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515章 交换条件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515章 交换条件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云天选中的这块土地,虽然比制药项目需要的面积多出七八十亩,但他知道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即使多出来的部分每年需要多支出二三十万土地租赁费,昌达集团也不会在意,企业发展不断需要新的活力,储备几十亩建设用地,以备不时之需,总归没有坏处。

项目用地落实下来后,叶佳怡也很高兴,但对土地的利用和项目规划,她有了新的想法,“我觉得应该把新项目分开布置。”

“正是因为现在的闲置土地布置不开,才要求新征项目建设用地,县府对昌达集团的事很重视,还特意扩大了开发区的面积。选择的这块土地面积对于新项目绰绰有余,为啥又要分开布置呢?”关云天不明其意。

“如果新征土地的面积跟新项目的需求恰好相当,自然应该按原计划布置,但是,这块地比新项目需要的面积多出七八十亩,如果按照原计划布置新项目,将来就会出现两块闲置土地,一块五六十亩,一块七八十亩,每一块面积都不大,可以说都没有太大用处。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我认为应该尽可能把老制药厂旁边那块闲置土地利用起来,让剩余土地资源集中到一处,将来要是再有新产品,一百三四十亩储备土地,足够放置一个大项目了。”叶佳怡道。

“哦,你的意思要剩就剩一大块,跟将来的项目留下一整块一百多亩土地,免得零零碎碎,什么也做不了。但是,现在这个制药项目不就分散了吗?”关云天道。

“这个不用太担心,新药项目分散布置也无妨,对管理没有多大影响。新药项目分为原药合成和成药生产两大部分,这两个部分在工艺技术上没有任何关联,放不放在一起无所谓。我认为应该把原药合成部分放在新征土地上,成药生产放在老制药车间旁边,现在闲置的土地得到了利用,新征土地剩余面积也大。”

“嗯,就相当于做了个置换,把闲置土地集中了,我同意你这设想,不过你要跟海源医药工业研究院把情况说明,看看是否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加以考虑。”

“我会打电话告诉他们。现在虽然项目用地落实了,但新征土地的三通一平归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你要多催几次,否则即使设计图出来了,也没法开工建设。”叶佳怡道。

“这是件大事,我这就跟老文打电话。”说完,关云天当即拨通了管委会主任办公室的电话,催促他们尽快解决新征土地的“三通一平”问题。

文主任答应的痛快。过了几天,趁下班的功夫,关云天让司机王师傅拉着他拐了个弯,去昌达集团在开发区新征那块土地的方向绕了一圈,在老远处将车停在路边,关云天下车从那条羊肠小道走了过去,他举目四望,结果,没有发现立一根电线杆,挖一锹土,甚至连勘察测量的迹象都没有。

“三通一平还没动工呀!”跟过来的王师傅在一旁说道。

重新回到车上,关云天既像自言自语,又像在跟司机老王说话:“几天前我跟老文打电话,他答应的很痛快呀!”

老王接话道:“答应是一回事,真正动手干,又是一回事,他们这些人,都很油滑。”

第二天上午,正好忙完手头的工作,一看时间才十点多,关云天让司机把他送到开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区管委会,他直接敲开了文主任的办公室。“关总,你怎么来了?”老文显然明知故问。

“文主任,我们的新项目准备开工建设了,新征那块地的三通一平,我看还没动工呢。那天给你打电话,你不是说马上就开始吗?”关云天单刀直入。

“关总请坐。正好你来了,要不我还想找你呢。”

“找我?什么事?”关云天好奇地打量着对方。

“开发区面积扩大了那么多,至今只有昌达集团征用了一块土地,三通一平做起来,成本很高啊!另外开发区目前资金紧张,我们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搞建设。”

关云天有点急了,“文主任,三通一平是开发区为企业配套的标准,你跟我说这些,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也没什么意思,为昌达集团的新项目配套,是开发区应该做的工作,但为你们一家企业做这种基础工程,成本确实太高,加上我们资金紧张,做起来有些困难。”

“那你说怎么办呢?我们的新项目留在开发区了,总不能让我们就这么停着等待吧?”关云天没好气地说。

谈话一时陷入僵局,过了一两分钟,老文才说道:“我倒是有个办法,就看你同不同意?”

