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553章 疑虑烟消云散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553章 疑虑烟消云散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上午,崔处长告知关云天,他们想把价格论证会的地点放在昌达集团总部,据说专家们长期待在省城,大家很想去县城看看,呼吸乡下的空气。

关云天当即答应,“会期几天?是否需要我们公司的车去省城迎接你们?”

“那倒不必,这是正常出差,我们可以用公车。会期嘛,估计两天吧。”

“那就暂定三天会期,不要把专家们搞得太累了,他们到乡下一方面是为了工作,另外也让他们放松一下。”关云天建议道。

崔处长心知肚明,不过关云天的建议也合他的心意。

隔了一天,上午九点刚过,两辆挂着省城车牌的黑色轿车驶近昌达集团总部大门,司机按了两声喇叭,门卫事先得到通知,看见省城车牌的车,便果断开门让其进入。

在昌达大厦迎宾大厅门口,关云天和叶佳怡,还有财务总监老丁,都在这里迎候,见两辆车同时驶入,关云天估计是老崔一行到了,他们往外走去,还没到跟前,看见从车里下来五六个人,关云天只认得其中的老崔。

关云天快步上前,跟走在最前头的老崔握手,“欢迎崔处长光临!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咱们先去会议室,然后再做介绍。”

众人走进迎宾大厅,上了电梯,很快就到了三楼会议室。宾主分别在茶香混合着水果飘香的会议桌两边就坐,关云天和老崔各自介绍了本单位的与会人员,没等崔处长主持会议,关云天提了个建议,“崔处长,各位专家,你们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总有些劳累,不如今天先休息,抽时间看看昌达集团的各处生产基地,顺便放松一下,晚上给各位领导接风,咱们明天再正式开会,大家以为如何?”

崔处长是带队领导,他内心对关云天作出的安排非常满意,因为这样的专家论证会本来就没有什么硬性任务,还不用本单位承担会务费,趁此机会放松一番,正合他意。但老崔表面上还是有些迟疑,“我们是来开会的,关总,这样不好吧?”

“跟开会不发生任何冲突,只是往后延了一天,关键是今天时间已经不早了,专家们坐车也有些疲惫,现在开会,估计效率也不会很高。”关云天道。

“这话也有道理,不过还是要征求各位专家的意见,看专家们愿意马上开展工作,还是先休息一天。”

在座的五位专家,两位是省城财经学院临时的教授,另外三位中,一位来自于财政部门,另一位来自于税务部门,只有一位来自于发改部门价格司,专家们出席这种论证会,都是按天收费的,他们才不在乎会期延长几天呢,反正聘请他们的时间从当天开始算起。

老崔说完后,没有专家提出异议,关云天早就看出了他们的意思,“崔处长,让专家们休息一天吧,耽误不了多大的事呀!”

“各位专家,咱们就尊敬不如从命吧?客随主便,听从关总他们安排,今天休息,明天正式开会。”

随后,宾主下楼,上了一辆大型商务车,在叶佳怡带领下,老崔一行先后参观了昌达集团汽配公司、昌达药业公司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基地,最后来到昌达集团技术中心,参观了现代化的实验室,观摩了童博士率领的试验团

(本章未完,请翻页)

队正在开展的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试验。

中午,关云天等人陪着崔处长一行,在县城的一家酒店吃过午饭后,关云天向客人们交代了下午的日程安排,然后,司机把客人送到预定的宾馆午休。

下午两点,司机把老崔一行接到昌达大厦,叶佳怡已经在门外等候,她让车调过头来,自己上车坐到副驾驶位置,指挥司机向北部山区驶去。

商务车在乡村公路上穿行了半个多小时,终于驶进了北部山区的村口,再往前,就是昌达集团在北部山区开发的农业项目。

商务车在蜿蜒曲折的林间公路缓慢行驶,时下正值六月,郁郁葱葱的核桃林一望无际,林区的空气格外清新,车上的乘客纷纷摇下车窗,争相饱览窗外的翠绿,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

往前行驶了二十多分钟,前面是一处开阔的平地,叶佳怡让司机把车停在开阔处,这里地势较高,大家从车上下来,举目远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

叶佳怡向客人们介绍了这片核桃林的来龙去脉,他们听后赞叹不已。“想不到从事制造业的昌达集团,还涉足了这么好的农业项目,你们是一家有担当的企业,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的扶贫攻坚,很多国企央企都做不到。”财经学院的一位教授如是说。

