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543章 有益的建议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543章 有益的建议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再次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童伟的谨慎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尽管叶佳怡把前景已经描绘得很明朗,打消了他的许多顾虑,即使有老同学跟他作保证,童伟还是不可能马上做出决定。

面对童伟的犹豫不决,叶佳怡只好说道:“这我理解,如你所言,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件大事,跟家庭和单位商量,是必不可少的,不过你认为这两方面存在困难吗?”

“家庭方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这我可以做主,只需跟家庭成员解释清楚就行了,单位可不好说,能不能放我走,我可没有十足的把握。”

叶佳怡马上警觉起来,“如果单位就是不同意,难道这件事就没有希望了?”

“这个----,要是单位不同意,我还真没想过该怎么办。”

叶佳怡立即换了一种思路,“童伟,如果单位不放你走,要是你递交辞职报告的话,你觉得对你有多大损失?或者说对你能造成多大伤害?”

“你是说从单位辞职,强行离开单位?”童伟一怔,这样过激的行为,他从未想过,“伤害倒谈不上,损失嘛,以前缴纳的几险几金恐怕是没有了,单位分给我的那套旧房子可能也要收回,工龄之类的也许都会作废。”

“仔细想想,除了这些,还有别的损失吗?比如说你去年刚晋升的正高职称,会不会给你作废?”

“影响基本也就这些,正高职称那是对我科研水平的一个判断尺度,证书在我手里,估计他们没啥办法。”

“如果是这样,那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你把自己的想法跟有关领导谈谈,心平气和地跟他们沟通,如果他们理解你的举措,那就最好了,实在沟通不了,你要是采取自动离职的方式跳槽,给你造成的任何损失,昌达集团都会给你加倍补偿。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你为什么很在乎在新材料研究院晋升正高职称?像你这样的专家,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到企业照样晋正高,而且还不会像你们单位那么论资排辈,勾心斗角。”叶佳怡道。

“也许是我们的传统偏见吧,我们这类人脑子里一直有个概念,总认为在研究机构或学术单位晋职称,比较严肃认真,加上竞争相对激烈,所以觉得这种单位的职称含金量较高。我声明,这可能是一种偏见。”童伟解释道。

“我也认为是偏见,我就不信那些跟你们同期毕业,到企业做研发工作的毕业生,比你们这些研究单位和学术机构的人在科研能力方面差多少,我知道国外那些跨国企业的研发部门,都聚集了很多高级人才,他们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事实上,有好几家跨国企业,甚至还出现过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你说他们的水平能差吗?”叶佳怡就曾经在陶氏化学公司做过部门高管,她对这方面情况非常了解。

“你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言之有理,不过要说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的话,我觉得研究和学术机构的人对理论更偏重一些,企业研发人员可能更注重实际应用。”

“好啦,咱们不讨论孰优孰劣了,在你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我建议你抽空再来昌达集团实地考察一番,亲自跟关总做些交流,对你做决定也许有帮助。”

......

童伟接受了叶佳怡的建议,决定去昌达集团跟关云天深入接触一番,同时对昌达集团技术中心的软硬件条件进行全面考察。周五,他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定了当天下午两点的机票,便请假提前离开单位,并请叶佳怡派车去省城机场接他。

叶佳怡带着司机亲自去机场迎接,当她把童伟接到昌达集团总部,已接近晚上八点,知道他要来,关云天一直在办公室等待。

见面寒暄几句后,童伟问道:“关总,你还没下班吗?”

“我在等你,走吧,咱们吃饭去,给童博士接风。”

“哎哟!这多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耽误你下班。”童伟客气道。

“童博士不辞辛苦,舟车劳顿,不好意思的应该是我们,请吧。”三人上了同一辆车。

因为当晚时间不早了,晚饭过程中没有谈什么实质性问题。

第二天上午八点多,司机从宾馆将童伟接到关云天办公室,他们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关云天敞开心扉,不仅谈了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还谈了昌达集团的发展轨迹,企业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企业结构和企业性质,对科学技术促进企业发展的看法,以及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童伟静静地听着,他觉得关云天虽然只有本科学历,但综合素质的确很高,有些观点他还是第一次听见。

通过一上午的交流互动,童伟对关云天的印象非常正面,以前听见的那些民营企业老板的负面说法,在关云天身上一点也没发现,相反的是,无论管理理念、企业发展目标和对科学技术促进产业发展的见解,以及对人生的看法,都比一般人高出一大截。

周六下午,叶佳怡陪着童伟来到昌达集团技术中心,在参观了现有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之后,叶佳怡问道:“跟新材料研究院比较,你觉得我们这里在硬件方面还有哪些差距?”

