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529章 调整机构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529章 调整机构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历史的脚步迈入新的世纪,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随着出生人口的不断减少,劳动力的相对数量也在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各行各业的用工成本在不断增加。

伴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社会上从事纯手工劳动和艰苦工作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很多工作岗位,即使出高新,也难找到愿意吃苦耐劳的人。

就养老行业而言,即使目前还能招到足够的服务人员,在不远的将来,劳动力缺乏的局面将不可避免,这个行业的工作虽然不算很劳累,却也并不轻松,而且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工资待遇又不可能太高,这样的条件,对新时代的年轻人很难有吸引力。

对社会现实和养老行业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后,关云天认为,养老事业要想做成规模,并得到持续发展,必须走现代化之路,用智能机器人代替部分人工劳动,是这个行业的必然选择。如果默守陈规,因为人力资源的逐渐紧张和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这个行业将难以为继。

正是认清了这一点,关云天决定在即将从事的养老事业中,在部分岗位采用智能机器人,节省劳力是一方面,另外,也是顺应一种潮流。

在人工智能领域,面对用户提出的要求,机器人本身的价格倒在其次,拿出最佳解决方案才是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通过跟几家人工智能公司的接触,关云天选定了一家名为“开源智能设备公司”的解决方案,具体洽谈后他才知道,每台智能设备的价格不到一百万,比原来预想的要低一些,但这家公司提出的解决方案要变成现实,还需要经过具体设计,开源公司要收取一千万的设计费。

这样算下来,连设备带设计费和安装调试费,开源智能设备公司报价三千五百万,总费用比原计划略高,关云天认为可以接受,毕竟他作为人工智能方面的外行,当初的估价不可能太准。

在养老机构的医疗保健人员招聘完成后,又把人工智能的设备和解决方案确定下来了,这时,养老机构一期工程的土建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而昌达地产公司从房地产市场退出的脚步正在加快,因为市场回暖,升温迅速,原来库存的近万套住房,在两三个月便销售出去一多半,现在待售的房屋不足两千套。

眼看时机已到,关云天决定成立昌达集团养老事业部,在向董事会做了通报后,他在昌达集团驻省城办事处召集有关人员开会,与会者除了昌达地产公司原班人马,还有集团公司聘请的顾问魏处长。

“今天的会议两个议题,第一,调整昌达地产公司班子成员;第二,成立昌达集团养老事业部。”关云天开门见山道。

会议室鸦雀无声,关云天看着销售总监,“现在库存的房子还剩多少套?”

“我前天统计了一下,还剩一千八百五十套,又过去了两天,估计现在也就一千五百套左右。”销售总监沈悦虹,兼顾总部的汽车零配件和昌达地产公司在省城的房屋销售,对具体情况的掌握并不十分清楚。

“库存不多了,下一步由沈总兼任昌达地产公司常务副总,全权负责公司地产业务的收尾工作,同时,因为业务量大幅度减少,地产公司的规模也相应缩小。”关云天道。

听了这番话,很多与会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下面窃窃私语,关云天知道他们的心情,昌达地产公司规模缩小?减下来的员工岂不要下岗失业了?这种想法可以理解,毕竟员工们对领导的决定并不知情。

为了消除职工们的疑惑,关云天紧接着说道:“也许大家都听说了,昌达集团下一步要涉足养老事业,我们准备把从地产开发撤出的人力资源,挪到养老机构那边,所以,大家不要有任何顾虑。刚才谈到了会议的第一项议题,就是调整昌达地产公司的班子成员,接下来我要宣布今天的第二项议题,也就是成立昌达集团养老事业部!”

会场再次陷入沉寂,关云天知道职工们在等待结果,他继续说道:“因为养老机构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为了养老项目的顺利推进,集团公司决定成立昌达集团养老事业部,同样由我兼任事业部总经理,薛总兼任常务副总,聘请魏处长任养老事业部顾问。”

零星的掌声过后,有人问道:“关总,我们一直从事地产开发管理,到了养老事业部,我们能做什么?侍候老人吗?”随后,有几个人发出了一阵哄笑。

“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关云天问道。

“管理,我分管物资统计。”

“还是嘛,到了养老事业部,继续做你的管理就是了,侍候老人的工作有别人去做,不用你操心。”关云天对这种不了解情况的信口开河有些反感。

“哦,到了养老事业部,我们还搞管理?”

