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141章 夜半,祝老总上门

重生军工子弟 第1141章 夜半,祝老总上门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只是提议,没有说一定要搬。”郑宇成看着老伙计眼圈儿都红了,赶紧解释,“之前我听到这个的时候也是火大。其实想一想,搬迁才符合发展。我们习惯了这里面,可年轻一代……”

谢凯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符合个屁!我们是军工单位,保密级别超过绝密的顶级军工科研单位!”汪贵林咆哮着说道。

搬迁个屁。

不搬。

“国内经济发展不均衡,政府已经在考虑如何提高西部经济建设。我们这些产业,在任何一个城市,产生的带动作用,都是其他单位无法比拟的……红旗机械厂需要大量的配套单位,科研项目需要大量的基础配套研究支撑……”郑宇成解释着。

404出现在什么地方,就会促使当地的经济飞速提升。

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很多三线单位都从山里往城市搬迁的原因。

不仅对城市经济发展有莫大的好处,对于山里的单位,也有更大好处。年轻人不愿意再进入山里,更喜欢城市,山里的单位,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也不是太强。

“这是要对我们降级!别的普通单位搬出去没有问题,现在我们这边战机组装厂都搞出来了,导弹研发中心,装甲车研发中心,各种实验室都搞起来了……早不说?”汪贵林的火,比郑宇成还大。

这样的事情,他是接受不了的。

郑宇成没有说什么,只是不停地抽烟。

谁都知道搬迁出去有好处,国内不少的顶级科研院所都在城市中,这并不影响什么。

只不过,404付出了一代人的努力,到现在都没有停止建设,谁能接受就这样放弃了?哪怕只是搬迁一部分,都不会有人同意的。

对于上级提议搬迁一部分的事情,谢凯并不知情,他不是因为上级说要搬迁才整合基地的产业。

如果不整合,管理跟不上的404已经出现了各种问题。

别的不说,他都不了解整个404的产业,各个项目什么进度。

如果不是201反对搞上反,他还不觉得有什么迫切的。他甚至敢保证,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都不是特别了解战机项目跟军舰项目。

接收的其他单位,绝对不会如同404自己的单位这样。

对于那些单位来说,404作为管理方,就是给他们拨款的。

404一直以来,都给了下属单位太大的权利,目前郑宇成这种强势的人物在,问题不会太大,可郑宇成老了,马上要退休了。

老爹那脾气,很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全面掌控整个404庞大的产业。

“叩叩叩……”

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谢凯一看,都已经凌晨一点了,谁这么晚来找自己?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个老头估计正在讨论自己说的那些话呢。

翻身起来开门,门口出现的居然是祝老总。

“祝总,这么晚,您怎么还不休息?”谢凯急忙把祝老总让进来,一边给他倒水,一边琢磨祝老总来的目的。

祝老总看着谢凯,心思有些复杂:“你说的那些话,我琢磨了,很有道理。”

“成本跟性能冲突的问题?”谢凯问道。

祝总点了点头,“新的坦克设计方案,防护上准备采用跟359一样的结构,内部的基甲采用合金,中间采用乔巴姆复合装甲,最外面再增加一层反应装甲……火力采用125炮改进更长的身管,增加炮射导弹……动力系统,采用1000马力的发动机,预留1200马力……”

谢凯皱着眉头听着。

祝老总把这属于绝对保密的东西告诉自己,目的是什么?

这样的搞法,这坦克无论是在火力上,还是防护力上,都会极其接近99大改,如果研发出来,现在还没有经过太多改进的M1跟豹-2都不是对手,当然,只是比这两方面,内部的系统,动力系统,谢凯敢保证,没法跟豹-2以及M1比。

“这些设计,成本就已经让人难以接受了。”祝老总没有理会谢凯的疑惑,继续说道。

谢凯也没吭声,不知道祝老总究竟什么意思。

“上面的要求,是要开始搞用于工程定型的原型车,对吧?”谢凯还是没有忍住。

本来他准备一直等祝老总开口说话的。

祝老总点了点头,“正在谈,即将签合同。”

“工程定型的原型车不需要火控系统,只是考虑动力系统跟主炮系统等,在这上面,我觉得用1200马力的发动机比较好,最好是预留1500马力的……”谢凯想着99大改的参数。

