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982章 性能指标“666”的大型运输直升机

“既然这样,就先拿出设计方案,论证一下,这个项目作为年后的重点项目吧。”见谢凯坚决要搞这个,郑宇成毫无原则地拍板决定了。

搞个专业的武装直升机来填补国内武器装备的空白,也是不错的。

眼看现在就要进入12月,这一年又要过去了。

目前基地关于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即将出炉,这会儿确定下来,比等到财政预算出来后,增加新的项目开支要好很多。

“郑主任,那我们之前的研究项目……”冯志彪并不满足。

郑宇成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谢凯一直都不了解基地直升机项目的情况,不由开口问道,“冯总,之前搞的什么?”

“之前也没有一个专门的项目,就是针对直-7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改。直-7项目原本为了保证顺利研制,大量采用采用了直-5跟直-6的成熟技术。甚至很多零部件都是使用的直-5、直-6的零部件……”曾广平介绍着。

随着他的介绍,谢凯算是明白了,原本郑宇成这些老家伙为了恢复昔日404的繁华,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只是为了填补基地研究领域的空白。

把直-7团队搞过来后,也没有给一个明确的方向,整个团队上百号人主要的工作,就是解决原来直-7存在的缺陷。

比如直-7这种因为大量使用国内成熟技术而造成的性能落后跟实用性降低,甚至机体结构严重超重的缺陷。

其实还是在直-7这种基础上进行改进,没有新的项目。

“现在进展如何?”谢凯问道。

冯志彪等人都是沉默不语。

见他们的神态,谢凯倒也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基地给的重视不够,整个项目团队经费也不是非常充足,研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主要问题就是解决结构超重这样明显的缺陷。

至于先进性跟实用性,并没有得到太大的解决。

“那个就先停下来吧。”汪贵林叹了口气。

还好,直-7团队持续的研究,也算有了不错的基础。

“我觉得没有必要先放弃,继续研究最好。直-7是国内第一款超过10吨级的重型直升机,性能落后,可以提升性能;至于结构超重,可以优化结构,选择更先进的材料替换;实用性这个,在未来战场势态下,重型运输直升机,可以快速把部队投入战场……”谢凯说道。

郑宇成想要阻止,却被汪贵林给拦住了。

谢凯既然这样说,肯定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

无论是超黄蜂还是海豚,最大起飞重量都不是很高。

国内重型运输直升机,确实还是一片空白。

“其实直-7的使用用途非常广泛,无论是用于南方高温环境,还是用于西南高原……目前,国内就只有从美国引进的民用版黑鹰具有不错的高原性能。”谢凯说道。

直-7的技术性能水平,跟当初他们接手的运-10差不多。

从接手运-10到现在,三年时间过去了,超过六亿的资金砸进去了,运-10的技术性能,依然没有彻底成熟,不是还得继续研究下去么?

为的,不就是让国内不停止下来?

如果郑宇成他们没有把直-7项目搞过来,谢凯也不会有什么兴趣。

反正现在基地的钱多,不花,难道上交给国家交给其他单位修建职工宿舍,或则干脆用来成为招待费用?

直-7国内搞了十多年,唯一一款能装载排级部队的大型直升机,因为资金问题,不得不给直-8让路。

有钱,就没有必要让直-7继续原来的命运。

要不然,等到以后部队有需要,国内却没有这样的直升机,那时候,军方有钱了,就只能从国外去买。

这钱,不能让国外的直升机制造公司挣了。

“这玩意儿没有太大的用处啊。如果是快速投入部队,运-10的宽体运输机更合适不是?”郑宇成不像在这项目上浪费钱。

“直-7确实没有多大的用,国内从法国引进了超黄蜂呢。直-8现在进展很不错。”汪贵林也提醒谢凯。

基地其实真心不想在直-7上面投入太多的基础。

先天技术薄弱,改进起来,甚至不如设计新的机型更容易。

见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都是不同意,引出这事儿的冯志彪担心影响到武装直升机项目,赶紧开口,“其实直-7改进起来确实非常困难,即使借鉴直-8的一些技术,使用直-8的一些电子设备等,性能也很难有所提升。两款直升机的载重跟飞行性能等相差都不是太大。”

