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107章 彩电行业要变天之价格战起源

重生军工子弟 第1107章 彩电行业要变天之价格战起源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诸位,都已经了解了我们的方案吧?一句话,我们只管出钱,分钱,日常经营什么的不插手……”郑宇成看着长虹的高管们,大咧咧地说道。

虽然没人反驳他,虽然所有人都是一脸平静,郑宇成可以从这些家伙的眼神中看出他们心中在骂着自己。

郑宇成根本就不在乎。

只有把市场份额抢占了,然后开发更好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中,促使老一代的产品继续降价,挤死那些没有技术实力,也没有资金支持的彩电生产单位。

说是不插手经营,真的不插手,需要在这里说这些么?

大家对于红旗机械厂的5亿还是非常在意的,单位是国家的,至于能不能让他们进来,得上级说了算。

“方案中的内容,是我们希望尽快完成,一年内,至少建成年产百万台的产量;三年内,建设成年产五百万台的产量……”汪贵林把他们的要求说了。

5亿的资金,就是为了扩大产能,以及技术研发的。

“三年内建成五百万台的年产量?这根本就不可能!生产线都得从国外引进,自己设计生产线,根本就来不及……”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根本就是完成不了的任务。

到现在,长虹的产能都只有五十万台不到。

而国内其他的一些大厂,都差不多这样的产能,很多小厂,甚至只有三五万台的产量。

三年内,产能扩大十倍,即使有足够的资金都不可能,在国外引进生产线,需要工信部批准,否则根本就没有可能。

目前国内彩电生产线已经超过120条,生产厂家也是上百。

“是啊,郑主任,这个有些为难,引进生产线,不仅需要国家批准,还需要外汇。目前国内引进的生产线已经很多,国家已经开始限制生产线引进……”赵长虹看着郑宇成,不是说了解彩电行业的现状么?

真的了解,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谢凯站了起来,“大家不用担心,我们根本就没有计划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的想法。我们投资长虹,是因为长虹跟我们一样,也是军工系统的一部分。作为军工单位,哪怕是转为民用产品生产,也还应该像军工单位一样,引领技术发展……所以,红旗机械厂领导们希望在未来,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生产线,都自己搞,不再从国外引进,除非一些国内实在难以搞出来的关键核心设备。”

长虹目前的情况,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未来,长虹不会再从外面引进技术跟生产线,要不然,也不敢在96年的时候率先发动价格战。

要发动价格战的先决条件,就必须降低成本,而且寻找到利润增长点。

长虹发动价格战,实现了产业的快速集中。

同样也是因为价格战之后没有找到盈利模式,最终丢失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价格战,是用来清理彩电行业门户的手段,但不是我们公司以后发展的目标。而目前,国内引进的生产线已经超过了120条,生产单位超过了上百家。目前彩电市场持续火爆,很多公司引进的生产线因为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供应跟不上而产能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更多的单位在谋划进入这个行业,我们必须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没钱,没技术实力,去搞服装啥的就行了,玩什么电子产业?”郑宇成一脸傲慢地说道。

国内的彩电情况,通过谢凯,他了解了不少。

觉得那些公司为了利益,根本就没有考虑以后怎么样,没有想过大家都进入了这个行业,以后什么情况。

反正以后什么的,跟现任领导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政绩出来了,领导都升官调走了。

所以,未来将会有更多公司看到彩电市场的利润而进入行业。

到95年的时候,国内彩电生产厂家超过200家,还有更多的公司准备进来,全国设计产能超过4400万台,而实际产量刚刚超过2000万台,销售额不足2000万台。

有些厂的生产线建设完成后,几乎没有生产。

这样一来,就造成严重的产能浪费,重复建设严重。

这也是长虹发动价格战的原因。

“一旦价格战启动,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可能都会很惨烈……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盈利从何而来?”倪润峰提问道。

