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470章 巧妙的否决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470章 巧妙的否决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老许提出的结算方式,关云天和叶佳怡都感到莫名其妙,昌达集团跟乘胜汽车公司在汽车配件业务上一直合作得很好,在蓄电池的这件事情上,老许突然来了这么一出,这是对昌达集团不信任?还是要双方风险共担?

无论如何,昌达集团跟乘胜汽车公司是两个不同的单位,这种结算方式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许总,恕我冒昧,请问你能说明一下提出这种结算方式的原因吗?”叶佳怡道。

“原因?乘胜汽车公司是你们的用户,我们有权提出自己的建议,还需要原因吗?”

“许总,毕竟这只是你的单方面想法,是在跟我们商量,作为供方,我们也有不同意这种方式的权力!”商务谈判,关云天希望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下平等协商,如果对方试图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抢占话语权,关云天也愿意争锋相对。

气氛瞬间变得有点尴尬,老许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咄咄逼人,他缓和语气道,“对,关总说的没错,我的建议只是供双方商讨,你们当然有权拒绝,只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昌达集团的蓄电池已经开发出来了,通过实测性能又不错,今天咱们坐在这里商谈供货合同,就是想千方百计把这件事情促成。”

“是啊,昌达集团已经开发出了性能优异的蓄电池,乘胜汽车公司也把电动汽车项目提上了日程,下一步只需双方相向而行,就能把项目推向成功,不过许总突然提出这种新的货款结算方式,令我们有点费解。”叶佳怡道。

“相向而行,叶总这个词用得好!我提出这个新的结算方案,就是为了双方在推进项目过程中相向而行。”

叶佳怡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对方,“许总,这两者挨得上吗?”

老许端起面前的茶杯呷了一口,不紧不慢地说:“关总叶总,不知道你们对电动汽车这个行业是否了解?”

关云天和叶佳怡相互交换了眼神,然后说道:“了解一些,不过也许没有你们业内人士了解的那么清楚。总体而言,它是政策支持的产业,这样说没错吧?”

老许点点头,“完全正确。但是,这个产业却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接着,老许谈了他对新能源汽车的看法。

应该说,老许的绝大多数观点对关云天和叶佳怡并没有新意,因为在蓄电池项目调研过程中,他们对电动汽车行业也做过深入了解,从有关专家那里知道了这个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但老许谈到的电池维护和回收处理倒是第一次听说。

“许总,既然电动汽车行业面临这么大的不确定性,当初乘胜汽车公司又怎么要开发这个项目呢?”叶佳怡道。

“不确定性并不等于行业没有希望,另外,为了应对环保压力,所有车企都在关注新能源汽车,乘胜汽车公司作为大型车企,我们在这方面当然不能落于人后。”

“面对这么大的行业不确定性,项目又进展到如今的程度了,乘胜汽车公司打算如何应对呢?”其实,从蓄电池货款结算上的节外生枝,关云天就大体判断出老许的想法,但他要让老许明确无误地自己说出来。

“我是这么想的,”老许顿了顿,“你们知道,蓄电池在电动汽车整车成本构成中,占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相当大的份额,我提出这种新的货款结算方式,就是应对行业风险的一种考量,通过供应商把风险分散了,我们面对的风险自然就会降低一些。”老许坦诚道。

看到对方的想法跟自己的猜测一致,关云天反倒释然,“风险共担,转嫁风险,许总这一招在经营上确实值得称道,暂且不论我们是否同意这种做法,如果我们答应的话,那就不是纯粹的供需关系了,而是一种合作关系,既然是相互合作,在电动汽车项目的经营管理方面,昌达集团就应该获得一定的话语权。”

一直以来都习惯于自己说了算的国营企业老总,哪容得别人跟他分享权力!关云天话音刚落,老许马上接了过去,“作为零配件供应商,跟整车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是正常的供需关系,零配件供应商跟整车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没有任何相干,但是,按照许总的意思,咱们之间就成了一种合作关系,你想想,作为合作方,我们的蓄电池占了整车成本的百分之三四十,难道我们不应该按比例分享整车项目的经营管理权吗?”关云天两手一摊。

虽然老许跟关云天很熟悉,但他从来没跟对方在谈判桌上打过交道,原以为自己为新的货款结算方式找出的理由,能让关云天和叶佳怡口服心服,没想到关云天提出了分享经营管理权的要求,这让他始料未及,但自己手中的权力,岂能随便让给一家民营企业!“关总,不管你们的蓄电池在整车成本中占多大比例,昌达集团毕竟只是我们的配套企业,还从来没听说过配件供应商分享整车生产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先例。”

“是啊,我也没听说过这样的先例,事实上,昌达集团管理层人手有限,我们对分享这样的权力并不感兴趣,那就让昌达集团跟乘胜汽车公司的蓄电池购销业务回归正常的供需关系,货款该怎么结,还按正常程序执行,结款时间比招标文件规定的期限再往后推延十天半个月也没关系。”就这样,关云天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将老许的结算方案否决了。

“哎哟!”老许叹了口气,“一套蓄电池动扎几万十几万的价格,这将大量占用我们的流动金,对销售前景并不明朗的电动汽车,在成本控制上更是让我们雪上加霜呀!”

