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688章 明确定位(大结局)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688章 明确定位(大结局)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换做其他人,叶佳怡会断然拒绝,关琳珊就不一样了,再怎么一视同仁,她毕竟是关云天的女儿,对于她做电商平台的想法,叶佳怡既不否定,也不急于肯定。

因为关琳珊已经回到昌达集团两三年了,具体职务至今还没确定下来,叶佳怡打算跟关云天汇报,听听他的意见。

听完情况汇报,关云天有点不爽,“她这是横生枝节,每次她都跟咱们的意见相左!”

叶佳怡不想看见出现这种不愉快的情况,她进一步澄清:“珊珊倒也不是故意跟咱们作对,实际上她同意出任监事长,只是跟我提到她想做电子商务。既然她有这个想法,我得让你知道。”

“还不是一回事儿,她做电子商务,监事会这边的工作怎么办?另外,对于昌达集团这样的企业,是否有必要搞一个电商平台?只都需要论证!”关云天没好气地说。

叶佳怡想了想,“珊珊提出她的想法后,我初步考虑过,其实公司可以帮她实现自己的愿望。”

“帮她实现愿望,难道监事会不搞了?或者另外物色监事长人选?”

“一切按原计划办,监事会的事不能耽误,她也可以做自己的电子商务。”

“你是说让她身兼二职,她忙得过来吗?可别耽误正事呀!既然成立监事会,就应该正常履行职责,如果形同虚设,外人免不了说三道四。”关云天历来讲究专心做事,最讨厌三心二意。

“你忘了?在第一代管理者交班以前,监事会不可能有太多的事,所以,这段时间监事会这边不需要她付出多少精力,她完全可以把绝大部分时间用来做电商。”

关云天思忖一番,“嗯,这倒不是不可以,但你要跟她明确,第一,任何时候,必须以监事会的事为主,不管大事小情,只要这边需要,就得把精力放在监事会;第二,对于电商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要进行充分论证;第三,财务实行单独核算。”

对于第一和第三条,叶佳怡是赞同的,因为监事会是集团公司的一大机构,一旦成立起来,不管事情大小,只要有事,就要认真对待,不能当做儿戏,否则就显得太不严肃了。电子商务实行单独财务核算也是必要的,毕竟这是新项目,按照昌达集团的惯例,所有项目在财务上都要实行单独核算。

但是对于第二条,叶佳怡只是口头答应,一方面电子商务是一种发展趋势,另外,这是关琳珊自己想做的项目,也许她想独自做出点成就,免得外人说她是依靠父辈的富二代。所以,尽管关云天对女儿做电商态度不积极,叶佳怡也要无条件支持,成人之美嘛,至于论证什么的就算了。

叶佳怡代表集团公司,把董事长的意见向关琳珊作了传达,关琳珊是个聪明懂事的女孩,她到昌达集团也有两年多了,早已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知道单独实行财务核算的目的,所以,她很理解公司的做法。

“珊珊,如果没有别的问题,你就把成立监事会的工作计划做个文案给我,再把电商平台的投资计划书报上来,经集团公司董事会讨论后,才能给你立项并划拨资金。”叶佳怡道。

“我想把现在分散于集团公司多个供销部门的业务,整合到电商平台,不知是否可以?”

“这个......,”叶佳怡有些迟疑,“珊珊,各供销部门的专业性比较强,集中到电商平台,你怕忙不过来吧?”

关琳珊急忙解释道:“把他们整合到电商平台,主要目的是壮大平台规模,业务还是各部门自己做,他们的业务我不会有丝毫的参与。”

“哦,那我事先跟各部门打个招呼,让他们有所准备。”

毕竟在普华永道磨练过几年,关琳珊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是毋庸置疑的,只用了三天时间,她就拿出了筹建集团公司监事会的工作计划,又用了三天,向叶佳怡提交了电商平台的投资计划书。

全公司都知道叶佳怡很挑剔,这又是关琳珊第一次独自做项目,提交报告后不免有些忐忑。不过,当叶佳怡看完面前的两份报告后,她认为即使抛开关琳珊跟董事长的父女关系,拿对外招聘人才的标准衡量,关琳珊也算得上集团公司需要的人才。