“当然!养老事业部需要的管理人员不止你们这些,我们还要招聘一部分。对了,如果有人不愿去那边工作,我们也不勉强挽留,双向选择,来去自由嘛。”关云天道。

也许看出了董事长的反感,没有人再提那些无聊的问题了,关云天继续吩咐工作:“在一个时期内,昌达集团养老事业部的办公地点还在这里,会后,薛总跟沈总商量,把人员和办公室重新分配一下,薛总着手办理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等手续,需要什么材料,向魏处长咨询。”

“现在这个昌达集团办事处,还需不需要保留?”老薛问道。

“对,既然已经成立了昌达集团养老事业部,这个办事处的牌子可以不要了。”关云天道。

“实际上就是挪一挪办公室,换一下工作内容,跟以前也没啥区别嘛!”一位职工满不在乎地说。

“养老事业部现在还处于建设阶段,你们大多数人的工作内容都没啥变化,管物资统计的,还是照样管物资统计,但建设完成后,情况就不同了,不过都是管理工作,做起来也没有多大区别。”老薛解释道。

会后,老薛跟沈悦虹重新分配了办公室,办事处的一楼作为昌达地产公司留守处,由沈悦虹负责处理地产公司的善后事宜,并将剩余房产全部销售出去。

老薛作为昌达集团养老事业部的常务副总,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办理养老机构的营业执照,他去当地工商部门咨询后,办事人员给他列出一个清单,让他准备好需要的手续,直接到当地政务大厅办理即可。

老魏此前做过这方面准备,按照她的指引,老薛用了十来天才跑完有关部门,总算办妥了工商注册需要的全部手续。就像工商部门承诺的那样,老薛带着这些材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料,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办完了营业执照。

尽管养老事业属于税收减免的行业,但昌达集团养老事业部总归是一家企业,按照规定,任何企业都必须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养老行业当然也不能列外。

根据老魏此前了解到的情况,土地租赁费中,包含着一定比例的地方税收,按理说,这部分税费也属于减免的范围。

办理完税务登记后,老薛向税务部门工作人员提出土地租赁费中包含的税费,对方摇头道:“你听谁说的?”

“不用管我听谁说的,我就想知道有没有这么回事儿?”

“我没听说过,你去找主管领导问问。”

回到单位,老薛把情况向魏处长汇报后,老魏觉得不可能,“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呢?这是财政部门的人告诉我的,还能假的了?”原来,老魏的丈夫是市发改委的退休副主任,他有位朋友是市财政局副局长,财税历来是一家,以财政局那位副局长对财税政策的了解,对方应该不会说假话。

“可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他们不知道有这项政策。”老薛道。

“好,那我再核实一下。”说完,老魏抓起面前的电话,拨了一串号码,电话很快接通了,“陈局长,你好!我是老魏。”

“魏处长?请问你有什么指示?”

“我想核实一下,上回你提到那个土地租赁费中包涵的税费,是不是确有其事?”

“当然确有其事!省城的财税政策我还不懂吗?”这位陈副局长好像有些不高兴。

“陈局别误会,刚才我们的工作人员去地税局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时,跟对方提起这件事,税务部门没听说过。”

“没听说过?我看他们是在糊弄你们的工作人员!对于养老机构这种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企业,财政还要补贴呢,哪有什么税收?别说那么点土地租赁的税费,其他费用都要一律免除。”陈副局长非常肯定地说。

“要不你跟地税局打个电话,向他们解释一下?”

“魏处长,这有点难为我了,你有所不知,财税部门虽然是同一个系统,但两个单位的关系非常微妙,这个电话我不好打。还是让你们的工作人员自己去办吧,符合政策的事,对方没有理由拒绝。”

老薛就坐在对面的沙发上,这番通话他听得一清二楚,老魏放下电话后说道:“听见了吧,政策确有其事,地税这帮人在糊弄咱们。”

“我听见了,明天我再去问问。”老薛道。

第二天上午八点多,老薛再次来到地税部门,他直接找到政策法规科,推开科长办公室,“领导,我又了来了。”

“又来干什么?你们的税务登记手续不是已经办完了吗?”

尽管没得到对方允许,老薛还是在科长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不紧不慢地说:“这次我来不是为税务登记手续。”

“那你来干什么?”科长带搭不理。

“昨天我已经提到过,还是为了土地租赁的税费减免。”

“不是告诉你了吗?我们不知道有这项政策,你是从哪儿听来的道听途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