从知道郑宇成他们要搞价格战的时候开始,他就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

价格战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

别说现在,就是谢凯的那个世界,倪润峰也是没有找到价格战之后的盈利点。

这样一来,最终长虹就只能成为其他同行引以为鉴的经验教训来源。

“第一,市场分级。这就需要我们在未来彩电的研发上投入巨资,一直保持技术领先,通过高端产品盈利,中低端产品挤压我们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第二,建立两套模式,国内市场保持规模生产来分摊成本,大力开拓国外市场,先不说利润,仅仅是出口退税,这就是很大一笔利润了;第三,开发家电配套产品,比如,音响、放映机之类,同时跟凯胜游戏机公司这样有关联的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还有一个VCD,谢凯没说。

这是需要有完全准备的。

VCD技术门槛不高,当年万燕就被山寨活生生地拖死了。

何况,现在跟长虹的合作协议尚未达成,必须防着一点……

“出口?谈何容易,国外的彩电行业无论是市场还是技术,都比我们好太多了。”有人觉得谢凯提出的这些方案根本就不行。

出口数量不够,甚至还不够市场开拓的成本。

国外家电代理商根本就不会理会中国产品。

国家缺乏外汇,能出口创汇,是所有中国企业的梦想跟追求。

“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我们的产品确实没有市场。但是在非洲跟拉丁美洲这些区域呢?”谢凯问道。

长虹的人都是愣了。

非洲人连饭都吃不起,有钱买电视?

谢凯没有解释太多,中国的产品要想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先从竞争不激烈的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市场开始。

“我们提供的5亿资金,2亿用于扩大产能,3亿用于技术研发……”汪贵林也明确表示,他们投入的钱怎么用。

拿长虹40%的股份,如果还无法参与到决策中,谁都不会同意。

郑宇成之前表示,他们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

只是日常的管理不参与,但是有着重大决策什么的,肯定需要参与的。

“只有不断保持技术领先,我们才能在未来胜出。”郑宇成说道。

赵长虹看郑宇成他们避而不谈怎么在五年时间内把产量扩大到500万台,一直都在转移话题,直接开口问了,要是没有方案,到时候估计钱也拿不到,他们还多一个管理大爷。

“谢凯同志,贵方既然没有考虑从国外引进生产线,产能怎么解决?”赵长虹神色不善地问道。

不能到时候这事儿让他们解决。

“兼并国内破产的彩电生产厂,让他们成为我们的代工厂。”谢凯平静地回答道。

在这之前,他们就已经谋划好了。

“一旦价格战发动,那些没有技术优势,引进生产线只是用来组装的厂,你们觉得,可以支撑多久?”谢凯阴险地问着众人。“而且,我们可以采用预定的方式,产品不是不足?没问题,先交一部分订金……”

可以说,为了打好这场价格战,整合家电产业,谢凯把几十年后的各种营销手段都拿出来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

价格战开始,就是争夺市场份额的开始。

“目前市场上彩电本来就供不应求,大家都在涨价,咱们却降价?”陈安南问道,“这不是白白地让其他公司赚钱么?”

目前国内的彩电,已经不需要凭票供应了。

但是市场供不应求,一台20寸的彩电,市场价已经超过了3000块。

成本只有一千多。

“如果我们降价了,顾客只需要等几个月就可以买到,他们是多花几百去立即购买呢,还是宁愿等三五个月来剩下几百?诸位,大家工资如何?长虹的普通职工,一个月工资多少?”谢凯问道。

众人明白谢凯的意思了。

现在国内彩电市场火爆,是因为大家家里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当。

普通职工工资一个月也就60~100,要想买一台彩电,至少需要两年半不吃不喝。

“如果一开始,我们价格先降多少?”

“20%!”谢凯毫不犹豫地说道。

众人顿时大哗。

这几乎让出去了一半的利润。

“我知道大家的想法,这降价太多了,降下来的几乎都是利润。但是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还没生产,就已经卖出去了,不会再有库存,市场需求多少,就生产多少……”谢凯知道这些人的思维模式还没有经过几十年商业模式剧烈变化的洗礼,认真地介绍着好处。

长虹最开始发动价格战,一方面是为了战略目的,快速集中产业,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去库存。

现在一旦开始降价,那些想要进来的企业,就得三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