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456章 从未强势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456章 从未强势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 关云天认为,作为合作伙伴,最起码的信任还是要有的,如果对任何事情都持怀疑态度,往后的合作还怎么进行?

也许感觉到了对方的不快,老陈马上换了一种说话方式,“关总,你别多想,我没有信不过你们,只是奇怪在我们化验室检测结果差不多的两个样品,在你们那里怎么就出现了偏差呢?”

“如果愿意听,我可以给你做出解释,第一,就像你已经知道的那样,丰源化工和昌达制药厂两个化验室的检测仪器,灵敏度是不一样的,含量很少的杂质,在你们的仪器上检测不到,在我们的仪器上却可以检测出来,这是事实,实际上两次结果在你们那里都是九十九点五左右,在我们这里相差也没超过百分之零点二,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另外,第一次样品是试验产品,这一次是大设备生产的工业产品,杂质稍微多一点,完是正常现象,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关云天道。

听了这番解释,老陈虽然觉得有道理,他却把已经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关总,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

“这么晚了跟你打电话,一个目的是向你通报样品检测结果,另一个目的,我想问问你,第一批产品有多少?”

“大概两吨左右,怎么......?”

“明天上午上班后,你安排业务员尽快给我们送货。”

“什么?给你们送货?这批原料药不是质量没达标吗?”老陈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让你安排送货,你就别管其他的了。”

“关总,你是说原料药的质量可以......?”老陈以为昌达制药厂把原料药质量要求降低了。

“原料药质量怎么啦?陈总,你可别多想,咱们签订的合同长期有效,原料药含量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八的要求只能强化,不能放松!第一批含量差百分之零点一,我们可以容忍,第二批必须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关云天严肃地说。

“好的好的,明天一早,我安排业务员发货。”

“这是一方面,另外,你要抓紧组织生产,让生产部门严格工艺条件,强化管理,认真操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只有把原料药质量提高了,咱们之间的合作才能持续下去。”关云天道。

“是啊,关总言之有理,管理有方,以后我得多想你请教。但是......,有件事我想请你帮个忙。”老陈支吾道。

“帮什么忙?”

“你知道,原料药含量提高百分之二,我们的原材料和水电气消耗自然同步增加,生产成本也就随之提高,先前的原料药销售价格,我们给昌达制药厂打了九二折,现在成本增加了,打折优惠我看应该取消了吧?”

“哦,取消打折优惠?”关云天觉得老陈在小的方面算得很精,不过他也理解对方的想法,任何企业经营者,都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售价,使企业利益最大化,老陈的想法无可厚非,但现在谈这个问题还为时尚早,“等你们把产品质量做稳定以后,再谈这件事吧。”

“关总的意思,只要我们的产品质量能稳定在百分之九十八,就可以把原料药的售价恢复到正常的市场价格?”

“我没这么说,我的意思,等

你们的产品质量稳定后,再谈打折多少的问题。”

“那就是说,即使原药质量符合要求,你们仍然要求价格打折?关总,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分强势了?”

“笑话!正常的讨价还价,怎么叫过分强势?昌达制药厂是丰源化工的最大用户,而且承诺二十吨结算,基本不压货款,难道我们还不能有一定的价格话语权?经营企业这么多年来,昌达集团无论处于多么有利的地位,我们跟外界打交道都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从来没有过你所说的强势。”关云天纠正道。

老陈觉得自己的话确实有些欠妥,“是啊,买卖双方都有议价权,但是,我们的成本提高了,效益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损失。”

“陈总,咱们都是做经营管理的,管理出效益这句话你听说过吗?意思是无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产品,效益的好坏关键在管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仓储、销售和回款,任何一个环节都跟效益有关,只有把管理做好了,才能使成本最低,效益最好。至于销售价格,当然也很重要,但具体是九二折还是九三折,对企业效益影响真的不大。”关云天道。

“我赞同你的说法,看在咱们合作伙伴的份上,昌达制药厂多少总得帮我们承担一点吧?”老陈打起了感情牌。

关云天不想在这种小事上浪费精力,“好吧,原料药质量稳定在百分之九十八以后,价格调到九五折,不要再讨价还价了!”

