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616章 巧妙的一招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616章 巧妙的一招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宋在员工中一向口碑很好,没想到有人怀疑他居心不良,这让老宋略感诧异,但他毕竟是分公司领导,自然不会跟这些带着怨气的职工计较,短暂的尴尬之后,老宋平静地说:“如果其他方面有错误,我甘愿接受批评,要说我对员工不负责任,不知此话从何说起?”

“这还用说吗?你是这次考试的主考人,却故意向大家隐瞒考试目的,致使我们没有准备,考试考砸了,最终成为富余人员,让我们陷入下岗回家的境地,难道这还叫对员工负责?”

“哈哈哈!”宋强没有说话,而是发出一阵大笑。

面前的女工代表更是无法理解,“宋总,我们都要下岗了,你却在这里哈哈大笑,说你居心不良,真没冤枉你!”

宋强收住笑声,表情严肃地问道:“谁说你们要下岗了?”

职工们相互看着,疑惑地说:“谁说的?不都这么说嘛,根据考试成绩定岗定员,成绩排名百分之七十以后的员工,将成为富余人员。”

“你们说的都没错,考试目的就是为了定岗定员,处于后面百分之三十的员工成为富余人员也是事实,但谁告诉你们富余人员就必须下岗?”老宋表情轻松地看着面前的几位职工。

“没有岗位了还不下岗,难道公司白养着我们这些富余人员?如果是这样,那可太好了!”有人调侃道。

“做梦娶媳妇,你们尽想好事,谁白养活你?”老宋白了对方一眼。

“宋总,你不是拿我们当猴耍吧?一边让我们成为富余人员,一边哄我们开心。”

“什么话呀!谁拿你当猴耍了?我有必要哄你吗?”

“宋总,你倒是说说,怎么能不让我们下岗?让我们干什么都行。”女工代表焦急地问。

老宋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坐回椅子上,并招呼道:“你们旁边有沙发,还有几把椅子,能坐几个坐几个,咱们坐下来慢慢说。”

员工们在原地一动不动,谁也没有坐下,女工代表说道:“我们都要急死了,哪有心思坐下来听你给我们编故事呀!”

“那好,你们不坐,我可坐下了,别说我对职工不尊重,但我不会编故事,而是跟大家实话实说。”老宋道。

“看样子,领导真有良策,大家安静点,听宋总怎么说。”站在前面的一位高个子员工转身向后面喊了一声。

“也不是我的良策,事实上,在决定对车间实施技术改造时,我们和新公司高层就意识到技改后会出现富余职工问题,可以说如何安置富余职工跟车间技术改造几乎是同时考虑的,所以我刚才说过,富余职工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下岗。”老宋淡然道。

“嗨,以前不都是那样嘛,无论哪个车间哪个工段哪个班组,一旦谁成了富余人员,马上就会接到下岗通知。”

“的确如此,但那是以前,当时我就在车间,对情况了如指掌。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自从凯源公司被昌达集团兼并重组后,新公司董事长要求我们尽量避免让职工下岗,车间技改方案确定以后,他第一时间关注这个问题。”

“宋总,不让我们下岗,是不是给我们基本生活费,每天还必须上班,干一些清理环境卫生的杂活?如果是这样,我还不如下岗呢,如果真的下岗了,可以去外面找些活干。”站在门口的一位员工插话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种办法你是从别的单位听说的吧?你得想想,光一车间就有近三百名富余职工,三个车间加在一起,技改全部完成后,将有一千余名员工成为富余人员,建材分公司的面积就这么大,让一千余名员工专门打扫环境卫生,你不觉得太奢侈了吗?也许你还不知道,新公司董事长非常精明,即使给基本生活费,董事会也不会当这样的冤大头!”老宋道。

“那就是说,把我们留下来,还有别的事情让我们做,请问宋总,你准备让我们干什么?跟车间职工一样,很快就可以上班吗?”女工代表想马上知道答案。

“既然不让大家下岗,公司自有安排,当然有工作让你们做,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也许你们的上班时间比留在原车间那些员工要稍晚一点。”

“那是为什么?既然不让我们下岗,又有事情做,为啥不尽快让我们上班?”

“各位有所不知,因为你们成了富余人员,为了解决大家的就业问题,新公司董事长可谓用心良苦,董事会决定新上一个项目,新项目主要生产民用建材产品,现在基本完成了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马上就要开始建设了。”老宋道。

“哦,怪不得呢,”女工代表回想起老宋开始说过的话,她若有所思,“现在才准备建设,看来让我们上班,还要等些时候,不过,这好歹有个盼头了!”

