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671章 从长计议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671章 从长计议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叶佳怡见多识广,现代意识更强,此前极力推崇关云天的女儿接班,主要还是觉得只要加以培养,关琳珊的能力没有问题,又知根知底,对她管理昌达集团比较放心。

既然关琳珊已经明确表态,其兴趣不在这里,那就只好随她去了,关云天向叶佳怡通报这件事情的目的,是想让叶佳怡知道,昌达集团接班人的问题,还要从长计议。

当初关琳珊在她父亲的游说下,虽然答应回到昌达集团,但她从未想过接她父亲的班,将来成为昌达集团未来的董事长,在她回到昌达集团不久,叶佳怡和关云天倒是向她做过这方面暗示,毕竟没有明说,所以,她也没有明确表示反对。

关琳珊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经过这两年在昌达集团管理岗位的亲身体验,她觉得自己不适合做昌达集团掌门人,在她看来,别说昌达集团还要不断发展壮大,即使现有规模,关琳珊也认为自己未必能管好这家具有近三万员工和四五百亿产值的全省著名企业。

并非智力和能力不够,关琳珊认为她父亲关云天和总经理叶佳怡,都具有企业管理方面的天赋,而她自己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因为经过两年多的观察,她发现每当实际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无论她父亲关云天,还是总经理叶佳怡,不仅都能把事情处理好,而且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看上去都很合理,一般挑不出毛病。关琳珊也曾试过几次,但她觉得自己不善此道,因为她对处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本就缺乏兴趣。

所以,当关云天让女儿接过全部养老业务的管理工作时,关琳珊认为不能再闷下去了,她要适时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决策者早做打算,不要耽误了大事。

正如叶佳怡所言,人各有志,关琳珊没有企业管理方面的兴趣,她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说起来应该是件好事,起码可以让关云天和叶佳怡早做打算,避免长期心存幻想,最终耽误昌达集团接班人的遴选和培养。

另外,这件事还说明了关琳珊是个光明磊落,不图私利,看淡权势的女孩。谁都知道,像昌达集团这么大的企业,其董事长具有很大的权力,与之相配的利益,自然也是诱人的,不管能力人品如何,好多人做梦都想得到这样的职位,关琳珊却非常清醒,她认真分析自身条件的优劣,仔细权衡,把马上就要得到的董事长接班人选,亲手推了出去,不得不说,这样的人品值得称道。

如果换做其他人,根本不会考虑自己能否胜任这项工作,对这份送到手上的大礼,必然求之不得,至于将来接班以后,他才不管把企业搞成什么样子,反正在董事长位置上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即使企业倒闭,关门息业,他也不会在乎。

从这个意义上说,关琳珊拒绝成为昌达集团董事长接班人,是企业之福,关云天和叶佳怡应该感到庆幸才是。

冷静下来后,叶佳怡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她欣慰地看着关云天,“你有没有觉得,珊珊作出这一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是个非常坦荡的人,咱们应该尊重她的决定。”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尊重还能怎么做?她都明确表态了。”关云天没好气地说。

“虽然你没有拿她当回事,从你说话这语气,还是可以看出你对她的决定有所失望。不过你反过来想,珊珊本来对企业管理就没有兴趣,要是她不露声色,勉强答应下来,你认为对昌达集团的未来,是好事还是坏事?”

关云天想了想,“嗯,你这话倒是真的,这家伙人品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我临时产生了一个想法。不过我得先问问,尽管珊珊不愿成为董事长接班人,但她也没说要离开昌达集团吧?”

“没有,人家说要继续留在昌达集团工作,正在考虑那种既有挑战性,又有兴趣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先说来听听。”

“虽然这是以后要考虑的事,不过现在说说也无妨。我的意思,既然珊珊没打算离开昌达集团,这孩子人品很好,为人正直,即使她不情愿,将来也要给她一项任务。”叶佳怡道。

“什么任务?她没有兴趣的事,就怕她不肯接受啊!”

“现在看来,昌达集团未来的董事长人选,只能从外面选聘了,将来搭建新的董事会班子的时候,我建议同时成立集团公司监事会,让珊珊出任监事长。”

“哦----,”关云天好像也意识到了什么,笑言道:“你想的很细致,难道信不过外人?”