第二天中午时分,丰源化工的业务员将原料药送到了昌达制药厂,下午上班后,叶佳怡让化验员取样检测,结果显示,含量为百分之九十七点九五,基本可用。

制药厂终于结束了放假,员工们回到了岗位,一切又步入正轨。原料药质量提高后,重新生产的第一批药品很快就出来了,经检验,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这个进步应该说不小。

但叶佳怡不会满足于这样的成绩,她对管理的要求近乎苛刻,“现在原料药的质量已经提上来了,为什么还有百分之五的不合格率?原因出在什么地方?”叶佳怡把生产经理许威叫到办公室,跟他探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许威看来,百分之九十五的产品合格率已经相当理想了!在天源公司那会儿,制药厂的成品合格率才**十,公司高层也没有人过问,面对叶佳怡的问题,许威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他确实不明白原因何在,“叶总,我想不起来哪个地方还做得不够好。”

“哟,在你看来生产过程已经做的尽善尽美,无可挑剔了?”

“不敢说无可挑剔,但自查自纠的话,我实在找不到原因。”

“嗯,你认为生产过程的关键岗位在哪里?”叶佳怡道。

许威想了想,“利用原料药生产成药,在原料药质量能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我认为投料计量是关键岗位。”

“我也这么认为,其实生产成药的过程比较简单,只要有责任心,严格按规程操作,成品合格率做到百分之百都不应该是难事,但咱们现在才做到百分之九十五,原因是不是在计量不准?”

“可是叶总,计量岗位的几名操作工,以前都经过了技术培训,他们应该没有问题呀!”

“精密计量,有仪器把

关,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看似简单,但正如前面说的那样,责任心才是最重要的!从操作记录上,看不出任何问题,有些善于投机取巧的操作工,责任心不强,在操作记录上造假可有一套,让管理人员找不到问题所在,但事实摆在那里,产品合格率说明了一切。”叶佳怡当年在陶氏化学做了两年的基层管理人员,她对生产一线的情况非常熟悉。

“是啊,从操作记录上看不出任何问题,怎么就能断定原因出在计量岗位呢?难道真有人在操作记录上造假?如何才能找出造假之人呢?”许威发出一连串疑问。

“怀疑问题出在计量岗位,这个很好理解,因为你也承认,计量是关键岗位,只有这个岗位对产品合格率影响最大。现在看来,有人在操作记录上造假,是确定无疑了,要找出造假之人......,计量岗位一共有几名操作工?”

“一共十二名计量操作工,分为两班四组,两班倒,每班两组,每组三人。”许威道。

叶佳怡略一思忖,“用排除法,暗中将每个班组的产品及其合格率分开,并形成对应关系,就很容易将没有问题的班组挑出来,排除在外,然后用类似办法再对可疑班组进行进一步考察,最后将没有责任心的员工找出来。”

许威连连点头,“叶总,你这办法还真有科学道理,但是,如果涉及到多人多班组,情况可能就要复杂一些,用的时间相应也要多一些。”

“时间不是问题,只要把那种不负责任的员工找出来,对提高产品合格率有好处,那就是对企业增效的贡献。”

从第二批开始,许威按照排除法,只通过五个批次的生产投料,就锁定了两个班组的嫌疑人,经过暗中的进一步观察,最终找出了计量岗位的两名员工,确实缺乏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

许威不愿得罪人,他向叶佳怡请示:“叶总,人已经找出来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还是把她们交给你吧。”

“你是制药厂的生产经理,有权作出处理决定,交给我合适吗?”叶佳怡没有时间管这种事。

“你是公司高管,有权威,还是你来作出决定比较好。”

叶佳怡看出许威在故意推脱,“好吧,你把她俩送到我这里来。”

不一会儿,许威领着两位三十出头的女工来到叶佳怡办公室,“叶总,我把她们领来了。”

“好,你先回去,我跟她俩谈谈。”

许威离开后,叶佳怡让两位女工坐下,然后说道:“你们的事情,许经理已经跟我说了,不知道你们是否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见两位女工低头不语,叶佳怡继续道:“你们的行为属于对工作不负责任,直接后果就是降低了产品合格率,将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

“叶总,我们知道错了。”

“仅仅认错是不够的,你们还应该清楚自己的行为有多大的危害性。两位也是从天源公司过来的,想必应该知道天源公司因为什么破产?天源公司制药厂的药品卖不出去,库存积压,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最后转不动了,只能宣布破产。药品卖不出去的主要原因,就是产品合格率太低,药品成本太高。以前的天源公司破产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