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正文 第89章 转移话题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正文 第89章 转移话题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乡长顺手交给关村长一百块钱,“我没有买什么礼物,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把它交给老人。”

关云天请赵乡长在那张光洁的桌旁坐下,亲自给客人沏了茶,然后陪着赵乡长聊天。

“关总刚才说以前见过我,那是啥时候的事?”赵乡长问。

“应该是我高考那一年,记得高考结束后,我在家等通知,帮家里干农活,看见你来我们村里检查工作。”关云天道。

“哦,你说那一年呀,我是乡里的驻村干部,不是检查工作,当时我的工作地点就在关杨村。”

“赵乡长这些年一直没离开金寨乡吗?”

“我在关杨村驻了两年村,回乡里待了两年,就调往别的乡镇当了几年副乡长,前两年调回金寨乡,转了一圈,现在又回到最初的老根据地。”

坐在对面的杨支书打趣道:“这说明赵乡长对金寨乡有感情,舍不得离开呀!”

赵乡长也是调侃道:“什么呀?那是别的地方不欢迎我,没办法,我只好回到老地方。”

“人家上级部门有考量,知人善任,只能说明赵乡长对金寨乡很了解,金寨乡也需要赵乡长这样的领导。”关云天一本正经地说。

“但是关总,自那以后虽然咱们没见过面,但你的名气在咱们富源县,甚至华源市都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了。”赵乡长道。

“什么名气呀,我就是个做企业的,而且我这个人从来不愿宣扬,新闻媒体要采访,我故意躲着他们,有机构要推荐我当县市的工商联负责人,甚至推荐我当省工商联副主任,都被我一一婉拒了,对‘代表’、‘委员’之类的荣誉,我也不感兴趣,我只想好好做企业,不想抛头露面。”关云天道。

“用流行词说,你这叫低调。人各有志,完全可以理解。不过关总,听他们说你当年读的是师范学院,后来怎么不在学校教书,而是做起了企业?”不仅赵乡长,可能旁边的另外两个人也有这样的疑问。

“嗨,说起来话长。我毕业那年赶得太巧了,城里的中学一个编制也没有,我又不愿来乡下的中学,于是去了城关中心小学,现在我还保留着教师编制呢。在城关小学待的不算太好,两年后,正好学校的校办工厂濒临倒闭,学校派我去了校办工厂。”

“哦,原来是这样!你从一个濒临倒闭的校办工厂起家,用了不到十年,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你这速度真是不可思议啊!”赵乡长感叹道。

“开始那几年也不容易,可以说是太难了!校园工厂原来做印刷,但那根本维持不下去,我接手后转产烧红砖,销售的难度就不说了,为了节省人工成本,我开着拖拉机给用户送砖,每天上下午各一车,一万多块红砖,装卸全靠我自己。村长大哥,都知道高考完了在家等通知书那会儿,我拉着板车贩运苇席很辛苦,要是跟我送砖那个活比起来,那就不算啥了。”关云天道。

这位本家大哥那时还没当村长,除了在自家责任田里干农活,也跟一帮村民四处赶集,挣些零花钱,“云天那时就很会做生意,是你最先发现往临乡的集贸市场贩运苇席能挣钱,不过那买卖实在辛苦,夏天早上五点来钟就从村里出发,拉着二三百斤重的板车,步行四个多小时,走三十多里路程,有那体力的没那头脑,有那头脑的没那体力,那年夏天贩运苇席,全村就数你挣钱最多。”

“跟我在砖厂送砖那活比起来,往临乡贩苇席就不算辛苦了。当时也是正直夏天,我自己上下午装卸运送一万多块砖,两只胳膊酸痛难忍,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湿透了,衣服上都能拧出水。回到厂里的宿舍,躺下就不想起来,胳膊连拿筷子吃饭的劲都没有了。好在那时才二十出头的年龄,睡一觉第二天又能接着干。那样的劳动强度,我坚持了半年,直到砖厂生意好了,效益改善,我才请了专门的装运工。”谈起往日的创业经历,关云天至今记忆犹新。

“头三脚难踢,创业阶段吃的苦,受的累,现在总算得到了回报,跟你同期起步的企业,都比你的公司差远了,这说明关总在企业的管理经营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赵乡长由衷地佩服道。

“过人之处不敢当,但我的观念不保守,善于学习,愿意吸收新知识,新理念,要说有什么差别的话,这一点,也许是我跟别的民营企业老板的不同之处吧。”

