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463章 难得的机会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463章 难得的机会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想想也是,现在才做了第一次实测,根本不可能以此决定选用谁的产品,老万不敢打包票,完全在情理之中,对于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从最初的测试到最后定型,这样的实测起码要进行十次以上。

不过,作为科研成果评奖的主要依据之一,一次实测获得的结果,也许就够了。

一方面,叶佳怡让有关人员将乘胜汽车公司的实测数据填报到科研成果的申报材料之上,另外,她要跟新材料研究院的项目负责人探讨进一步提高电池性能的途径。

昌达集团跟新材料研究院合作开发高能蓄电池项目,名义上甲乙双方都派出了合作组组长,甲方组长是新材料研究院的秦副院长,乙方组长则是昌达集团的总经理叶佳怡,实际上,新材料研究院那位秦副院长只是挂个名,在昌达集团进行的工业化试验,技术工作完全由项目负责人童伟博士的团队负责,其他事宜都是叶佳怡组织昌达集团的资源完成的。

为此进行的一次联席会议上,本来要求甲乙双方的所有人员参加会议,但甲方的秦副院长以抽不出时间为由,委托项目负责人童伟博士代表他行使甲方的权力。

叶佳怡向与会者通报了样品电池在乘胜汽车公司的实测情况,“总体而言,咱们的产品第一次实测结果还不错,综合得分名列五家电池厂商的第一名。尽管如此,现在还远未到庆祝胜利的时候,原因有二,一方面电动汽车配套的动力电池,无论选用任何品牌,都需要经过多轮实测,目前的结果只是众多实测中的第一次,说明不了太多问题。第二,即使这次实测结果,昌达牌电池的表现也并非无懈可击,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很大的改进提高空间。”

童伟完全赞同叶佳怡的观点,“本身我们的固体电解质和电池隔膜的性能也还未达到理想状态,目前只是工业化试验的第一步,往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叶总,你对乘胜汽车公司那边的实测情况了解的比较多,我们很想听到应用单位对产品性能的评价,他们的意见,是我们下一步改进提高的方向。”

“首先,乘胜汽车公司的下一次实测随时都有可能实施,现在他们也在总结经验,分析数据,我估计把上次实测的数据分析的差不多了,就要开展下一次实测,所以,我建议你们尽快改进工艺,尽早拿出改进后的样品。根据上次的结果,他们的项目顾问建议,昌达牌蓄电池目前的续航里程这项重要指标要继续保持,要改进影响充电速度、使用寿命、耐候耐老化性能等指标的工艺条件。另外,咱们的产品性能暂时领先,后面的几家企业却在紧追不舍,这一点我想提请大家注意。”叶佳怡道。

“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我们的试验团队抓紧时间工作,不辞辛苦,向市场推出最好的产品。”

“对,向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童博士的想法跟昌达集团不谋而合。虽然咱们的高能蓄电池不仅应用于电动汽车,在其他领域也有很大市场,但最现实、

单一用户用量最大的用途,就近期而言,还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现在,我们正好遇到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昌达牌电池能够成为乘胜汽车公司电动车项目的首选动力系统,昌达集团跟新材料研究院合作的项目,就成功了一多半!”叶佳怡道。

“叶总说的没错,如果我们的电池能成功应用到乘胜汽车公司的电动车上,我们团队在未来若干年的科研经费都会很充足。”

做民品应用研发的科研机构,其科研经费的来源,绝大多数要靠科研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如果成果得不到转化,科研经费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在这方面,新材料研究院跟昌达集团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既然事情已经很清楚,我就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请各位抓紧时间工作,童博士,需要昌达集团配合的事情,请尽管提出来,不要怕给我们添麻烦。”

在昌达集团的全力保障下,童伟试验团队的科技人员,紧锣密鼓地分析了合成固体电解质和电池隔膜的各种影响因素,他们改进了原料配方,优化了制备过程的工艺条件,按照重新制定的方案进行试验,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又生产出了第二批固体电解质和电池隔膜样品。

没等乘胜汽车公司那边通知,叶佳怡便要求童伟的试验团队将第二批样品加工成整装电池,准备提前送过去,这一次她没亲自出面,而是给乘胜汽车公司电动汽车项目的顾问老万打了个电话,“万总,我们把第二批用于实测的样品电池送过去了,我让跟车的业务员直接找你,到时候请你接洽一下。”

“哟,第二批上路实测可能要十天以后才能进行,你们现在就把样品送来了,难道很着急吗?”