在昌达大厦五楼专门腾出四个房间,装修一番后,配备足够的办公用品,两间用做监事会办公室,另外两间给关琳珊做电商平台的场所。自此以后,关琳珊完全从其他事务中脱离出来,专心于监事会的管理和电商平台的筹建与运作,关云天的宝贝女儿,回到昌达集团的第三个年头,工作职务终于有了明确定位。

除此之外,昌达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企业底蕴已经足够深厚,业务范围也有了明确定位,那就是集中精力做好服务行业和高端制造业。

服务行业的主要业务当然是养老事业,昌达集团所属的昌达控股公司,已经在本省省会和全省所有地市级城市完成养老机构布局,下一步要走出去,到国内其他城市投资养老项目。

由于社会加速进入老龄化,加上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即将成为需要照顾的老人,但他们却处于上有老下有小,自身又是社会组中坚力量的境地,根本无暇顾及父母,所以,社会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

接下来需要研究的是,养老机构的传统养老方式是否符合大众需求,如何将养老机构跟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相结合,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养老事业才能与时俱进。

关云天一直想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和临终关怀结合起来,他认为全国医学类本专科院校每年有数十万医护专业毕业生,因为编制所限,这些人最多只有百分之三四十可以进入各级官办医院,剩下百分之六七十,大约一半进入民营医疗机构,还有百分之三四十处于待业状态,或者改行,无论如何,这都是对宝贵医疗资源的浪费。

如果能让处于待业或改行的医护专业毕业生进入养老行业,不仅医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还能让养老机构的医护水平大幅提升,这对提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和临终关怀的质量大有裨益。

但现实情况跟关云天的愿望恰好相反,某些医护专业毕业生宁愿在家待业或改行,也不愿去养老机构工作。针对这种现象,前段时间关云天委托中介机构做了个调查,得到的结论是那些毕业生主要嫌养老机构待遇低,没有保障,名声也不如正规医疗机构,特别是官办医疗机构好,他们还认为在养老机构工作比较累。

关云天对此很有感触,他承认在养老机构工作,名声没有官办医疗机构那么好,社会上原有的养老机构工资待遇和保障不如正规医疗机构也是事实,但这很大程度是某些医护专业毕业生凭直觉和传统认识做出的判断。

事物都在不断发展,昌达控股公司为旗下养老机构和老年服务中心配备的医护人员,其工资待遇已经跟官办医疗机构不相上下,保障方面,参加工作头三年是“三险一金”,工龄超过三年会自动过渡到“五险一金”,而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根本无法跟专业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相比。

要想提高养老机构的医护水平,必须吸引相当一部分医护专业毕业生加入其中,关云天想改变大部分医护专业毕业生不愿到养老机构就职的现状,他有个计划,在征得董事会同意后,打算让企业拿出一笔钱,在有关院校的医护专业设立专门奖学金,并大力宣传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薪资待遇、社会保障和工作环境,纠正传统认识的偏见。如果这项计划得到落实,养老机构的医护水平就有了人才保证。

高端制造业这边,在做好现有产品生产经营的同时,集团公司将继续增加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今后产品的更新换代,将主要依赖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取得的研发成果,这是百年企业得以传承的关键。

为了给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昌达集团技术中心还需要扩大规模,并进一步加强技术力量,为此,在技术中心现有人员基础上,集团公司将提供优厚条件,继续敞开大门,引进多个专业的高端技术人才。

事关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事项确定以后,关云天和叶佳怡计划在五到八年内,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逐步过渡给选定的企业高管**人。

到了这一步,几乎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公司高管在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做打算,但很多人不理解关云天为什么把这么大的昌达集团交给外人管理,有些朋友甚至当面质疑他的举措,关云天淡然解释道:“昌达集团是一家正规股份制民营企业,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作保证,只要品行端正,能力足够,任何人都可以率领企业继续前进!”

(The end)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