老许本想拉个垫背的,让颇具实力的昌达集团,为乘胜汽车公司的电动汽车项目分担一部分风险,结果,被关云天巧妙否决了,分担风险没问题,但他要求分享整车项目的经营管理权,这让老许非常沮丧。

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对等的,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汽车专家老许,他完全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他忽略了对面的关云天和叶佳怡,这两人不仅接受过高等教育,而且是这种理念的极力推崇者!

“许总不至于这么悲观吧,以乘胜汽车公司的人力资源实力和管理经验,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摸索出电动汽车的销售规律,根据产销规律,便可以对蓄电池的进货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只要做到不盲目进货,流动资金的占用就会降下来,你的担心自然就解除了。”这种情况放到昌达集团,根本算不上什么难事,所以,关云天认为老许的担心纯属多余。

“关总,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你是不知道,企业大了,基层管理分散,根本不好掌控,摸规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是时间长,二是不一定能得到准确结果。”老许叫苦不迭。

其实,乘胜汽车公司无论员工数量,还是产值,都跟昌达集团不相上下,利润方面也许还不如昌达集团,公司涉及的产业门类,跟昌达集团更是没法比。老许作为那么大的国企老总,不能说他缺乏管理能力,但跟关云天比较,他的权利意识绝对不一样。

在昌达集团,关云天贵为董事长,法人代表,而且整个公司原本就是他的企业,后来经过股份制改造和法人治理结构,他无偿放弃了部分股权,但仍旧是最大股东,即使这样,该放的权,他一放到底,不属于他分管的业务,除非根据公司规章需要向他汇报,否则他从不过问。正是对下属的充分信任,反而让他更加放心,其他部门的工作,甚至比他亲力亲为的效果还要好。

反观老许,张口闭口管不过来,生怕哪个地方漏掉了,不肯实质性下放权力,一切都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让做具体工作的人得不到信任,他却怀疑其余管理人员没有责任心,难怪老许叫苦连天。

“许总,只要做起来,事情并没有你想象那么难。再说,即使开始阶段多占用一点流动资金,作为一个新项目,也很正常。你说了一大堆困难,唯独对国家给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却只字未提,据我们所知,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的扶持力度是相当大的。”关云天道。

“哈哈,说到政策扶持,确实有,但指望那点钱做项目,只不过杯水车薪。在新能源汽车项目中,从开始至今,仅电动汽车这一块,乘胜汽车公司的投入就不是个小数了,加上即将开始的生产线建设,还有布局于全国各地的4S店,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原料和零配件的合理库存,没有十个八个亿,根本不可想象。”

“没办法,开发新产品,谁都一样。昌达集团为了开发这种高能蓄电池,至今也花了不少钱,即将面临的情况跟你们差不多,也是要建生产装置和附属设施,购买原材料,一套做下来,至少好几个亿的投资。这还是跟科研单位联合开发,省掉了技术引进费用,但昌达集团只有百分之六十的股权。”叶佳怡插话道。

虽然自己的计划落空,但专程来到昌达集团,老许此行无论如何得把蓄电池的供货合同定下来,既然对方不愿共担风险,在价格和货款结算期限方面,老许还得继续抠。

“刚才关总提到货款结算可以延期,标书上归定的是两个月结算一次货款,你们也知道,现阶段电动汽车的市场应该不会好到哪里去,我建议将结款期限推迟到半年。”老许道。

“从两个月推延到半年,这个幅度有点大哦!许总,昌达集团的流动资金也是要付利息的。”叶佳怡道。

“两位老总,从刹车片到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应该说昌达集团跟乘胜汽车公司缘分不浅,看在两家企业的新老合作关系上,现在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处于烧钱阶段,请你们体谅一下吧。”老许打起了感情牌。

关云天点头赞同,“说起来,两家企业确实有缘,我们也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现阶段的处境,作为乘胜汽车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昌达集团为你们分担一些困难也属人之常情,但半年结算一次货款,期限实在太长,毕竟,我们也要按时给员工发工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