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483章 不可能得逞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483章 不可能得逞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抛开邪念,老周确实欣赏沈悦虹的工作能力,他也有过挖墙脚的想法,但刚才在酒桌上的交谈,让老周知道了沈悦虹在昌达集团的地位和享受到的待遇,他知道要想让沈悦虹动心并不容易,不过老周并未死心,他这番半真半假的话,就是对沈悦虹的进一步试探。

沈悦虹是国内第一批营销专业大学毕业生,毕业分配时,到了一家央企从基层业务员做起,经过几年努力,做到了全国市场的片区经理,她心高气傲,不想安于现状,在本世纪初,主动将自己推入全国人才市场,被猎头公司发现后,推荐给了昌达集团。

当初,对于偏安一隅的昌达公司,沈悦虹并不感兴趣,经过跟关云天的多次交谈,深入了解之后,才答应到昌达集团暂时工作半年,记得双方当时商定,只要沈悦虹对昌达集团的某一方面不满意,可以随时解除工作关系。

经过进一步接触和了解,沈悦虹首先对关云天的人格魅力非常满意,她认为关云天行事低调,为人正派,敢于担当,头脑聪明,理念先进,胸怀宽广,视野开阔,知人善任,充分信任下属,即使昌达集团地处县城,当时的规模还不算大,由这样的人为企业掌舵,何愁企业不能发展?于是,还不到半年时间,她就提前做出了留在昌达集团工作的决定。

后来,关云天对昌达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他拿出公司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让所有高管按比例无偿持有,这一举动出乎包括沈悦虹在内的所有高管的预料!为了留住人才,一般的做法都是给期权干股,关云天则进了一大步,他直接把百分之百属于自己的公司股权拿出百分之四十九,分给各位高管,这在全国也很罕见。

从广义上讲,沈悦虹现在也是昌达集团的老板之一,撇开其他因素,仅此一点,老周也不可能挖角成功。

“周总,跟你已经说了我在昌达集团的情况,你认为天成汽车公司还能为我开出比昌达集团更优厚的条件吗?”这实际上是沈悦虹的婉拒。

老周本来就对下属们缺乏信任,加上他天生是个小气鬼,要他拿出天成公司的股份送人,比从他身上割肉都难,但他还不死心,“沈总,我可以给你高薪。”

“你知道,我在昌达集团的年薪超过七位数,你还能比这更高吗?所以,我劝你不要考虑我了,真要想招聘人才,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人身上吧。”

老周无话可说了,他只好感叹道:“看来,咱们之间是没有缘分啊!”

“周总,话不能这么说,怎么没缘分呢?昌达集团跟天成公司有两项业务合作,合同都签了,将来咱们就是好朋友了,难道不是吗?”沈悦虹道。

“是啊是啊,那就做好朋友吧。”

“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按时出席会议开幕式,周总晚安!”

在沈悦虹这种聪明女人面前,生意还要做,偶尔的言行不端也可以忍受,但老周那点伎俩根本不可能得逞。

......

前几天去昌达地产公司省城办事处处理公务,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关云天跟几位顾问坐在一桌,听老苏无意中说起省发改委的魏处长就快退休了,老苏是省城发改部门的一位处长,退休后被关云天聘请为昌达地产公司的顾问,他跟老魏是夫妻。

也许说者无心,但关云天却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毕竟魏处长为昌达集团帮过几次忙,关云天历来知恩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图报,在老魏即将退休之际,他要表现出应有的关心。

隔了一天,关云天处理完办事处的事务,他没急于回昌达集团总部,而是去了魏处长办公室,他跟老魏是老朋友,见门虚掩着,在门上敲了几下便推门进去。

“你怎么来了?”老魏抬头看着关云天,略感差异。

“好久没来拜访了,今天有时间,过来看看。”说着,在对面靠墙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你是难得有时间,我听老苏说,你也有很长时间没到省城办事处了?”

“一方面办事处的地产开发业务很平稳,没有什么需要我出面办的事,另外,公司总部那边这段时间事情不少。魏处长,听苏处长说你快退休了?是这样吗?”

“可不是嘛,到年龄了,不过还有半年多一点,具体时间应该是年底春节以后。”

“哦,退休以后你有什么打算?单位会留用你吗?”

