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433章 不便打扰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433章 不便打扰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的确,在实施脱贫工程之前,包括关杨村在内的整个北部山区三个乡镇的数万村民,一直处于比较贫困的状态,那时,道路崎岖,村容破败,每个村委会连起码的活动经费都拿不出来,哪有经费招待客人?

七八年前,关云天响应县府号召,让昌达集团参与北部山区的脱贫工程,他用企业管理的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兼顾公平与效益,只用了四年时间,不仅使北部山区三个乡镇四万村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根本改善,也让昌达集团在扶贫工作中有所收益。

这些年来,包括春节在内,关云天每年都要回老家两三次,为了不打扰乡镇领导和村长支书,他尽量轻车简从,低调行事,但是,他老家关杨村的杨支书和关村长,却又千方百计打听他的行踪,一旦知道他回老家,就要千方百计请他吃饭。

关云天不想增加村里的财政负担,有几次,他干脆从城里带回老家很多食物和菜肴,直接把支书村长请到父母家里吃饭。还有几次,实在推脱不掉,跟着村长支书到了饭店,在饭局结束前,他暗示司机提前出去把饭费结了。

宾主落座后,村长让关云天点菜,“我对这里不熟,客随主便,你们随便安排吧。”关云天推辞道。

“到这里就为了那几道特色菜,关总不熟悉,你去安排吧。”杨支书吩咐道。

几分钟后,村长回到包间,“菜安排好了,喝什么酒?”

关云天抢先说道:“下午还有事,中午不喝酒。”

“关总,好不容易跟你见次面,多少喝一点,大家都不多喝,耽误不了你的工作。”杨支书道。

为了不扫主人的兴,关云天道:“那就少喝点,咱们仨一瓶酒,当地名酒就很好。”

“好吧,就喝当地酒。不过关总,我先声明,今天绝对不能让司机提前结账,否则我们的脸没地方搁。”杨支书道。

十几分钟后,菜品陆续上桌,席间,两位村官主动谈及村子里的一些情况,“自从核桃林间作了中草药,那些以前收入偏低的村民,现在的收入也增加了。”关村长道。

“哦,还能为低收入家庭增收,从哪方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关云天饶有兴趣地问。

“此前那些缺乏劳动力的家庭,他们既不能上山劳作,也不能去工厂上班,收入来源一般只靠山地出租费和村里的人头补助费,总体而言,这样的家庭经济收入处于全村平均水平以下。自从核桃林间作了中草药,为这些家庭找到了活干,他们的收入自然就增加了。”支书解释道。

“既然缺乏劳动力,这样的家庭又能干什么活呢?”关云天还是不甚明了。

“既不能上山劳作,也没法去工厂上班的,一般都是年龄偏大或体弱多病的村民,这些人虽然体力不足,但动手的活还可以干,中草药的清理晾晒和包装,就不需要太多体力,只要心细就能干好,村里把这些村民安排到中草药的收储岗位,既解决了需要的劳动力,又为年老体弱的村民增加了经济收入。不过归根结底,还是昌达集团为他们找到了出路。”关村长解释道。

“主要还是你们村里安排得当,不过以前真没想到村里那些年老体弱之人,其实到任何时候,他们都是应该受到关怀的弱势群体。”关云天道。

“是啊,这些人也是我们村委会重点关照的一部分人,他们的日子好过了,我们村委会肩上的担子也要轻松不少。呃,关总这次回老家,怎么只有你自己回来了?”支书道。

“今天既不是节假日,又不是星期天,孩子在上学,我是抽空回老家跟父母商量一件事,跟父母只待了一个多小时。对了,我还想请你们帮个忙。”关云天道。

“客气什么呀,只要我们能做到的,你尽管说就是了。”

“你们也知道,我父母已经年过七十,身边又没有人照料,这回我想把他们接到城里生活。”

“好啊,两位老人年纪越来越大,你们不在身边,你又那么忙,你姐离得也不近,要是老人有个头疼脑热,伤风感冒之类的情况,连个买药的人都没有。白天可以往村里的医疗点打电话,要是晚上呢?不就很不方便吗?”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两位老人开始不愿去城里生活,我好说歹说,总算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最后终于同意跟我进城。”

“哦,什么时候走,需要我们帮着搬家吗?”杨支书道。

“嗨,还早呢,一切顺利的话,也还要四五个月以后。除了他们经常穿的衣服,什么都不用带,所以,他们带进城的东西,小车的后备厢就能装下,用不着麻烦你们。”