这时,关云天的司机李师傅过来帮忙收拾桌子,摆放餐具,“哟,要开饭了吗?”关村长问。

“快十二点了,你们聊起来就不感觉饿了吧?都准备好了,马上就开饭。”李师傅是个勤快豁达的人。

按村里的规矩,关云天把赵乡长安排在上座,杨支书和关村长分立左右两边,他自己则位于下座。

以这样的安排,本该坐八人的桌子,只能坐四人,这不仅浪费地方,而且也不好看。

“云天兄弟,你这安排不对呀!你难得回家一趟,咱俩调换一下,你来我这里,我坐你那里。”关村长道。

“那可不行,你今天是客人,必须听我安排。”

“看你俩推来推去,差点把今天的主角忘了,关总,赶快请老寿星入席吧。”赵乡长提醒道。

“可不是嘛,这才是今天的主角,幸好赵乡长提醒。”杨支书起身走进屋里,把关成林老爷子请了出来。

在赵乡长面前,关成林好像有点不自在,“你们在一起喝酒聊天多好,我跟着参合个啥?”

“不是参合,你才是主角,老寿星跟我坐这里。”赵乡长起身让老关跟他并排坐在上位。

“这可使不得,我咋能坐这里?”老关往后退了几步。

“叔,你就别往后退了,你不坐那里,我们怎么坐?这三方都是我们的座位。”关村长把老关扶到上位坐下来。

“呃,司机李师傅呢?在厨房帮着忙乎了好一阵子,让他也过来坐下。”老关提醒道。

关云天到厨房门前喊了一声,李师傅走出来,坐到关云天旁边。“远来是客,你挨着我多好啊!”关村长道。

“平时我都不上桌,今天坐在这个位置就很好了。关总,现在桌上才六个人,我觉得应该再叫来两个人,凑够八人就可以开席了。”李师傅道。

“是啊,叫谁合适呢?”关云天询问他的老父亲。

关成林把自己的一个妹夫和一个舅子叫了过来,“你们俩坐他们旁边吧。”

宾主坐定后,马上就开席了,李师傅起身给大家倒酒,关村长也要上前帮忙。

“村长请入席,由我给大家服务,你尽管放心好了。”李师傅把关村长请回座位上。

坐在上位的赵乡长首先说话,“今天是关老先生的生日,咱们欢聚一堂为老寿星庆生,首先祝你生日快乐!平安吉祥!”

众人一齐举杯同饮。

“让咱们再次举杯,祝老寿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随后,关云天代表自己的家人向老父亲道贺,他又分别单独向赵乡长和村里的两位领导敬酒,感谢他们的光临!

这套程序下来,关云天两杯酒喝干了,其他人杯里还剩了一些。“云天,你杯子里空了,得倒上呀!”关村长看见了。

“没问题,我一定陪着各位领导。”

共同倒满第三杯,速度就慢多了,话题也转移了。

“关总,老爷子都六十多岁了,打算啥时候把父母接进城里生活?”赵乡长道。

“前两年我就让他们进城,我妈还没啥说的,我爸在我那里待了几天,他说生活不习惯,说啥也不想进城了。”其实,关云天解释这个原因,村里很多人都知道,因为老关跟别人说过。

“也是啊,在村里生活了好几十年,老少爷们,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到了城里,走出家门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老爷子不习惯也在情理之中。”村长插话道。

关成林杯子里一共只倒了半杯酒,现在还剩不少,他端起酒杯,“我敬乡里村里的领导们,多谢你们!”

放下酒杯,老关继续道:“也不是永远不想进城生活,将来年龄大了,走不动了,不进城谁来照顾我们?只是觉得现在身子骨还硬朗,在老家再待过十年八年再说,虽然是偏僻农村,但在感情上还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

“农村空气好,只要身体还行,老哥跟我嫂子在村里多待些年头也不错,关总他们有时间多往老家跑几趟,也就能跟你们经常相见了,城里离咱们村还不到三十公里,说起来也不算太远。”杨支书道。

“是啊,既然父母暂时不想进城生活,我们只能抽时间尽量往老家多跑,要是路好走,这三十公里路程还真不算什么,只是到咱们村这十来公里土路,实在太难走了!”关云天道。

赵乡长接过话题,“金寨乡地处偏僻,是个穷乡镇,我们早就有修路的打算,怎奈乡里拿不出钱,修路的计划一直没能实现。乡里又没有像样的企业,引不起县里的重视,指望县交通局拨款修路,不是没有可能,恐怕还要等上好几年。”

“因为路不好走,包括关杨村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不愿往外去,这是一种思想保守的行为。现在外面发展那么快,守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啥时候能改变生活面貌?”杨支书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关云天沉默良久,突然问道:“修这么一条路,大约需要多少资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