“这个项目现在看上去确实很不错,当初昌达集团也是投入巨资,五六年才见效,说实话,当时很多人对我们的行为都不理解。”叶佳怡道。

“这不就像冯教授说的那样嘛,昌达集团是一家有担当的企业,叶总,我还要补充一句,你们昌达集团是一家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企业。有担当的意思,冯教授已经解释了,有良心有责任感,说明昌达集团建立在这片土地上,依托这片土地发展壮大起来,并没有忘记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来自财政 厅的马姓专家夸赞道。

“确实不错,这么好的事,咱们省级新闻媒体都应该大力宣传报道,此前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你们的事迹?”另一位专家说道。

“不是媒体不关注,而是没有机会。关总这个人十分低调,不仅自己拒绝了很多头衔和荣誉,也拒绝了媒体对昌达集团的宣传报道,他说过多次,昌达集团配合地方政府扶贫攻坚,只是想做点事,不是为了借此出名。我们昌达集团即使想出名,也不应该以这种方式,而是要通过自己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赢得用户的信赖和社会的尊重。”叶佳怡道。

“嗯,这才叫真正的企业家!专心做事,不沽名钓誉,好样的!不过叶总,你们这片核桃林有几万亩吧?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堆积如山的核桃果实,销售问题怎么解决?靠零售,可够你们卖一阵子。”来自税务部门那位专家一边赞叹,一边为昌达集团担忧。

叶佳怡微微一笑,“这位领导想的真周到,但我们一个核桃也不零售。”

“那你们怎么消化如此巨量的果实?”

“在决定涉足这一项目之前,我们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做可行性研究的时候,我们认为要是靠零售,这个项目根本不能做。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整套方案,从苗木栽培、田间管理、果实收获,到核桃的深加工,从头到尾,不仅无需零售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而且连核桃壳都做了综合利用。”叶佳怡道。

“看见没有,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做事往往滴水不漏,反倒是某些国企央企,顾头不顾尾,最终造成巨大的投资损失。叶总,刚才你说对核桃进行了深加工,你们是怎么做的?”来自财政部门那位马姓专家,对此似乎很有兴趣。

“我们事先做过调研,核桃油是一种高档植物油,不仅营养丰富,具有健脑滋补作用,而且这是纯绿色食品,符合大众的消费潮流。所以,在建设农业项目的同时,我们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核桃油脂加工厂,现在产品畅销于各大城市的高档食品市场,还有三分之一出口到国外。”叶佳怡道。

“说实话,当接到崔处长邀请的时候,我怀疑一家民营企业怎么可能有对废旧蓄电池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因为我对这个领域略知一二,其技术难度相当大。通过叶总这番介绍,尽管说的是农业项目,但是我先前的疑虑已经烟消云散了。不得不说,昌达集团是一家很有远见的企业,无论在哪个领域做项目,都有他们的独到之处,而这种独特的气质,是绝大多数包括体制内的企业所不具备的。”来自财经学院的冯教授由衷说道。

在一片赞扬声中,大家重新上了车,又在林海里转了一大圈,当他们驶出另一个乡镇的村口时,已接近下午五点,叶佳怡告诉司机直接去县城。

六点左右,商务车驶入县城最豪华的喜来登大酒店停车场,关云天和财务总监老丁,已经提前在预定的包间等候。

在迎宾小姐引导下,叶佳怡和老崔一行来到三楼,推门进入后,宾主又是一番寒暄,关云天根据职务和年龄,把客人们安排到各自的座位。

宾主落座后,关云天随口问道:“大家感觉怎么样?很累吧?”

话音刚落,坐在副宾位置来自财经学院的冯教授接了过去,“关总,尽管以前我也算见过些世面,但今天参观所见所闻,还是让我开眼界了。”

“冯教授见多识广,我们这样的小地方,又是民营企业,哪能让你开眼界?”关云天道。

“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并不是大地方大都市才有奇迹,山沟里照样飞出金凤凰!你们昌达集团,就是奇迹创造者!”

“冯教授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一个正常企业应该做的事,实在不值得夸奖。其实,哪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

来自财政部门的马姓专家接话道:“关总不必客气,我也赞成冯教授的评价,不是当面恭维,我们说的是实际感受,没想到你们能把一个配合地方政府的扶贫项目做得那么好,从头到尾,哪一步都考虑的很周到。”

其他专家对参观过的昌达汽配公司、制药公司和动力蓄电池生产基地也是印象深刻,财经学院的另一位教授特别关注昌达技术中心,他认为实验室规格很高,仪器设备比好多高校都要先进,但他也有疑问,“不知道那位项目负责人有什么来头?”毕竟是来自高校的专家,对这方面非常在意。

“你说他呀?还真有些来头,他博士毕业于985高校的新材料专业,又做过国家级研究院的项目负责人,还具有正高职称,你们上午看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基地,就是他开发的项目。”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