“一点都不着急,但昌达集团是家大企业,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整天围着这件事情转,我想,既然已经做好了供实测用的样品,不如把它提前送过去,免得等待通知。”

“也倒是,不过你们这批电池性能有所提升吗?据我所知,其他跟你们竞争的企业都做了改进。”

“万总放心吧,从你那里知道上次实测结果后,我们这边的科技人员就重新研究了工艺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经我们自己测试,这批电池的各项性能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你们是有备而来啊!叶总,你跟我交个实底,昌达集团是不是早就盯上乘胜汽车公司的电动车项目了?”老万道。

“不能说早就盯上了,但我们确实在一两年前就关注你们的电动汽车项目。”

“原来如此!看来你们跟科研单位合作开发高能蓄电池,是为乘胜汽车公司的电动车项目量身定制的呀!”老万从内心佩服昌达集团这种紧盯市场的眼光。

“其实你要说量身定制也到未必,因为我们的高能蓄电池项目,有百分之六十瞄准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有百分之四十准备用于其他领域。”叶佳怡道。

“不得

不说,你们这个项目选的很好,眼光独到。高能蓄电池这种储能装置,在新能源逐渐兴起的情况下,将来确实有很大的市场,关键要看电池容量、充电速度和使用寿命,如果有关性能得到突破,这个项目前景非常广阔!”老万赞赏道。

叶佳怡并未在意老万对项目的评价,她关心的是另外的事情,“万总,你知道第二次上路实测的确切时间吗?”

“确切时间现在还没定,估计应该在十天半个月左右,你怎么对这件事如此关心?”

“知道确切的实测时间,不就知道大概什么时候出结束吗?我想在第一时间知道实测结果呀!”

“嗨,你还是该干嘛干嘛吧,用不着惦记这件事,一旦实测结果出来,我自然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你!”

“哎哟,那就多谢万总了!在你方便的时候,请到我们这里做客,昌达集团这几年又有了不少变化。”

“谢谢叶总邀请!到时候再说吧。别拿我当聋子的耳朵就行,我可不是摆设,上次实测结果出来后,难道不是我第一时间通知你的?”老万退休前是乘胜汽车公司的总工程师,这些年来,昌达集团跟他的交情也不浅。

“再次谢谢万总!这些我都记得。”

这年年底,以昌达集团名义申报的科研项目----新型高能蓄电池的开发与应用,获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因为事先早有约定,包括关云天和叶佳怡在内的昌达集团有关领导放弃了科研成果署名权,所以,获奖人都是新材料研究院的有关人员。

颁奖方告知获奖单位,颁奖仪式结束后,有新闻发布和记者采访等环节。准备出席颁奖仪式的童伟等人有点犯难,在跟记者互动过程中,他怎么回答有关问题呢?谈到科研开发方面的事当然好说,那属于他的本行,要是记者问到企业方面的问题,他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这又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你代表昌达集团回答就是了,记者不会调查你究竟是不是昌达集团的人。”叶佳怡道。

“要是记者问到企业的发展规划、中远期目标之类的,我对你们企业的情况又不是太了解,那岂不是要闹笑话?昌达集团可是闻名全省的大企业,我要是说错了,对你们的影响不太好吧?”

“嗯,这种情况倒有可能,但是我们没在获奖材料上署名,昌达集团的人出现在获奖现场不合适呀!”

“其实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外人都以为我们是昌达集团的人,你这个昌达集团的总经理出席颁奖会,不是更加顺理成章吗?只是让你有点委屈,没跟我们上台领奖,却要跟我们一起应付记者的采访。”童博士道。

叶佳怡权衡再三,“嗨,署名权是我们主动放弃的,这样的奖项对我们个人也没啥用处,谈不上什么委屈,要不,我就陪你们走一趟吧。”

“谢谢老同学!其实,我觉得你代表双方出席颁奖会最合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