“为什么还要等几个月呢?我还以为今天就要把两位老人接走。”关村长道。

“一方面两位老人在思想上得有个准备过层,他们本来就不太愿意进城生活,如果说走就坐,我怕他们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要是憋出毛病,那就太不值得了,我今天抽空回家提前几个月跟他们谈这件事,就是为了给他们留出准备的时间。另外,下一步昌达集团的所有高管都要去省城居住,我也不能例外,但我们可能还要等四五个月才能搬去省城,我们搬走后,腾出来的房子正好让父母居住。”

“云天,既然你们要去省城居住,你父母进县城住在腾出来的房子里,身边不还是没人照顾吗?跟住在村里没哈区别呀!”关村长直言道。

“不但有区别,而且区别很大。首先,虽然公司高管们都要去省城居住,但工作岗位还在县城的昌达集团总部,所以,我们平时仍然在富源县工作和生活,只有节假日和周末才去省城,平时下班后,我回到家里,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照料。另外,县城的医疗条件虽然跟省城没法比,但比村里还是强多了,要是他们有个头疼脑热身体不适之类的情况,处置起来也比较方便。”

“原来是这样!关总考虑的很周到,提前把情况告诉老人,让他们首先在思想上开始适应,等到四五个月以后,再把他们接进城去,对他们来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杨支书道。

“云天办事历来考虑的很周全,就得让两位老人有个思想准备,要是搞得很突然,即使跟你进城去了,心里也是惦记着农村这个老家。对了,你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忙?”关村长道。

“嗨,上午我跟老人谈这件事的时候,虽然工作做通了,但他们还真就是对村里这个老家放心不下。其实老人们多虑了,老家就这么几间房子,有什么呀,我告诉他们,我请村委会帮忙撘只眼睛,他们才放心下来。”

“你让两位老人放心地跟你进城生活,老家的房子有我们帮助看管,绝对没问题!”杨支书非常爽快地答应道。

关云天端起酒杯,“我敬两位村领导,让你们费心了!”

“这算什么呀!跟你对村里的贡献比起来,这根本不值一提。说实话,他们走后,把大门一锁,家里又没啥值钱的东西,谁还能把院墙拆了不成?就像你说的话,我们只是帮着撘只眼睛。”

“还有我姐也有可能抽空过来看看,两位老人每隔一段时间,也会回来转转。”

“就是嘛,让老人放心,关杨村民风淳朴,现在条件好多了,没有那样的歹人。”

......

随着昌达地产公司在省城第一个楼盘的竣工,关云天跟公司常务副总老薛商量,让他抓紧时间安排第二个项目的开工,因为土地稽查部门一只紧盯着昌达地产的开发进度。

“满打满算,到年底也就再开工一个项目,其余两宗土地,说啥也无暇顾及了。”老薛两手一摊,显得无可奈何。

“剩下的事我来办,你只管尽快把第二个项目做起来。另外,可能要抽调一两台施工设备到另外的工地。”

为了应对土地稽查部门的查处,几个月前,关云天通过发改厅魏处长,找到省城建委一把手邢主任,让他帮忙想办法。

现在离年底还有三个月,关云天正在按步骤落实老邢提供的建议,首先,抓紧时间开工二环以外的那个项目,第二步,年底之前,在省城开发区管委会附近那宗土地上,开始打桩挖地基施工。老薛在指挥第二个项目开工的同时,往管委会驻地调去了一台打桩机。

“薛总,那么大的项目,就这么一台施工机械,得啥时候完工呀?”操作打桩机的师傅对这样的安排很不理解。

“你们按照正常情况施工就行了,其他不用管。”

转眼到了年底,昌达地产公司当初竞拍的四宗土地,一宗已经开发完毕,第二宗正在开发,第三宗土地上,只有一台打桩机在施工,至于第四宗土地,除了一米多高的杂草,见不到任何开工建设的迹象。

这一切,都被国土局稽查科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

一天上午十点左右,关云天正在自己位于昌达地产公司省城办事处的办公室处理公务,听见门外有敲门声,“请进!”

推门进屋的,是三位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不用介绍,相互早就熟悉了,走在前面的中年人,正是国土局稽查科的李科长。

看见来人,关云天起身迎客,“欢迎三位,你们请坐!”根本不用询问,关云天完全知道对方的来意。

“关总,我们来的很巧呀!来之前还害怕你不在办事处。”李科长也不客气,转身坐在茶几旁边的单人沙发上。

“不在这里也没关系,有什么事可以给我打电话。”关云天用纸杯给三位工作人员沏了茶。

“关总,你应该想到我们找你什么事吧?”李科长问道。

“不知道,我从不猜测别人的目的,有什么事,人家自然会说出来,我又何必无谓地消耗自己的脑细胞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