“这与信任与否无关,监事会本来就是正规股份制企业的标配机构,昌达集团现在没有监事会,主要原因是你这个董事长本身就是企业的创建者,现有董事会具有自我监事的能力和意愿,将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既然公司法要求设立监事机构,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相信未来的董事长也会支持这样做。”

“为什么非得让关琳珊任监事长呢?”

“因为她最合适,一方面她是最大的股东代表(将来某一天,珊珊肯定会继承你的股权);另外,珊珊素质高,为人正直,不图私利;第三,她具有现代意识,理解企业运作机制,一定能正确行使监事职能。”叶佳怡分析道。

“嗯,她在普华永道的工作经历,也许有利于她接受这一任务,而且有助于她做好这项工作。”

......

关琳珊突然宣布自己不愿成为昌达集团董事长接班人,虽然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都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但却给关云天和叶佳怡增加了一项工作,毕竟这两年他们都把关琳珊当做集团公司接班人看待,根本没有考虑其他人选,以为培养她几年,叶佳怡就可以接过董事长的职位,到时候关云天退居幕后即可。谁知原定人选对此不感兴趣,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人选。

说起来容易,但要给这么大的昌达集团寻找一位合格的接班人,却绝非易事。好在关云天才五十出头,如果精力允许,他再干十多年也没问题。

时间上看起来倒是不用太着急,但也应该提上日程了,因为遴选董事长接班人,跟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完全不同,除了对人选的管理才能有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求,还要考察对方的人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起来,要对某个人选做出全面公正的考察和评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眼下,摆在关云天和叶佳怡面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像大海捞针那样,寻找合适的目标。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都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即使发现目标,也只能先在暗地里考察,只有那些通过了第一阶段考察的候选人,才能进入实际接触阶段。

要想对目标人选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还要想办法将其招聘到昌达集团,只有通过近距离观察和考评,方能对候选人的综合素质作出公正评价。

如果目标范围小,也许能节省一些时间,真要是大海捞针,漫无目的,那就很难说了。总之,要面向社会选到合适的接班人,从遴选到考察,再到最终确定下来,这个过程短则三五年,如果不顺利,十年八年也很正常。当初叶佳怡极力推举关琳珊接班,除了对她很了解,主要原因还是想省事。

当然,除了关琳珊,昌达集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也不乏青年才俊,所谓面向社会选聘,昌达集团的现有年轻管理人员只要符合条件,自然也应成为考察对象,但他们没有优先权,将会受到一视同仁的考察。

关云天是昌达集团董事长,叶佳怡是集团公司总经理,他们都有自己分管的一大摊工作,平时当然得以工作为主,遴选公司接班人这件事,只是他们顺带完成的一项临时性任务,所以他们商定,一旦发现值得关注的目标,无论来自何处,都要互通信息,并由两人共同对目标人选进行考察和评估。

昌达集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有三百多人,因为经常打交道,关云天和叶佳怡只对其中的十几名高管非常熟悉,对于身处基层的广大中层管理人员,他们最多能熟悉百分之二三十。

闲暇时,关云天和叶佳怡不约而同地对其熟悉的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逐个分析对比,结果发现工作能力很强的,就是那十几名公司高管,但他们不具备年龄优势,已经没有培养价值了。而在那百分之二三十较为熟悉的基层管理人员中,没有谁的工作能力足以引起关云天和叶佳怡的关注。

自那以后,无论关云天还是叶佳怡,一有机会就主动接近中层管理人员,还让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将全体中层管理人员的资料单独抽出来,供他们分析研究。同时,他们还抽时间光顾多个人才市场,了解社会上的人才状况,一旦发现值得关注的对象,马上索要材料,跟进了解。

半年过去了,关云天和叶佳怡均一无所获,单独见面时再次提及这件事,关云天无奈地一笑,“看来,还真像大海捞针呀!”

“幸亏时间来得及,不过宁缺毋滥,对于那些不够条件的,根本没必要关注,免得浪费精力。”叶佳怡很沉得住气。

“是啊,即使暂时没有发现目标,也不用着急,选人用人是大事,一定要慎重。这套办法似乎有点笨,但我认为很可行,通过这种方式确定的人选,即使最终不能成为公司接班人,起码也是个出色的管理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