目前难度大的地方不少,至少火力跟防护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需要解决的就是液压系统,尤其是无级变速的液压变速箱,这是中**工遇到的最大难度。

就连359坦克,也没有完全实现,跟后来的老99一样,只是用来辅助的。

反正是外贸,无所谓。

“359用的一些技术,可以用到工程定型的原型车上,这样也可以节省成本……”谢凯以为祝老总来找自己是为了问如何节省成本。

他自己知道的也不是很多,只能捡自己知道的说。

祝老总看着他,却摇头,“不是成本的问题。我找你,就是想知道,先进性能的武器,对于国防建设的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吗?”

谢凯明白了。

自己之前的说法,吓着了这位大拿。

这是关于作战理念与装备水平之间关系的问题,本来属于战略研究团队的事儿。

在国外,根本不存在这些,一般都是军方提要求,供应商根据军方的要求来开发就完事儿了。

可中国不同,军方没钱!

一直都是希望用更少的钱,来获得性能更好的装备,同等技术水平,哪怕比国际上低一半甚至更多,他们也都希望更便宜。

要不然,祝老总也不会这样纠结,能搞多先进就搞多先进。

“祝总,这确实影响很大。装备性能水平不行,至少在战略战术的研究上,我们需要走在前面,不落后先进潮流……两伊战争的装甲作战,您应该也分析过。双方的坦克跟战机,很少有协同作战的……对于地面装甲集群来说,威胁最大的就是武装直升机跟对地攻击机……”

谢凯把两伊战争中双方的问题一一说了出来。

这些问题,国家同样都在分析。

真正让全世界军事发展方向改变的战争尚未爆发,很多国家依然在学习苏联,想要建设一支如同苏联那样的钢铁洪流。

伊拉克正因为受到苏联的这种战略思想影响,即使在两伊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的坦克,为了维持装甲部队的数量,从中国订购了超过2000辆59坦克。即使这个世界改变了,也前前后后从中国订购了超过700辆的359坦克……

即使有这些,也无法改变海湾战争的结局。

作战思想都有太大的差距,装备性能差距也不小……

如果在海湾战争爆发后,谢凯甚至不用给祝老总解释这些。

奈何,海湾战争尚未爆发,傻大木这会儿估计还在谋划。

“我们军队跟两伊战争交战的双方可不同。”祝老总提醒谢凯,“从红军时期就开始打仗,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然后再到抗美援朝战争,一直到现在,西南边境的战事都没结束……”

他的意思明显,解放军是一直都在作战,战略战术根本就不是没有打过什么仗的中东国家可以比拟的。

“就因为一直打仗,几乎每次战争都是靠着落后装备打赢,所以才更容易出问题!”谢凯苦笑。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到后面,在战争中的装备作用也就越大。

虽然人依然是战争的主体。

两伊战争一开始的时候,伊拉克因为先进的装备跟战术思想,面对波斯人,几乎都是屠杀。

波斯人的军队,因为战术思想的问题,面对装甲集群的进攻,没有调动他们的装甲集群对抗,也没有利用先进的战机对伊拉克装甲集群进行空中轰炸,而是用人力来阻挡,士兵扛着炸药包去对付坦克,最后那结果……

“祝总,我们隔壁的特战旅的训练跟演习,您看过没有?”谢凯突然问道。

估计只有特战旅的作战方式,才能让祝老总明白。

“看过。他们的作战方式,确实跟其他的部队有着很大的不同。不过这支部队是以进攻为主,国内的其他部队都是以防御为主……”一说到特战旅,祝老总就唏嘘。

也是因为特战旅装备的359坦克,才让他的想法开始动摇。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战争都是运动的,如果一直在某个区域防守,几枚导弹就解决了,根本不需要装甲集群……”谢凯说到。

国防策略是战略防御,但是不是说要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建立防御工事。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坚固的防御工事可以永远防住敌人,曾经让法国人自豪的马奇诺防线,最终一点作用都没有产生。

“只有性能先进的装备出现,将军们才会去认真研究如何更大程度地发挥这些装备的作用跟战争潜能,要不然,装备落后,任何方案都是以落后的装备为基础,这就像之前北方的防御一样……”谢凯看着祝老总,蛋痛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