“新材料研究院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建院历史,那里的设施和仪器设备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经过了几十年的逐渐积累,才达到现有水平,你们不用跟那里比较,也没有必要跟它比,目前够用就可以了,以后根据研发工作的需要,再做补充也不迟。”

“在你看来,我们的现有设备目前够用吗?”

“主要设备仪器基本够用,即使差一点,也是辅助用途,到时候现用现买完全来得及。”

利用当天下午的剩余时间,在叶佳怡陪同下,童伟还参观了昌达制药公司和汽车配件公司,并视察了他亲手设计建造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基地。

周日上午,童伟乘机返回,在一个多小时的飞行途中,他根据此行的所见所闻,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思路,正如叶佳怡给他建议时说的那样,这次实地考察,确实对他的决断有所帮助,他决定回去后先跟自己的家人谈这件事,在得到家人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最后再跟单位领导摊牌。

童伟的妻子是本地人,在当地一家企业做财务工作,在跟妻子谈论这件事情之前,他有些忐忑,毕竟故土难离,已经人到中年,妻子娘家的亲属都在跟前,谁还愿意到异地生活?

过了两天,当童伟把跳槽的想法告诉妻子后,对方的反应非常惊愕,“跳槽?嗬,我们的童博士什么时候胆子变大了?国家级新材料研究院装不下你了?”

“说话不要挖苦嘛,我算什么呀,新材料研究院有的是人才,不差我一个,哪有什么装得下装不下的?”童伟不满妻子那种嘲讽的说话方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想法有多久了?不会是心血来潮吧?”

“我天性保守,不会做心血来潮的事。”童伟坦诚道。

“那就是说你早有这样的想法,怎么此前一点也没露出来?是不是受到了什么人的鼓动?”

“你不要乱猜了,确实以前就有这样的想法,但时机不成熟,我怕让你们知道反而对事情不利。”

“能跟我说说什么原因让你产生跳槽的想法吗?你现在工作的单位可是国家级的科研机构,我那些同事、同学和朋友都很羡慕,你却突然提出要离开,说实话,这让我无法理解。”

童伟把自己在新材料研究院的工作情况、跟昌达集团的接触经过、昌达集团的企业性质和实力,以及昌达集团为他提供的各种条件和待遇大致说了说。当然,只字未提叶佳怡在这件事情中的作用,免得引起妻子不必要的猜忌,因为他跟叶佳怡就是纯粹的高中同学关系,他们之间除了工作,确实没有任何私人情感。

“这么说来,这些年你在单位并不开心,可谁能保证跳槽到这个昌达集团,你就一定能称心如意呢?”

“谁也不能保证,但因为单位之间的项目合作,我曾经在那里工作过两年,对昌达集团的情况和他们的领导非常熟悉,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我认为到那里工作,应该比较顺心。”

“你现在的单位是国家级研究机构,昌达集团只是一家民营企业,那里的条件适合你做科研工作吗?这些你都要考虑清楚。”童伟的妻子有专科文化程度,对他的工作性质也略知一二。

“你是指硬件条件吧?只要资金充足,什么样的科研设备和仪器都可以买到,何况昌达集团技术中心现有基础就不错;软件方面,那就全靠我了。”

从对童伟有利与否的角度,妻子再也找不到阻止的理由,谈话气氛一度陷入沉默,过了好一阵,她继续说道:“你光考虑自己,你考虑过我和家庭吗?”

“现在跟你商量,不就是为了你和家庭考虑嘛。”

“可是据你说,那个昌达集团地处县城,咱们这里好歹也是地级城市,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你去那里工作,全家就要去县城生活,我那些亲戚朋友不得在背后笑话咱们呀!”

“这一点也许人家早就考虑到了,实话告诉你吧,如果我去昌达集团工作,他们将在省城为咱们提供一百五十至二百平方米的住房。”

“在省城......?你是说咱们不去县城居住?一百五十至二百平方米的房子,在省城那得多少钱?”

童伟摇着头,“不知道,我估计他们那里省城的房子,肯定得比咱们这里贵不少吧。”

作为财务工作者,童伟的妻子对这方面当然敏感,“刚才你说这房子是对方单位提供的,房子所有权归谁?还要不要咱们出钱?”

“不用我出一分钱,购房资金完全由昌达集团承担,只要我在那里工作,房屋所有权就归咱们。”童伟解释道。

“为了把你挖过去,昌达集团确实够大方,单说这套房子,少说也得二三百万,要是凭你现在的工资,不吃不喝二十年也不一定买得起这样的房子,看来对方诚意满满。只不过我们跟你过去以后,即使住在省城,我能干什么呢?我可是职业女性,难道要我失业,当家庭妇女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