直-8同样也是超过十吨的大型直升机。

不过谢凯清楚地知道,直-8有着致命的缺陷。

不管是高原使用性能,还是用于作为反潜或的方面使用,性能都不足。

“我只问一句,直-8可以用到053上面吗?”谢凯的话,让众人都愣了。

他们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并没有想过直-8从法国引进,本来就是为海军。

“直-8根本没法上053这样的小军舰。而大型军舰,我们现在有多少?052那样的,直-8能上去?”谢凯的问题,让其他人都没法反驳。

053H3尾部需要配备一架直升机。

不管是用于反潜,还是用于侦查,或则用于人员搜救,直-8根本就上不去。

重量太大!

“如果作为通用直升机,这本来就是法国六十年代的直升机,性能落后太多。要是作为两栖作战使用的舰载运输直升机,就这样的载重量,能行么?也就只能吊装212那样的吉普车了。”

谢凯的言辞极其犀利。

所有人都无法反驳。

“你怎么想的?”郑宇成眉头完全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不知道谢凯究竟想要干什么。

不让基地搞太多项目的是谢凯,现在让基地搞更多项目的同样也是谢凯。

“继续改进直-7,不过这个不用考虑太多,我们可以考虑更多的使用用途,无论是作为大型战舰的反潜直升机,还是两栖作战使用的舰载运输直升机,甚至高原使用性能等,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谢凯说到。

既然之前直-7的研究没有一个明确的性能指标跟方向,那就来一个。

向着目标前行,这样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技术的提升,也可以让研究人员明白需要弥补哪些方面。

“提高技术指标?”就连冯志彪都觉得有些为难了。

直-7要提升技术性能指标,确实不容易。

“必须提高。而且要能在青藏高原使用。”谢凯说道。

青藏高原上只有黑鹰直升机可以去,而这玩意儿,无论是价格,还是美国人不想多卖,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装备太多。

只有搞出自己的大型直升机运输机。

“具体想法可以说说。”郑宇成有些受不了谢凯这种说话的方式。

非得等人问。

大家时间都很宝贵的。

“我觉得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性能指标,如果要满足高原使用,那么升限就必须大幅度地提高,至少得6000米;而航程不足,这是目前国内直升机的通病,原本直-7的原型机实用升限就达到了6780米,所以,这个指标得保持;至于载重量,原本直-7的最大载重量就达到了5670千克,燃油重量1830千克……新的机型,在解决了结构超重的情况下,怎么也得超过6000千克的最大载重量吧?”谢凯看着众人,漫不经心地说道。

虽然性能指标提升的不是太多,但是对于整个直升机所使用的技术要求提高了不是一点两点。

就连冯志彪等人都感觉到了压力。

郑宇成他们不说话了。

按照谢凯这样搞,直-7继续搞下去,这将会搞成国内最大的运输直升机。

合适么?

“诸位,我知道这里面有着很多困难,也有很多技术需要一一突破。不过既然搞技术开发,我们不能只捡容易的来做。那样一来搞出来的东西不仅落后,还浪费资金,不如不搞。”谢凯强调着。

郑宇成等人也不说话,汪贵林甚至偷偷地给谢凯竖起了大拇指。

这小子果然狡猾。

也不直接拒绝,直接提出更高的技术难度让他们自己主动放弃。

他哪里知道,谢凯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放弃,而是真的想要搞出来,直-8一直在直-8F才提出这些性能指标。

如果按照原本的性能指标,直-7确实不算差的,奈何,基础太差,搞了十多年,因为选择了保守的设计参数跟降低成本而使用直-5跟直-6的技术以及零部件,使得这个项目失去发展前景。

但凡有办法,国家也不会花费宝贵的外汇引进超黄蜂了。

谢凯的目的,是促进国内直升机使用的发动机技术发展。要不然,到了后面,还得从国外进口发动机,这是把脖子伸给别人来卡。

“这性能指标是不是太高了一些?”汪贵林都有些担忧了。

谢凯没有说话,而是看着直升机研究团队的人。

冯志彪等人也清楚,要想得到更多资金,只有按照这样的指标来搞。

到了现在,谁都没有把握可以直接搞出来。

性能提升一点,这对整个直升机所有的系统全部提出了要求,还不能增加太多成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