦。

“百分之二十,以滨河公园目前的利润为基准,跟现在生产一线的车间主任差不多,这个收入水平在当地还算可以,不知道对承包人有没有吸引力?”关云天道。

大光接了过去,“不是每年还有个增长率吗?正好把增长率当做一种激励措施,反正承包人的所得为滨河公园净利润的百分之二十,公园利润增长的越多,他的收入就越高。”

“不错,就以这种方式激励承包人,甚至都用不着跟他定经济增长指标,承包人自己就会努力提高增长率。”关云天对这种方式作了肯定。

“关总,我提一种极端状况,当然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许根本不会出现,但在讨论承包合同细节时,将其当成一个问题提出来,要是遇到了,也好避免唐突。”大光道。

“好啊,只要想到了,就应该说出来,咱们讨论承包合同,不就是为了未雨绸缪,堵塞漏洞嘛,你说吧。”

“假设,我是说假设,滨河公园现在每年的净利润是五百万,按照百分之二十的比例,年终应该分给承包人一百万,要是他把利润留下一百万,只上缴四百万,公司按照比例再返给他八十万,承包人岂不占了大便宜?这种情况应该如何避免?”大光道。

“哼,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确实应该想办法避免。这样看来,在承包合同中,还是要体现出甲方对经济指标增长的硬性要求。”关云天道。

“对,只要在承包合同中有明确的增长要求,大光提到的那种极端情况就能得到避免。在头一年利润额度的基础上,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他就不敢把应该上缴的利润私自留下来了。”

“还有一个主要问题,除了在经济指标上对承包人有要求,公园的设备维修归谁负责?如果由承包方负责,会不会存在过度维修,恶意增加运营成本,而承包人从中拿回扣的问题?”关云天也是绞尽脑计,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想出应对办法。

“关总提到的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出现,而且可以说,只要维修归承包方负责,就绝对无法避免。”大光道。

“要想杜绝或尽量避免出现过度维修,要么维修归甲方负责,要么维修由甲乙双方商定。归甲方负责,必然牵涉甲方精力,再说,我们这些人对公园那些设备基本不懂,真要完全归甲方负责,承包方可能还有意见,也许会说甲方耽误了设施的使用呢。”袁国刚认为这个问题不那么简单。

“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倒是可以避免过度维修,但会影响公园的工作效率,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承包方的不瞒。”

“大光所说承包方的不瞒,可以理解,但也不能为了迁就对方,就对明摆着的问题视而不见。记得有段时间,很多公知都在讨论公平和效率,有时候,为了公平,牺牲一点效率,也是值得的,我们不能为了效率,而置公平于不顾。任何事情都不能顾此失彼,就咱们讨论的这件事而言,承包方要求维修决策的高效率没有错,但要是为了他们的高效率而过度维修,大量增加滨河公园的运营成本,蚕食利润,对甲方就太不公平了!”关云天道。

“设备维修那就采取双方协商的办法,尽管我们都不是内行,只要甲方有人在场,承包方做事怎么也会收敛些。”大光道。

“我觉得只要决策时有甲方人员在场就可以了,平时根本不用管。你们是昌达物业公司的领导,全权代表甲方,有时间你们最好同时参与,实在忙不过来的话,国刚跟大光至少应该有一人在场。”这是关云天对两人的叮嘱。

“关总放心,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

“对你们两个,我当然放心,物业公司和滨河公园的事,就全靠你们了,没有大事的话,集团公司一般不会过问。”

“关总,在不打扰你工作的情况下,我们会不定时向你汇报工作。”袁国刚道。

“行啦,到时候再说吧。按照我的本意,还是想把滨河公园转让出去,别看搞了承包经营,一旦有人对休闲游乐项目感兴趣,我会马上坐下来跟对方展开谈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