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001章 波音要进中国?空中客车也要进中国?

“具体不知道。波音跟我们的合作,现在只是一个意向,具体估计得他们评估了我们的生产线跟生产技术后才会做出决定。当然,如果要合作,前提是帮我们拿到适航许可,通用公司的GM-56发动机也会出口我们用于改进运-10。”白彦军说道。

现在只是一个意向。

谢凯有些奇怪,为什么一向喜欢炸毛的郑宇成今天什么话都不说。

汉森·米勒跟另外几名美国人在头等舱,由程不时等运十的技术人员陪着,他们需要介绍飞机的性能等,以及国内生产的一些情况。

在这后面,小声交流,对方根本就听不到。

“这有什么,国内不是都在说用市场换技术么?美国人的飞机可以进入我们国内市场,我们同样可以抢他们的市场,生产成本等,我们可比他们低了不少。哪怕技术性能差一点,也不会太多,同类型的飞机,我们运-10的市场竞争力反而更大。”郑宇成得意地说道。

看来这事儿老家伙知道,却没有告诉谢凯。

谢凯倒也不生气,反正中美蜜月期已经只剩下一年,结束后,估计波音跟中国的技术合作就宣告终结了。

甚至是空中客车公司跟中国的合作谈判,也会在美国的压力下而不得不终止。

无论如何,都是对中国有利的。

“其实他们是怕我们国内的技术发展太快,合作起来,就会拖延运-10的改型工作,他们并不知道运-10的宽体客机马上就要进入样机试制环节中。”白彦军解释着。

在国际谈判中,各方都是在玩心眼。

要是不玩心眼,国内有些什么家底,都会被人家给轻易地知道。

谢凯突然想起来,美国波音从来都没有跟中国合作过,甚至在兼并了麦道飞机后,终止了麦道跟中国的合作,使得中国大飞机厂从那时候开始,就没有了可以生产的大飞机,一直等到后来的ARJ-21以及C919大飞机出现。

现在波音跟红旗机械厂合作?

不会是美国人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来了解中国的具体制造实力吧?

一明一暗。

“你不用担心他们看到不该看到的。国内的数控机床技术这几年虽然没有跨越式的突破,至少也是有了不错的发展,每年生产的数控机床不少,大多数都是运用到航空航天领域。还有其他的一些材料方面的突破,核心的东西,都在咱们的祁连山里面呢。”郑宇成得意地说道。

根本就不怕美国人刺探。

反正秦飞只是一个运输机生产的飞机厂。

谢凯也知道,国内没有取得突破的,美国人绝对会对中国禁运技术。

中国已经取得突破的,他们就会把已经过时甚至容易引偏科研方向的技术出口到中国。

“还是先取得适航许可证吧。有了这东西,实在不行,咱们自己搞个航空运输公司,自己买自己的飞机!”谢凯说道。

运-10是肯定得继续研究下去的。

“通用的GM-56发动机要比普惠好不少。”

“我们自己的发动机就是以通用GM-56的一些技术为基础。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说服沈老帮咱们组织全国攻关……”谢凯摇头说道,“既然要合作,可以先从他们手中引进几台。”

明知道合作肯定持续不下去,自然,也不怕多花几百上千万美元买通用的发动机。

虽然东北那边已经偷偷把GM-56发动机的图纸测绘了,谢凯他们以见者有份为由也搞到了手,远远没有实际的样机摆在眼前让人慢慢研究,慢慢分析更容易了解。

国内在涡扇发动机的设计上面,并没有多少的经验可谈。

到现在,也就涡扇-6发动机勉强算得上可以投入实用阶段,可那实用寿命,实在让人无法直视。

“买美国人的发动机?”郑宇成不知道谢凯想要干什么。

“我们的涡扇-10,不是要准备用GM-56的核心机技术作为基础么?只有站在美国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快追上他们。不仅要搞美国人的核心机,甚至还要搞苏联人装在苏-27上面的AL-31核心机技术。”谢凯说道。

郑宇成不说话了。

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技术有多么重要,他已经了解到了。

只要有了这个,无论是发电厂使用的大功率燃气轮机,还是舰船用的大功率燃气轮机,都容易解决。

现在国内就差这个东西,之前没有单位提出来搞这个,一方面因为技术难度太大,配套不完善,另外一方面就因为资金问题。

404手中握着数百亿的经费,资金问题不再是问题了;而配套,4.5万吨大压机已经成功投产,6.5万吨大压机已经开工建造,可以承受更高温度的镍基高温合金也取得了突破,唯独就是成本高一些,还有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有问题的,也就是设计能力了。

这一点,谁都没有办法。

总不能国内的核心机技术让美国人提供吧?

