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596章 坦然相对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596章 坦然相对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凯源公司的原始股本不到十亿,经过这些年的多次减持,除去散户持有的股份,真正归于凯源公司的所有股权加在一起,才两亿多一点,反观昌达集团,其任何一个分公司的体量,都比这大得多,所以,关云天只考虑将公司的小部分资产注入其中。

老朱略感失望地说:“关总,原来你们不打算注入更多的优质资产吗?”

“朱总,昌达集团体量庞大,可以说所有资产都是优良资产,我们选择一部分注入重组后的上市公司,足以满足监管部门的任何要求。”关云天道。

“那我相信,不过你们打算把哪部分资产作为重组凯源公司的资源呢?”

“我们打算把昌达集团的服务业注入其中,具体来说,参与重组的部分是昌达集团的养老服务业。”关云天直言道。

“养老服务业----?那就是说昌达集团的高端制造业不参与重组,关总,养老服务这个行业靠谱吗?跟一帮行将就木的老人打交道,为他们养老送终,说实话,我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并不看好,甚至看不到这个行业如何才能盈利。”老朱显得很沮丧。

“对一个行业的未来做出判断,见仁见智,社会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还没回过神来,那些我们曾经看好的行业,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倒是那些以前被人们看不上眼的行业,现在大行其道,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因为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这个行业将成为一项朝阳产业,所以,昌达集团宁愿从正在火热的房地产开发行业退出来,也要在这个行业布局。”关云天道。

“我对养老行业没有太多了解,也许你们的分析判断很有道理,但我想知道的是,作为一项产业,养老服务的盈利模式或盈利手段是什么?”老朱道出了自己担心的问题。

“既然谈到了这个话题,那我就花点时间,跟凯源公司的朋友们聊聊昌达集团养老项目的来龙去脉。”关云天从当初退出房地产开发,聊到养老项目的提出、项目调研和最终决策。

客人们听得有些入神,凯源公司总经理老侯插话问道:“关总,你们决定从火爆的房地产开发行业退出,难道做商品房开发不挣钱吗?”

“恰恰相反,我们在地产开发行业做的照样比一般同行都要好,从县市到省城,短短几年昌达地产公司不仅站稳了脚跟,还在省城地产开发市场的众多开发商中做到了前五名。”关云天道。

“你们从这么好的行业退出去,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老朱对昌达集团的这种举措觉得不可思议。

“外人看到地产开发行业的光鲜亮丽,那只是表面现象,房地产开发行业的确利润较高,但其面临的风险,甚至一点也不亚于传统制造业。”

“哦,一个跟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哪来那么大的风险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客人们很不理解。

“市场风险到不可怕,这里指的是政策性风险,简直令人防不胜防,我们前前后后在地产开发行业做了十年多一点,光全国性的调控就赶上两次,还有大大小小的土地供应和金融政策调整,也对企业影响很大。局外人没啥感受,作为地产开发商,如果面临全国性调控,那就是行业的冬天,说实话,如果企业实力不济,有些企业就撑不过去。”关云天道。

“表面上火热朝天的地产开发市场,原来潜藏着这么严重的危机,你们选择知难而退,也是明智之举。”

“你要说知难而退也可以,但我们还有另外的考虑。其实继续坚守在房地产开发行业,日子照样火红,不过我们认为住房毕竟属于耐用消费品,城市商品房早晚有市场饱和的时候,而且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市场就会饱和,与其等到那个时候被动退出,不如趁早转向。有了这样的想法,便要考虑下一步的出路,在跟外界接触中,有人建议我们关注养老事业。”

“但是,养老行业跟房地产开发相比,其盈利能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这样的行业怎么能引起你们的重视呢?”

“如果仅仅考虑盈利能力,养老行业确实差了点,但这个行业也有其独特优势,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首先,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将会得到地方政府的普遍支持;第二,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市场将会越来越大;第三,养老事业属于服务行业,而服务行业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将会得到空前的发展机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这是个值得重视的行业。”关云天道。

“关总,虽然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但要把养老事业注入上市公司,前面提到的盈利手段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股东们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盈利问题,如果这件事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恐怕重组效果不会太好啊!”凯源公司主管财务的黄总不无担忧地说。

“即使凯源公司的朋友和股东们不关心盈利问题,我们也会非常重视这件事,虽然昌达集团不唯利是图,但也从来不做赔本买卖。事实上,在做可行性报告时,就对项目的盈利手段和盈利能力做了充分调研,我们的结论是养老项目不仅可以盈利,而且利润还很稳定,尽管利润率不会太高。”关云天解释道。

“哦,这倒有点出乎预料!请问关总,能否在这里向我们透露一下这个项目的盈利手段?”

“不仅透露,而且要向朋友们解释清楚,否则大家会疑虑重重。就像我曾经跟昌达集团的董事会成员所说的,我们要做养老项目,就要以规模取胜,用规模求效益,这就是项目的主要盈利方式,另外,还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各种政策的扶持。”

“政策扶持当然要尽量争取,以规模求效益,也算一种盈利模式,但不知道昌达集团想把养老项目做到多大规模?”老朱道。

“在省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养老机构,计划为十万张床位的规模,两万五千张床位的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把昌达集团养老事业做到全省和全国连锁。”

“关总,就省城这个十万张床位的养老机构,你们估算的利润率有百分之多少?”

“因为该项目享受税收减免政策,我们估计其利润率在百分之五左右,加上各种补贴和扶持,平均利润在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这个利润率跟很多传统制造业差不多,其实也不算很低。”

老朱朝他左边的财务主管老黄和右边的凯源公司总经理老侯看了看,然后说道:“百分之七八的净利润,如果真能稳定地保持在这个水平,也还算可以。”

“这是我们的保守估计,昌达集团在省城的养老项目现在只运营了一期工程,如果十万张床位全部投入运营,其经营成本还会降低,到时候利润还会进一步增加。”关云天道。

“关总,省城的养老项目现在已经投入了多少资金?整个项目预算是多少?预计什么时候全部建成?”

“一期工程的投入接近十亿,整个项目总预算超过四十亿,预计三到四年全部建成。”

“恕我冒昧,昌达集团把养老项目注入上市公司,是不是想通过在股市融资,为养老项目的后续工程筹集资金?”

关云天理解老朱的想法,其实即使为后续工程融资也无可厚非,想当初老朱他们的凯源公司上市后,从股市筹集的资金都找不到用途,只好将其存入银行,那才真是悲哀。

不过,昌达集团这次借壳上市的目的,真不是为了省城养老项目的融资,关云天解释道:“我们从正常经营的房地产开发市场退出来,腾出的资源就是为了建设省城的养老机构,所以,即使养老项目的后续工程,资金也很充足,根本用不着从股市融资。如果非要把重组上市跟融资联系起来,也许将来做全省或全国连锁,需要通过股市融资。”

关云天的坦然相对令客人们释然,只要双方以诚相待,合作之路自然会更加顺畅。

因为双方相互理解,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剩下的话题就变得轻松多了。当天下午四点多,议题将要结束的时候,关云天道:“昌达集团跟凯源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应该为此庆贺一番,朱总,前两天喝酒都没尽兴,今天晚上我一定陪着各位朋友,好好喝两杯”。

老朱苦笑了一下,“达成合作意向固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可我们一点也不敢放松啊!喝酒尽兴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见老朱这幅苦逼相,关云天有点莫名其妙,“朱总怎么啦?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嘛,难道你还有什么没有说出来的疑虑?”

“哎哟,达成合作意向只是一小步,接下来要做的资产负责评估,对我们来说才是一大难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