“可能要稍微等一等,但用不着等待你们想象那么长时间,因为新项目用的是闲置厂房,省去了基建时间,还有闲置设备也将得到充分利用,我估计真正需要购买的新设备不到一半,加上新公司工作效率非常高,所以新项目的建设时间不会太长,你们一车间出来的职工,在新项目建设期间就有可能被召回来上班。”

听了老宋这番话,在场的所有职工终于把心放了下来,大家脸上的表情明显轻松了许多,站在前面的几名职工干脆在旁边的沙发和椅子上坐了下来。

因为心情轻松了,女工代表说话更加随意,“宋总,我还是不明白,既然你们领导班子已经有了解决富余职工就业问题的办法,为什么事先不把这次考试目的公之于众?还要故意隐瞒,把大家蒙在鼓里?”

老宋淡然一笑,“也许还有其他人也纠结于这个问题,首先你必须承认,每个职工的素质是不一样的,如果事先告知考试目的,不用说,大家都会认真看书,努力考出好成绩。其次,车间根据考试成绩定岗定员,那些成绩好的素质较高的员工,全被原车间留下了,剩下的富余人员,不是说这些人素质有多低,但你认为他们能承担新项目的重任吗?”

女工代表一脸茫然,“按宋总的说法,事先不知道考试目的,剩下的富余人员就能胜任新项目的工作了?我怎么没看出两者之间还有这样的联系呢?”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并不是说以这样的方式淘汰下来的富余人员,就一定能胜任新工作,留下和淘汰的职工之间,平均水平肯定存在差距,不过只要事先不知道考试目的,差距就不会太大。”

女工代表任然摇头,“宋总,我还是没明白这两种情况有什么不一样。”

“这么说吧,如果不知道考试目的,不管素质高低的员工,只要家里或者单位有事忙不过来,就没有时间看书,对考试就重视不起来,他们的考试成绩自然不会太好。”

“那还用说,对考试不重视,没时间看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自然考不好,我们这些人不就是这种情况嘛。”

“但是,在你们这些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富余人员中,有一部分属于素质比较高的员工,比如说像你这样的车间女工代表,可能还有其他一些人,素质都比较高。”

老宋的当面夸赞,倒让女工代表有点不好意思,“宋总过奖,我可算不上什么高素质员工。”

“你不用谦逊,我当了多年的车间主任,对基层情况还是了解的。如果事先让你知道考试目的,就像你说的那样,即使把家里的事暂时放到一边,也要抽时间认真看书,努力争取考出好成绩,要是那样的话,你还会站在这里吗?”

“那倒是。哦----”女工代表好像明白了什么。

“你们当中包括了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员工,这样一批富余人员,我认为整体素质比留在车间那些职工差不了太多。”老宋道。

“原来如此!还别说,宋总这一招倒很巧妙,既保证了对新工艺比较了解的职工留在原车间,又让这些富余职工的整体素质不至于太低。”站在办公室门口的一位中年人插话道。

“为了新项目的顺利展开,不能把好员工都留在原来的车间,否则,今后没法开展工作。”作为领导,老宋想得比一般职工远多了。

“为了不让富余人员下岗,既然宋总和新公司领导想得这么周到,我代表大家表个态吧,如果新项目筹备期间实在没有岗位,分公司可以给我们放一两个月假。企业搞技改出现富余人员,这是自然现象,领导们千方百计为我们解决就业问题,因为中途衔接的原因,短暂的放假我们能接受。”女工代表说道。

“感谢大家的理解,也请各位放心,我们会统筹安排,尽量让职工不放假或少放假。”老宋当过多年车间主任,对基层职工最为同情。

......

不让富余职工下岗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建材分公司,职工们在私下议论,“看见没有,新公司跟以前就是不一样,要是换做原来的凯源公司,因为生产线实行了自动化改造,肯定要减少用工人数,让淘汰下来的富余人员下岗,不是很正常吗?既然通过公平考试被淘汰下岗,谁也无话可说。但是,人家新公司可没那么做。”

“是啊,还记得新公司让员工重新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时,有一条承诺就是不能轻易让职工下岗,当时咱们都以为只是随便说说,谁也没拿它当回事儿,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新公司的大股东还真信守承诺,果然说到做到。”......

这件事让建材分公司几千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即使那些留在原车间的职工,对新公司的这一举措也大加赞赏,毕竟彼此都是曾经的同事,谁也不愿看到对方因为下岗而断了经济来源。

所以,接下来的新项目建设进行的格外顺利,建材分公司上下一条心,只用了两个月左右,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下水管道生产车间就建成了。

一位留在原车间的职工甚至自告奋勇为新车间销售产品,据说他家的一个亲戚就在市政公司当领导,“还有这样的好事?你家那位亲戚在市政公司负责哪方面工作?”宋强对这个消息很感兴趣。

“他是市政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好像负责招标采购业务。”

“那就太好了!你跟他联系一下,抽个时间我跟你这位亲戚见个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