美国人没有那么傻。

“这样一来,岂不是我们以后的运-10就只造了一个壳子?”郑宇成有些不乐意。

航电系统采用美国的,动力系统采用美国的。

剩下的,也就是外面的壳子以及起落架这些,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飞国际航线的,即使我们自己只造了一个空壳子,也不是问题。就怕我们国内使用的也是这样,那就没有必要继续搞下去了。”谢凯说道。

这话,是说给白彦军听的。

他不怕运-10只是由国内制造一个空壳子。

就如同他那个时代,很多人质疑C919国产大飞机国内只制造了一个空壳子,甚至引起了人民日报专门刊发文章来解释,C919根本就不怕这方面的质疑。

那时候,C919的发动机是由美国通用电气与法国SNECMA(赛峰集团)合资的CFM国际公司研制的LEAP-X1C涡轮风扇发动机,这玩意儿也是GM-56的后续型号;而主飞控系统、线控系统、导航监控系统等,几乎都是有国际公司的参与。

很多核心技术是由外国公司提供。

就因为这样,这就有了C919国内只是制造了一个壳子的看法。

即使这样,也让人很欣慰,至少,国内有大飞机生产。项目在,只要持续改进,国内的各个配套,都会不断完善。

就如同C919大飞机国产发动机长江-1000发动机就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刺激下开始研制……

至于成功没有,谢凯也不知道,毕竟他离开那个世界的时候,还没有听说过成功的消息,只要持续搞,早晚国产发动机会替代进口发动机的。

就如同歼-10,从研发出来使用从苏联进口的AL-31发动机,到最后使用国产涡扇-10,虽然用了10多年的时间,最终还是自己能生产了。

“没有项目的发展,就没有配套的不断完善。”谢凯知道郑宇成心痛什么。

运-10本来就先天不足。

国内技术要追平国际,不是这样容易的事情,人家的航空工业发展了七八十年,而国内才发展多久?

这些年国内取得的技术进步,所有人都是能看到的。

保持这样的速度,最多三五十年,就能追平甚至超越国外。

“这点我明白,就是想着闹心。明明咱们的运-10有发动机用。”郑宇成嘟囔着。

谢凯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涡扇-6那使用寿命,谁能承受得起这个成本?

一台发动机,飞行300个小时就得大修一次啊!

整体使用寿命,天知道有多少。

一两百万美元一台的涡扇发动机,如果只使用一两千个小时就报废,中间还得加上几次大修,成本将会超过三百万甚至四百万美元……

运-10每小时的飞行成本得多少?

航空公司要是赚不到钱,那还会购买么?

“行了,这些事儿没有必要去纠结太多。拿到适航许可证,至少运-10可以飞欧美航线。”郑宇成不想再在这事情上纠结。

在航空领域中,国内跟国际的技术水平,绝对不是国外媒体宣传的原本中国跟西方航空技术差30年,运-10出现就缩短到15年的程度。

很多东西,需要全面发展,才能真正缩短技术差距。

“美国那边只要同意出口,就买几台通用的GM-56回来。到时候用于运-10的改进试飞也可以,用来给航发动力厂拆开研究也行。实在不行,到时候就把这些美国的发动机上面的零件逐步换成国产零件,用这样的方法来发展!”谢凯说道。

当初波音刚进入中国的时候,美国人提供的备用发动机,那可都是隔三岔五会来检查包装箱外面的封条,就怕中国偷偷地测绘仿制他们的发动机。

“钱准备好了吗?”见白彦军点头,谢凯问郑宇成。

“三百万美元的现金,多准备了一百万美元。”郑宇成点头说道,脸上表情及其肉痛,“谢凯,这可是现金,他们敢收么?”

几百万美元的现金啊。

“是啊,要不要换成别的什么值钱的?”白彦军也觉得,送现金,不是什么好事儿。

何况这些美国人出门也没有带多少东西,百万美元的现金,怎么带回国?

“就要这玩意儿,只有现金,才能更震撼。”谢凯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