“留用什么呀!我这种处级干部,退休就意味着彻底回家。没有什么打算,既然退休了,那就回家帮助接送外孙子上下学。”老魏坦然到。

“魏处长,如果昌达集团聘请你当顾问,你能答应吗?”关云天直言道,这也是他今天拜访老魏的目的。

“哎哟,我看算了吧,老苏已经在你们那里了,我再去,说起来不好听吧。”虽然对关云天的邀请并不感到很意外,但老魏还是觉得应该顾及影响。

“昌达集团聘请你当顾问,我们又不会大肆宣扬,有什么好听不好听的?你要是不愿到我们办事处上班,可以待在家里,该干嘛干嘛,啥也耽误不了。”关云天道。

也许是关云天的诚意打动了老魏,“等等看吧,到时候如果条件允许,看看我能为你们做点什么。”

“不用等了,现在就可以确定下来。”

“唉,刚才你说公司总部那边事情多,你们现在在忙什么?”

“主要在做两件事,第一是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的工业化生产装置建设,正在建设的是一期工程,年产高容量蓄电池三万套,估计明年四五月份投产。”关云天道。

“哟,没想到你们还真把这个项目做起来了?这是个比较超前的项目,我原以为昌达集团只是跟外面的科研单位搞搞试验,得个奖,为企业增加点知名度就完事了。”老魏坦言道。

“魏处长,我们做事历来都是认真的,只要认准了的事,除非遇到不可抗拒因素,否则,必须做完,必须做好。我们的高容量蓄电池项目,不仅得到了去年的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市场开发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已经有两家国内整车生产商的电动汽车项目,跟我们签订了蓄电池配套供货合同。”

“不错不错,既注重产品,又注重市场,项目才能取得成功。”

“正是有了两家车企的电动汽车项目做保障,我们才决定投资建设一期工程。”关云天解释道。

“我记得你们的蓄电池项目,已经得到包括发改委在内的多个部门的政策扶持,是这样吧?你们正在做的第二件事又是什么呢?”老魏关切地问。

“第二件事,跟第一件事正好相反。”关云天卖了个关子。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魏处长疑惑地看着关云天。

“下一步我们准备对废旧蓄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老魏略显惊愕地说:“一边生产蓄电池,一边回收处理废旧蓄电池,这主意谁提出来的?现在电动汽车还没得到大众认可,就想到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处理,你们是不是太超前了?”

“如果从技术储备的角度考虑,现在动手开发相关技术,一点也不超前。一方面废旧蓄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听上去好像是做废品回收,其实这方面技术几乎还是空白,据说开发难度甚至比蓄电池生产技术还要高,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另外,虽然电动汽车现在的保有量还很低,但肯定要逐年增多,而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也就五六年,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现在着手开发这方面技术,跟将来的工作能做到很好的衔接。”关云天道。

“嗯,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你们考虑过效益问题吗?”

“考虑过。这种项目不会有太高的利润,但它的收益很稳定,而且不用担心市场风险。”

“哦,何以见得呢?”

“可以做个简单设想,假如三分之一的乘用车被电动汽车所取代,每年耗用的蓄电池就有几百万套,使用到期后,每年废弃的蓄电池也有几百万套,如果这些废旧蓄电池得不到处理,长期积累起来,对于环境来说,那是件多么可怕的事?这就是本项目的意义所在。”

老魏点头称是。

关云天继续道:“对这些废旧蓄电池进行回收和无害化处理,这件事只能由企业来做,但任何企业做这件事的前提,都必须有利可图,否则,就会躲得远远的。”

“但是,我看不到怎么做这件事才能有利可图。”

“这就需要政府出面了。”关云天道。

“你指的是政策扶持吧?我觉得那点钱对企业利润起不到多大作用。”

“政策扶持只是一方面,毕竟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环保,既然燃油车辆可以通过征收燃油税用于环境保护,电动汽车为什么不可以在蓄电池销售环节征收一定的税费,用于报废蓄电池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呢?燃油税的征收并未真正消除尾气污染,但报废蓄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却能实实在在地为环境保护做贡献。政府职能部门统一征收的这笔钱,应该按比例反馈给企业,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

老魏点头赞同,“这思路倒是不错,谁知道实际情况如何呢?就怕有关部门意识不到这件事的重要性,企业就得吃苦头了。”

“一开始有可能出现你担心的情况,但时间稍微一长,各地报废的蓄电池堆成了山,有关部门恐怕不考虑都不行!”

“我的担心可能是多余的,说不定很快就会出 台相关政策,毕竟新能源汽车是鼓励发展的行业,也许用不了多久,在报废蓄电池成为环保问题之前,政策就出来了。如果能采取燃油税那样的方式进行转移支付,企业利润就有保证了。”魏处长道。

“所以,我们决定在昌达集团内部,开发废旧蓄电池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哪怕开发完成后,一时用不上也没关系,因为早晚要开展这项工作。”关云天信心十足。

“昌达集团开发这么具有前瞻性的项目,应该得到职能部门的支持,你让公司准备一份项目的立项报告,重点突出目的意义,我让有关领导看看,争取给你们一定的支持。”

“好是好,但你快退休了,再出面办这种事合适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