“只要对工作有利,我当然没有意见。”

“我有个侄儿是做基建工程的,这几年咱们开发区的很多基础建设都是他做的,他倒是有点钱,你们新项目的三通一平配套工程,我打算让他做,当然,因为开发区资金紧张,工程款由他垫付。”老文道。

“文主任,这是开发区跟你那位侄子之间的事,跟我没有关系呀!根本谈不上我同意不同意。”

“你别着急嘛,话还没说完呢。那天你跟我打电话以后,我把刚才这个想法跟侄子说了,他同意垫资为你们做三通一平,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关云天急切问道。

“他想让你把昌达集团新项目的基建工程给他做,你能同意吗?”憋了好几天,老文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哦----,难怪你要征求我的意见!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没想到原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通过这么一绕,不仅把事情变复杂了,而且还跟我们扯上了关系。”关云天意味深长地说。

“其实也没有什么复杂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为昌达集团的新项目配套基础设施。至于他想做昌达集团新项目的基建工程,这也是人之常情,他本身是搞基建的,到处揽工程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你们的基建工程总得需要有人做,用谁不一样呢?”老文解释道。

关云天笑了笑,“文主任说的没错,昌达集团新项目的基建工程总得有人做,用谁不一样呢?但是,无论用谁做基建,不是还有个公司资质、施工进度、工程款垫付和施工报价等因素吗?”

“他们公司的资质绝对没问题,虽然也是挂靠,但我侄子他们的施工 力量和质量都没得说,咱们开发区好几家企业的基建工程都是他们做的。”

“我相信你说的是事实,但是文主任,你实实在在给我出了个难题!”关云天道。

“关总,你是董事长,这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件小事,不就一句话的事吗?还能有多难?”

“文主任,你到开发区当一把手也有四五年了吧?难道没听说过昌达集团是非常正规的股份制企业?我们不同于一般的民营或私营企业,老板一手遮天,大事小情一个人说了算,昌达集团有正规的董事会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像这种事关新项目的大事,必须按规定走招标程序,哪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哦!”

老文觉得事情有点麻烦,“走招标程序,要是我那侄子得不到你们的基建工程,他就不愿垫资搞三通一平,这可怎么办呢?”

“文主任,只要你侄子的公司有实力,资质过硬,工程报价合理,还怕走招标程序吗?如果他没有信心,就说明他们公司有问题,一个害怕竞争的公司,不应该得到昌达集团的基建工程!”关云天这番话,让对方无法辩驳。

“也不是他们公司害怕竞争,我是担心一旦出现意外,最终耽误他们为昌达集团新项目做的三通一平工程。”

关云天意识到对方想拿新项目的“三通一平”作为交换条件,并以此要挟他。要说哪个基层乡镇或职能部门缺乏资金,他觉得确有可能,堂堂经济开发区,没有钱为区内企业配套三通一平工程,说啥他也不会相信!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还搞什么开发区?

想到这里,关云天悠然说道:“文主任,我也有个方案,不知道你是否感兴趣?”

“关总有什么方案?请说来听听。”

“关于昌达集团新项目的三通一平工程,如果由我们垫资,出面找其他施工单位做,你觉得怎么样?”

“由昌达集团垫资?这资金将来怎么算呢?”老文一时还没明白意思。

“太简单了!不是每年都要缴纳土地租赁费吗?昌达集团垫付的资金,可以从土地租赁费中扣除。”关云天道。

“哎哟!你认为简单,实际上这样操作起来很难,因为土地租赁费要上缴财政,跟我们开发区的开支是两笔账,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行政和财务管理条例也不允许这么做。”老文道。

所谓两笔账的道理关云天当然懂,但作为昌达集团董事长,关云天跟财务部门经常打交道,昌达集团财务总监老丁是注册会计师,关云天在他那里学到了不少财务知识。

关云天认为,在土地租赁费和开发区的财务支出之间,肯定存在某种技术手段,在财务部门的具体操作上,二者转换不会有多大困难。

“文主任,这钱又不是谁贪占了,即使发生短期挪用,也算不上多大错误,毕竟最终一分钱也没少。”关云天道。

“算了,你这方案看上去很好,但我们不能那么做。关总,要不这样吧,我侄子的建筑公司做两手准备,一方面,让他垫资替开发区为你们做三通一平的配套工程,另外,也让他们积极准备投标材料,参与昌达集团的基建投标。”被关云天反将一军后,文主任的要求略有降低。

关云天根本就没想让自己的方案得到采纳,提出这个方案的目的,只不过想让老文知道,任何要挟都是徒劳的,即使老文的侄子因为拿不到昌达集团新项目的基建合同,而拒绝替开发区做“三通一平”工程,昌达集团自己也有应对之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